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M的产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仪器信息网 · 2007-05-20 21:40 · 33329 次点击
60年代美国面对航空维修中出现的维修费用巨增,维修费用己经占到了航空公司总费用的30%,形成了“买得起,用不起”的现象,使他们对多做维修工作或定期维修的维修体制能预防故障的效果产生了怀疑,提出“我们懂得飞机维修的基本理论吗?”这一问题,如何权衡维修模式及费用与效果成为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可靠性工程、维修性工程、故障物理学和故障诊断技术等新兴学科的相继出现,以及概率统计和管理科学的新发展,为研究维修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新概念是“过去人们过分强调控制拆修间隔期以达到原有的可靠度。然而经过深入研究后确信,可靠性和拆修制并无必然的直接联系”。70年代初,人们将各种可靠性大纲中所学到的东西综合起来,出现了"MSG-1手册(MSG-MaintenanceSteeringGroup):维修的鉴与大纲的制定”、“MSG-2:航空公司/制造公司的维修大纲制定书”,并用于民航维修,使之维修费用下降了30%。而没有采用这些维修概念的其他军事装备的维修费用却以相当惊人的幅度增长。这一现象引起美国国防部重视。为了获得维修的经济性和有效性,他们加以推广应用,取得巨大成功。例如在D-3和S-3A飞机的维修中采用MSG-2,维修工时节省50%;间隔期从3年延到5年;检查项目取消55%;飞机准备时间缩短了40%;维修停机时间减少79.1%,维修质量大大提高。
1978年美联航空公司发表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专著,其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以后人们就把制定预防性维修大纲的逻辑决断分析方法统称为RCM.。80年代至90年代相继出现了“MSG-3”“MSG-3-1”“MSG-3-2”。1990年9月英国阿兰德公司莫布雷(MoubrayJ)在RCM与“MSG-3-1”的基础上,结合民用设备的实际情况,提出了RCMII。到1998年底己在许多国家的钢铁、电力、铁路、汽车、地铁、海洋石油、核工业、建筑、供水、食品、造纸、卷烟及药品等行业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