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泰林:资产融合时代需要“智慧”的EAM
仪器信息网 · 2007-08-30 21:40 · 10875 次点击
在中国的工业领域,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只有不断的更新设备,采用最先进的生产线,才能获取更强的竞争力和更高的利润。而这个问题在今天全球经济下滑的环境下被更加突显出来,逐步演变为了一个“黑洞”,吞噬着中国工业企业、特别是资产密集型企业有限的生命力。
事实上,在电厂、油田、化工厂等资产密集型企业内,设备等资产的高效可靠运行毋庸置疑是企业生存的命脉,谁能够通过有效的管理,解决维修、维护费用过高的问题,就能够有效解决企业的大量流动资金占用问题,控制住居高不下的生产成本。
那么,如何来管理好企业的资产呢?这一领域的专家——IBMMaximo资产管理全球副总裁郑泰林(BillCheng)先生就这一问题接收了畅享网的采访。
企业资产在哪里?
从业务范畴及客户市场来看,IBMMaximo的所有工作和业务都是围绕着资产来进行的——建筑物、交通工具、生产设备、等等,实际上,这些都是企业的资产。
对此,郑泰林将企业资产进一步细分为五种不同的类型——
第一种是生产型的资产,比如化工或者制造业的生产型的设备;
第二种是基础设施,比如办公大楼、机场等等;
第三种是交通型资产,比如火车、卡车等移动型资产;
第四种是通讯资产,比如通讯塔;
第五种是IT资产,比如服务器或者路由器等等。
而企业资产管理(EAM)就是围绕这些展开的。
资产融合的时代
既然能够对企业资产进行清晰的分类,那管理起来应当就会容易许多吧?
答案是否定的。新的问题摆在了资产管理者的面前:一架空客飞机中可能包含了超过一百亿条的源代码,另外还需要无数的计算机程序、通讯设备运行其中,帮助控制和运行,这个庞然大物究竟属于哪种?实际上,恐怕这没有必要再进行进一步的区分,不论是何种资产,都正在紧密的融合在一起的。
由此可见,长久以来,人们有着将物理资产和IT资产分割开来的习惯,一边是机场、公路、建筑物、发电厂、油井、等等,另一边则是数据中心、电脑、移动电话、路由器、宽带、等等,前者的特点是钢筋、混凝土和电缆,后者则是字节、芯片和带宽。而根据“15年周期律”,也就是信息技术产业每隔15年左右发生一次重大变革,并催生新市场、新业务模式、新产业的规律,可以想见,物理和IT的界限正在被彻底的打破,“资产融合时代”已经到来。
早在两三年前,Maximo就已经开始关注并深入研究这个趋势,并致力于通过单一平台来管理所有的资产。
这一方面是由于IT与资产已经密不可分,另一方面更是因为用户希望通过一个视角去审视这五类不同的资产,并希望通过单一平台去控制这些资产。对此,Maximo首先通过可视化让用户看到资产的状况;其次是通过控制化来管控资产;第三则是将自动的工作流放在单一资产管理平台上去管理所有资产。
这一切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企业能够用更加“智慧”的方式去管理资产。
让资产管理“智慧”起来
09年初,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这样一个概念,希望通过“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全面融合,去推动和实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几乎任何系统都可以实现数字量化和互联。伴随着计算能力的高度发展,使爆炸式的信息量得以高速有效的处理,并实现智慧的判断、处理和决策。
而在这一宏伟愿景之中,资产管理正处于整个“智慧的地球”理念的正中心,是唯一可以将虚拟的IT世界与现实的物理世界紧紧捆绑在一起的纽带。“智慧的资产”这一概念也就自然而然的诞生了。
“智慧的资产”是可测量的、互联互通的、智能的,其核心就是如何优化资产的使用,充分挖掘其价值,减少资产停用时间,并将资产可靠性、效能发挥到最大。
“智慧的资产”不但是可测量的,甚至是可预测的,它正在将以往资产管理的被动局面逐步打破,进入到了预防性的维护维修的新阶段,绝非资产损毁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