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M与传统维修观念的差异(3)

  仪器信息网 ·  2007-05-20 21:40  ·  17831 次点击
5.观念五的解释
故障后果有三种:
"安全性和环境性后果
安全性后果的故障将引起人身伤亡或设备毁坏;环境性后果的故障将引起破坏环保的结果。RCM总是在最保守的水平上评估安全性后果,甚至那些没有确凿证据证明故障对安全和环境没有影响,也暂定它对安全和环保有影响。
"隐蔽性后果
隐蔽性后果是指一个隐蔽功能故障和另一个或几个功能故障的结合所产生的多重故障的影响。往往一个隐蔽性故障影响可能并不大,但多重故障的危害将是很大的。
"经济性后果
当故障影响设备的使用能力或生产能力,造成了使用性经济损失,称之为使用经济性后果;当故障不影响设备的使用能力或生产能力,只涉及到维修费用,称之为非使用经济性后果。
RCM认为故障后果的改变不决定于维修,而决定于设计。维修可以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但不能改变故障的后果。对于具有安全性和环境性后果的故障,可以采取冗余技术和损伤容限设计,使其不再有安全性的后果;或增加安全保护装置把破坏概率降低到一个可接受的水平。对隐蔽性故障应采取措施使其变为显形故障,以便控制多重故障。传统维修观念往往过高的估计了预防维修的作用,而缺乏故障后果与维修方式之间的内在关系的研究。
6.观念六的解释
如何减少维修费用,是各个时期设备管理讨论的话题。过去人们对维修及可靠性知识的缺乏,仅仅注意在某一种维修方式上进行如何节约的工作,忽视了维修策略的变化可以带来质的变化这一问题。就好像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光节流不行,要有开源才能有积累”。维修策略也有这样的道理,当我们过多地考虑维修的技术性问题时,维修管理的效率降低则是一种经济上的损失。由于可靠性理论的普及,我们可以进行各种维修策略的权衡。在基于可靠性的数据中可以确定出哪种维修策略更为经济或安全。另外,在选择维修策略时,还应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论哪种维修方式都有它的先进性或经济性。所谓的选择就是能够针对实际情况多进行方案筛选,这一点在实际工作中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不一定简单,因为维修人员要面对的是众多的设备维修工作。
7.观念七的解释
现代维修策略的形成应该首先询问和了解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得到什么样的维修保证,从而建立起设备维修大纲。该大纲的唯一目标是确保用户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用户最好能明确表明自己的要求。尽管这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在许多行业是可以做到的,只要有高度的责任心。除了用户说出他们对设备的要求和期望外,操作人员还可以在策略制定过程的其他方面发挥较大的作用。
通过参与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操作人员知道大量的故障模式是人为差错引起的。从而认识到该做什么才能不再人为地造成停机。他们在评审故障后果中也起关键作用(故障的明显性、风险可接受水平、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等)以及可提供宝贵的个人经验。就目前国内外的故障状态检测中,70%仍是靠五官的主观判断。这一操作人员参与的过程可以像TQM中的QC小组实施工作一样,让操作人员切身体会到为什么设备有时需要停机维修,有时要求操作人员做到某一级的维修。
单纯从技术观点看,在许多企业中,没有用户的参与,不可能开发出一个可行的、持久的维修大纲。
8.观念八的解释
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没有很好的处理维修与更新的关系时,总认为解决可靠性问题的最佳方法是直接回到设计阶段。而他们并没有停下来问一问,事实上改进维修实践是不是最佳办法。因为,首先根据新设计的成本和复杂程度,大多数改型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其次,企业所面临可能是在表面上看来较为理想的而实际上或从经济上考虑是不可行的改进设计方案。第三,谁也不能保证新设计就一定会解决问题,有不少企业都有改型不好而闲置在库房的设备。这无形中证明了对初始设计进行改进往往是在做无用功。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重新设计现有系统,当设备的固有可靠度已不能获得满意的产品质量时,维修也无能为力时,我们就需要超越维修寻求解决方法,即更新设备。
9.观念九的解释
有相当一部分设备管理人员认为保护好资产是首要任务,中国人受传统的观念的影响,任何情况下,“家当”不能坏在自己手上,否则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子孙”。因而,当资产处于良好状态时会感到满意,而在资产不良状态时则会感到恼怒。这些习惯的思维方式在预防维修中占中心位置,从而产生了像“财产保护”这样的概念。正如这个名字所暗示的,是寻求对财产本身的防护。这种思维方式还使维修决策者认为,维修是维持资产的固有可靠性或者资产的固有能力。
今天,当我们对资产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后,当政府对企业的指导职能减少了,企业的自主权增加了,同时要求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我们开始认识到下列事实的重要性:有形资产投入使用是因为人们想让它做某些工作。因此在我们维护资产时,我们想保护的状态一定是它的用户想让它继续发挥作用的状态。这就是说我们必须把注意力集中于保持每个资产能做什么而不是它是什么。
现在我们应该知道资产的功能和性能期望不仅包括产量,而且还涉及到许多问题,如质量、售后服务、运行效益和效率、操作控制、舒适性、安全性、与环境立法的一致性、结构性及产品的外观等。
10.观念十的解释
从事设备维修的人员多属于工程技术类型,而这一类型的人常常希望从机械角度根本性的解决问题,同时,他们所面对的问题是就事论事。我们现在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是“适合中国特色的…”。这一观点并非为自己找不到解决办法的解脱词,而是有深刻的辨证思想。维修也是一样,由于企业的性质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不同、机制不同等等,造成许多约束条件不一样,使得“维修”这一原本专一的工作也变得有它自身的适应性。
我们应该注意到“一口不能吃一个胖子”,但我们应改变习惯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应从寻求用一粒子弹一发命中,即1×100%的概率去解决我们的所有问题,转为考虑使用一发散弹,用每粒0.1的概率的散弹1000粒同样可以保证100%的成功。而这种成功的可能性更有把握。
11.观念十一的解释
故障停机一直是机械制造业等行业的主要问题。为了在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以丰田公司为代表提出的JIT(JustInTime)即时生产系统得到了全世界的承认,并获得成功,然而这又对维修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在制造业中,随着即时系统JIT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应用,停产问题可能更加严重。由于即时系统中库存较少,这就意味着一个很小的故障将很可能使整套设备停产。换句话说,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日益增长也意味着在各行各业中可靠性和可用性己成为关键的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维修费用无论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都一直在迅速增长(某钢铁企业一年的维修费用有十几亿元)。现已成为第二大乃至是第一大费用消耗。因此仅仅40年的时间,维修已从无足轻重变为企业费用控制中最为优先考虑的问题。管理人员试图把它们作为唯一重要的维修目标。
然而现在观念已有了一些变化,其原因是现代维修功能具有了更广泛的目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意味着一些不易发现的故障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产品售后服务水平。同时,安全隐患大或环境污染严重的故障也会增多。世界上的许多地方已出现了这种情况,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利电站的核泄漏、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爆炸、我国许多江河沿岸工业污染危害沿岸人民健康等事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现在的观点是,要么企业与社会所期望的安全和环境标准一致,要么关闭停产。正是我们对设备完整性的依赖,维修费用已不是经济的问题,而是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的事情。维修在保持企业的有形资产、资金和竞争能力等方面正在起着日益增长的核心作用。
RCM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它认识故障后果远比故障的技术特性重要的多。RCM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系统功能的逻辑维修,这些思想都是建立在较深刻的理论和内容之上的。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