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LCC方法实施对维修费用的控制
仪器信息网 · 2007-05-20 21:40 · 36653 次点击
一、前言
寿命周期费用LCC(LifeCycleCost)是设备从规划、研究开始,经过设计、制造、运输、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更新改造、直至报废的整个寿命周期内所花费的全部费用。由于其研究分析是追求设备一生的费用最经济,而不是阶段性的。因此,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LCC理论和评价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设备管理工作中,成为现代设备管理理论和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内外资料和报道,LCC构成的比例大致为维持费(SC)数倍甚至于十几倍于购置费(AC)。而现在人们的思想并非都能认识到这一点,有时仍忽略或不重视维持费对企业效益的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运用LCC方法分析设备各个阶段费用的构成及占有比例,有目的地改善设备自身的缺陷,追求LCC的最经济。在大的投资项目中,通过对设备的LCC进行分析评价,选择最佳方案,使我厂获得了很大的收益,也使设备管理人员的观念有了转变。
二、运用LCC实例
我们彩虹荧光粉厂是生产电视机荧光彩粉的专业厂家,其主要工艺是烧成和表面处理,拥有设备357台,多为进口设备,总资产原值4372万元。其中烧成工序有四台关键设备,原值占企业设备固定资产总值的29.65%,一年的运行费用约需260万元(动能、备件、大修、材料和劳务费等),占全厂年总产值的4.8%左右。由于这些设备特殊的地位和价值,对于大型引进设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它的分析、管理、改造和更新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80年代,我厂对设备的维持费没有进行统计和相应的量化管理,出现了各种费用堆积一起算,也不分析费用的分摊比例,不进行维修子项目费用的灵敏度分析,间接地影响到企业效益。1993年企业计划引进红粉烧成炉,加强了对设备LCC的统计和评价工作。有关费用分类支出情况按年平均统计如表1。
从表2中可以看出,维持费用主要集中在能耗、坩埚及大修费用上,约占维持费的80%。在不考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如果设备寿命周期预计20年,则维持费是购置费的10~13倍。通常情况下考虑费用的时间价值,采用现值法,就有以下的分析。
1.综合分析评价
为了简化一些不易追溯的经济政策和金融变化因素,作一些合理的估算处理,即,80年代初引进的设备,由于美元汇率十几年的变化从3.2到8.27,我们将其等比例分摊到各年中;1998年以前的人民币存款利率按一般的折算法10%计算年利。然后,对我厂四台烧成炉的维持费和原值进行折现计算,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知,使用了数年后的设备,其折现的维持费为折现的购置费的1.6~2.1倍。由于设备原值很大,再考虑折现因素,其值就更大。尽管维持费只有折现原值的1~2倍,但其绝对值相当大,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
通过结合企业实际对LCC统计表的分析和对维持费用分项讨论,使我们很自然地想到如何去寻找降低维持费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烧成炉是连续工作的热工设备,其特点是高能耗、低效率。尽管我厂的三台炉子的热效率已达到1.77%~2.03%,达到了我国一等窑炉的热效率标准(1.5%~2%),但是否经济则要看产品生产达到满负荷没有。其次,装荧光粉的坩埚是石英或氧化铝纯瓷制品,价格昂贵、耐烧、易碎。用其他材料替代较困难,降低费用只有精心管理和供应商降价。第三,大修所用耐火材料等备件费用,都是进口的,每年需进口40万元的耐火材料用于大修。如能对其进行国产化,则可降低备件费用1/10~1/15。
2.降低LCC的具体措施
通过对荧光粉烧成炉的LCC分析发现,其LCC并不是最经济的,可以从管理、技术上采用措施降低设备的LCC,使企业效益更好。
(1)加快技术创新,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LCC评价
从前面的数据分析可知,烧成炉的原值很高,尤其到了90年代价格更高。1994年厂里为了解决生产需要,拟引进设备,我们应用LCC理论对新设备进行LCC分析评价。其重点有三个方面,一是工艺技术上进行消化、吸收,充分了解日本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实用性,掌握一些技术难题;二是主要材料的国产化实验和国内外窑炉的技术市场调查;三是对现有设备进行LCC分析和预测,掌握设备国产化或技术引进后的维持费分析预测评价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论证,肯定了国产化方向。经过招标、经济性能评价,选择了引进技术但关键件在西安制造的有限合作方式,其设备总价为534万元。而引进价为1530万元,合作价为1180万元,全国产化价格为465万元。这次我们采用的有限合作方式不仅节约了1000万元的固定资产购置费,而且设备的性能、故障率、寿命都赶上国外同类设备。另外,在老设备的技改中,采用LCC评价,使改造费用比原计划费用降低了20%,节约资金80多万元。
(2)加强材料、备件的国产化是降低维修费的有效途径
在过去几十年中,荧光粉一直是利润丰厚的产品,每年需进口40多万元的修炉材料。由于盲目崇拜进口设备及国产化材料代用的风险,过去对国产化工作重视不够。直到近几年企业抓成本管理和LCC评价,我们才把这项费用作为问题提出并进行了广泛的调研,了解到目前我国产的耐火砖、保温砖、坩埚、硅碳棒等材料的性能已接近国际上80年代末同类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水平,而且价格是进口的1/5~1/15。经过一些调整,我厂烧成炉的维持费降低了很多。
(3)通过加强管理降低消耗
LCC统计结果显示,常规材料消耗的费用占60%以上。这些支出是随炉子的开启在连续不断地消耗,炉子只要是满负荷运转其消耗是正常的。但1998年以来,烧成炉的能力过剩,工厂为了工艺控制的稳定性,基本上安排两班或单班生产。这样炉子的维持费有30%是无功消耗。为了降低维持费,1999年2月开始采取了集中生产,在工艺上通过半成品检验及工艺控制来保证达到一次合格的方案,使企业的动能消耗每月下降了15%~20%,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三、结束语
运用LCC方法及评价,使我们的观念从过去的“干了再算”转变为“算了再干”。从两个方面获得了成功,一是使企业的设备管理人员在观念上有了改变,认识到维修费用就是“投资”,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权衡、优化,最终达到管好、用好、维修好设备的目的,为企业创造效益。二是企业通过LCC评价,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改善和降低LCC的方法,实施了有计划、有量化的评价体系,解决了过去主观决策的倾向,节约了大量的投资费和维持费,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