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设备维修

  仪器信息网 ·  2007-08-10 21:40  ·  20198 次点击
设备的修理和设备的维护保养不能相互代替,修理主要是修复和更换已磨损或损坏的零件,使仪器设备的功能得以恢复。实践证明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维修的好坏。目前设备维修工作已被人们所重视。
(1)修理类别①小修理:是指工作量最小的局部修理。在设备所在地点更换和修复少量零件,或调整设备的结构,以保证设备能够使用到下一次修理。②中修理:是指更换与修复设备的主要零件,或数量较多的其它损坏部件,或校正仪器,以恢复其精度,达到设备规定的技术参数。③大修理:是指工作量最大的一种修理,有时需要将设备全部解体,更换和修复全部损坏的零件,恢复设备原有的精度,性能和效率。
(2)修理方法①强制维修:即对大型仪器或精度较高、结构复杂的仪器,根据仪器的修理日期,类别和内容都先制订维修计划,不管仪器技术状况如何,都要严格按计划执行。②定期拆修:根据设备实际使用情况,参考有关修理周期,制定设备修理工作计划日期和大致修理工作量。其优点是有利于做好修理前的准备,缩短理所占用的时间。③预防维修:即对仪器异常进行发现和早期检修对一些贵重的仪器设备,可在故障发生前有计划地进行维修。④事后维修:即仪器发生故障时才进行维修,这种修理需停机进行,修理费用高,管理上被动。⑤快速维修:即在不影响设备正常情况下的修理。⑥改造维修:即对仪器经常发生故障的部位进行结构改造,可减少维修工作量,提高其效率,降低保养费用。
(3)设备维修登记制度仪器设备在保养维修后必须进行登记,保存文字记录。维修登记内容包括:①精修:即填列单位、部门、设备名称、主诉故障等。②维修报告:写明故障情况、程度、原因。③停机时间。④工作时间:包括日期、开始时间、常规工作时数、加班时数、运送仪器所占用的时间等项目。
1、生产维修制度现代设备管理制度叫做PM制,即生产维修制,这种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分类检查,重点维修,一般分为A、B、C三类,以A类设备为重点,此类设备属于较贵重的仪器,而且修理复杂系数较高,对于这类设备要重点及预防性维修,B类设备为次重点,C类设备是非重点设备。医院应参照PM制对医疗设备分类进行重点检查和维修。
2、设备故障维修制度医院的设备维修管理应减少设备故障和损坏,同时更应加强设备维修力量,适应临床需要,分别轻重缓急,及时修理,在执行设备维修制度同时,要定期登记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使之成为设备管理反馈信息。
3、设备维修的主要技术指标设备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说明设备维修和管理方法得当,设备的技术状态可以用完好率表示,完好率是衡量仪器设备技术状态的指标,一般医院或科室的仪器完好率应经常保持在80%以上或90%以上,完好率不高,仪器利用率也不会高。
(1)设备完好率按以下公式计算:
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台、件数+基本完好台、件数)/总台、件数×100%
(2)设备报废率按以下公式计算:
设备报废率=(单位时间内鉴定报废台、件数)/总台件、数×100%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