F-16的雷达天线精益维修

  仪器信息网 ·  2007-08-10 21:40  ·  9623 次点击
新的F-16雷达天线项目通过精益管理,缩短了车间流程并提高了可靠性。
精益管理不仅仅是一种节省时间和金钱的手段,在战时还可以拯救生命,能使飞机快速升空作战,为地面部队提供关键的火力支援。
在2004年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空军遇到一个难题:由于雷达天线无法正常工作,在1320架F-16中,平均每天有3.4架“趴窝”,以致美国空军称F-16的天线问题是最重大的无能力完成任务(MICAP)因素。高峰期曾出现105次事故,而等待雷达天线的供货时间长达几十天,F-16不能执行任务时间上升至234427小时,那些“趴窝”的F-16使美国空军总共损失了2690万美元。
为此,美国空军成立了F-16雷达天线小组,在2005年启动了一个新的精益管理计划,通过持续的改进,取得了惊人的成果:
●维修车间周转时间减少93%,从以前的28.5天减至现在的2天;
●生产效率大为提高,一个雷达天线的维修时间从24小时缩短至2.3小时;
●可靠性提高55.5%,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从425小时增至661小时;
●避免约3650万美元的调整费用;
●MICAP小时减少约90%,并消除MICAP事故。
在着手实施精益计划以前,F-16雷达天线小组首先调查在雷达天线维修周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此作为实施精益管理的基础:供应商拖延零件的交付;关键部件没有库存;维修过程无法控制。
该小组还发现:修理程序和工作量没有明确的标准;工具箱放在距离工作台很远的位置;
生产数据收集和记录要花太多的时间;库存失去控制,对于将要用完的库存没有提前给出警告。
这些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交流造成的。为了做到充分交流,雷达天线工作小组坚持每周召开例会,与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供应链管理者、技工、零件和工具支持人员、车间主管,甚至还有美国国防部后勤局的代表。
经过调查发现,在维修车间,年轻人担心采用精益管理会导致他们被解雇,从而剥夺生计;老员工则不想放弃超时工作。因为雷达维修车间有大量积压的工作,加班是家常便饭。但加班实际上是工作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这是对实施精益管理最严重的考验。
管理人员针对员工的不同的心态,采取不同的举措。首先向年轻技工保证他们不会失去工作,可通过交叉培训学习新技术,使他们对雷达车间更有价值。对于那些经验丰富、工作时间很长的员工则让他们知道,雷达天线修理车间如果不提高工作效率就会被关闭导致大家失业。虽然“胡萝卜”(交叉培训)加“大棒”(失业)的巧妙应用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但实现精益管理还是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精益管理意味着思想的转变,不但普通员工的思想要转变,管理者的思想也要改变。领导者不能只是在车间里走来走去,或只是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而是要成为强有力的支持者。每天早晨,大家都聚集在一起,在一张大纸上写下目前遇到的问题,然后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并确定需要多长时间解决,更重要的是由谁来解决。
实施精益管理,责任心最重要。没有责任心,人就会变得麻木,坏习惯就会重新滋长。实行精益管理一段时间以后,人们都愿意承担责任并获得奖励。所谓的奖励不是奖金,而是因受到同事们尊重,这是激励人心的强大动力。
F-16雷达天线小组通过一系列改革,使员工对精益管理建立了信心。而雷达天线维修改进的重点是在使用点处提供零件。在老体制下,维修人员要走约180m才能到达库房,在那里还需等待一段时间才能领到零件返回工作台。途中大家可能还会停下来交谈,工作效率低下。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非常简单。有人建议由专人将零件送到维修人员手中。后来干脆在墙上打一个孔,走捷径到达库房。这样做只要花27000美元,但回报相当可观。
现在,F-16雷达天线精益小组已采用了诸多措施提高维修质量,缩短维修周转时间。在维修过程中所作的重要改进措施包括:
●流水线修理:把雷达天线从一个工位移动到另一个工位,由多名技工按专业分工进行修理。
●预防性维修:若天线一侧的轴承有问题被送来修理时,维修人员会更换两侧的轴承。这样,只需20美元到30美元的投资,就能使雷达天线的工作时间长很多。
●改进工装:在每个工位都放有标准化工具箱,由专人负责检查、跟踪并解决问题以及把修好的天线送到发货区域。
●数据更新。各个工位都装有计算机,可在现场及时更新数据。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