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目前锅炉清洗存在的问题

  仪器信息网 ·  2007-08-10 21:40  ·  7714 次点击
目前,我国有大量的特别是小锅炉业主为了省钱,招用不具资质的公司进行锅炉清洗。锅炉清洗中存在着诸如酸洗不添加缓蚀剂、酸洗后不钝化、清洗过程中直接用酸液浸泡以及清洗废液直接排放等不规范现象。
笔者根据多年从事管理和清洗锅炉的经验,阐明了部分清洗公司在锅炉化学清洗中的不规范现象,以引起清洗公司和业主对锅炉清洗的重视,为国家经济和安全生产做出贡献。
不添加酸洗缓蚀剂
酸洗缓蚀剂的作用就是减缓或防止酸洗过程中金属的腐蚀,保证被清洗设备和装置在酸洗除垢的同时,不遭受酸液的腐蚀破坏。
一些业主特别是小企业在选择清洗队伍时只考虑清洗价格,认为清洗质量都一样,大部分业主只通过目测来检验锅炉清洗是否合格。然而,目测只能看出清洗是否干净,忽略了清洗的最重要指标———腐蚀率和腐蚀量。而腐蚀率和腐蚀量用肉眼是看不出的。这给了一些清洗公司特别是一些小公司和个体经营者“钻空子”的机会,他们为了降低成本,往往在酸洗时不加酸洗缓蚀剂。
为了测量腐蚀率和腐蚀量高低,业主应了解腐蚀率和腐蚀量的测量方法,在监督乙方施工过程中悬挂腐蚀试片,悬挂后要立即进行测量。按国家标准,腐蚀率v1<6g/m2?h,腐蚀量v2<72g/m2,测量应按该标准来进行鉴定。
清洗循环系统设计不合理
在清洗过程中,采用清洗泵或泵站进行强制循环,是提高清洗效果和保持清洗液浓度均匀的重要手段。有的施工单位在清洗过程中采用浸泡的清洗方式,这导致清洗效果极差。有时只采用人孔进液、锅筒排污出液的简单循环方式,这导致在清洗过程中各个被清洗部位清洗液浓度不一样,水冷壁管和联箱内等部位清洗不彻底。这种方法即使能清除一部分污垢,但污垢也无法排出系统,这将导致清洗前锅炉还好、清洗后锅炉“爆管”事故的发生。
正确方法是,在清洗过程中,采用下进上出或上进下出的循环模式,在多个位置安装临时清洗循环管线,使锅桶、汽包、烟火管、上升管、下降管以及联箱等部位都能用清洗泵循环,保持清洗液浓度均衡,这能使不溶物在清洗结束后能排出锅炉,从而防止大量污垢脱落堆积而产生锅炉“爆管”事故。
清洗开工前,乙方必须通知业主查看清洗系统流程设计是否科学,并经业主同意后方可开工,开工后甲方应派代表监视乙方的清洗流程操作。
清洗废液的乱排放
化学清洗会产生碱洗、酸洗、漂洗和钝化废液,废液不处理就直接排放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但由于处理废液成本较高,业主并不愿意承担这一部分资金,就连国家清洗定额中也没有清洗后废液处理的相关费用,这导致清洗后废液直接排入地沟现象的出现。有的地方环境管理部门管理比较严格,但也只是将废液拉出排放,这同样会污染环境。
正确的方法是,化学清洗后产生的碱洗、酸洗、漂洗和钝化废液,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处理,之后才能排放。
锅炉加温方式不当
冬天由于气温比较低,一些单位没有蒸汽,在对锅炉进行酸洗时,有些清洗队伍直接利用点炉给酸液加热,由于局部温度过高,这种加热往往造成炉管严重腐蚀并泄漏。另外,缓蚀剂都有它的使用温度限制,如超过此温度限制,它的缓蚀效能将下降,而酸液的腐蚀性能就会增加。
正确的方式是,先把锅炉内水加到适当温度,然后再投加缓蚀剂、酸等进行清洗。
化学清洗过程中没有化学分析检测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