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是一种姿态

  仪器信息网 ·  2007-05-20 21:40  ·  35937 次点击
不知何时起,零作为一种目标来衡量企业管理,零库存、零缺陷、零事故、零故障、零差错、零浪费……。但似乎很多人却认为不可能,我想这是进入了一种认识的误区,零不指绝对的虚无,而是代表了一种姿态,是一个动词,即使之为零。如何让零在企业改善过程中变成一个动词,值得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
1.格局决定了“零”的精确
很多企业在推精益生产、TPM的时候,会发现越到后期,要改善越是困难,甚至找不到改善的方向,这是因为企业改善的格局太小,局限了改善的范围和精度。在众多的“零”目标中,有必要认识一下零库存,丰田企业认为库存是万恶的源头,其原因是库存是会造成成本增加,特别是占用太多流动资金,致使企业资金链受到威胁,而且库存还是掩盖企业经营的很多问题,造成企业改善活动难以继续下去。
零库存不是说一点库存都不要,即便是丰田企业,原材料库存也是保持零不必要库存,生产过程也保持了必要的标准手持,即便是销售也是建立在预测的角度,保持必要的安全库存。可见,零库存不是真正的零,而是追求最合理的库存模式。但为什么丰田企业把这叫零库存,而不是合理库存呢,其实这正表明了丰田改善的姿态,不断将库存目标进行提升。从保证生产物料顺利供应→库存管理支持物流运作,促进企业整体目标实现→以库存管理致力于整个供应链物料的有效运作,当目标不断提升时,对企业生产库存的要求也就越高,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是最高、成本和风险也是最低的。而生产库存也因为库存管理的目标不断趋近于零,库存的要求越高,从而更要求零事故、零故障、零差错、零浪费等零目标的改善。实际上我们无法实现零的管理,我要的真正效果是持续改进的动力,这也是为什么丰田直至今日,仍旧有那么多改善项目的原因所在。
2.“零”是一种积极心态
一提到“零”的管理,很多人投来质疑之声,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直到被竞争对手超越,方恍然大悟。经常看到有人对TPM、精益生产等改善工具投来批评和质疑,认为这是天方夜谭,给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实际上这是消极心理在作祟,是一种对困难的逃避和恐惧心理。我们反过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这些所谓的“困难”,当成工作目标,离零的距离和目标就不越近么?
实际上这些管理工具,都是建立在理想的状态下构建的理想目标,通过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找出问题所在,通过对问题的改善从而实现这些理想目标的。借用83年老电影《逆光》中的一首诗:
“朋友啊,朋友,你可千万不要忧愁。你说生活像沙漠,因为你心中没有绿洲。先做一个绿色的梦吧,才会有一个金色的秋!朋友啊,朋友,你可千万不要忧愁。你说地上有阴影,因为你总是低着头。挺起胸来,迎着太阳走,把黑色的影子永远抛在你的身后!”
3.零是一个放大的圈
很多企业在推行有关零的管理,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当生产忙的时候,没有时间去推行,闲的时候呢,就搞大运动,现场弄的很干净、5S似乎做得很到位。这其实走入了一个误区,生产为零时,搞得再好,其实也是虚无的零,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推行零的管理,目的是为了支持生产,可有些企业仅仅看到了现场可见的物,不能做到收放自如。
我们知道,影响生产的要素包括了人、机、料、法、环、测等多个要素,企业推行零化管理,实际上是要去改善这些要素,比如对人:我们可以去改善他的作业流程、改善动作,减少劳动强度;可以通过一人多机的操作训练,结合生产需求排班,使余下的人可以得到多点的休息和学习时间。只有做到让员工觉得有改善价值、乐于去改善,方可以做到长久的实施。
就像一条企业的标语:身体是安全阀、工作是减压阀、学习是止回阀、生活是调节阀。企业在推行零化管理时,必须要关注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将圈放大,以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做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我们离零有多远?告诉一个答案,是永远。永远是多远?只要我们持续努力,它就在眼前。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