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作业七大浪费的思考(〇)什么是浪费
仪器信息网 · 2007-05-20 21:40 · 20910 次点击
在生产现场,有许多种浪费,其中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别,一种是与材料消耗、跑冒滴漏相关的浪费,另一种是与生产作业相关的浪费,就是不能直接创造出价值的那些活动。
现在我们主要探讨与生产作业相关的浪费。这种浪费,和大家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浪费有着很不同的含义,即:在工业生产中,站在客户的角度,凡是客户不愿付费,凡是不能直接为客户创造出价值的一切作业活动,均视为浪费。
现场改善的精益思想的最基本精神,就是“致力于消除浪费”,以缩短生产和交付期,通过消耗尽可能少的资源来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也使企业实现获利成长的目标。
在深入探讨现场作业的浪费之前,先对现场的生产作业进行分析。我们一般把现场作业分为三种:增值作业、辅助作业、不增值作业。
增值作业主要是指产品加工、零部件组装等能够为客户创造附加价值的作业。
辅助作业是指更换模具刀具、物料搬运、质量检查、作业前准备、作业后处理等虽然不产生附加价值,但又必须进行的作业。
不增值作业是指那些只增加成本而不能产生附加价值的作业,比如:停工待料、寻找工具、物料长时间停放等。
这三类作业中,不增值作业都为浪费,有很大的改善空间;辅助作业中存在一部分浪费,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空间;增值作业不存在浪费,改善空间不大。
有一家电子部件公司对一个车间生产电路板的39道工序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第一步,把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记载下来,他们不仅仅查看工艺文件规定,而且还到现场实际观察,并询问现场工人做了什么,以确定实际的生产工序。他们把每道工序的内容都用非常简明的语言加以记录。
第二步,他们对所有的工序进行了分类,如:“熔断”,“放置新组件”,“焊接”等为产品增加价值的工序被最为一类;“登记测试结果”,“运去检查”,“等待箱子装满”等非增值性的工序归为另一类。
第三步,统计分析。他们对列表进行统计分析,数据表明:电路板加工的39道工序中,仅有38%的工序是增值的,其馀均是无效的不增值作业。
谁来承担这些非增值无效劳动的费用呢?很显然,这些费用被计入生产成本,不仅是提高了客户支付的产品价格,而且还降低了企业的利润。大量浪费存在的结果最终就是顾客多掏钱、企业少挣钱。
为了消除浪费,首先要对浪费进行深入分析。
我们把生产现场所有与生产作业相关的浪费归纳成七种:(1)过量生产的浪费;(2)库存的浪费;(3)等待的浪费;(4)动作的浪费;(5)搬运的浪费;(6)加工的浪费;(7)不良品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