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检定修制的特点

  仪器信息网 ·  2007-05-20 21:40  ·  32495 次点击
点检定修制的特点,概括起来有11个,即:
1.向性管理
2.从严格周期修理制度发展为以状态为主的项目修理制度。每个项目虽然也有周期,但仅供参考。主要依据设备状态来确定修理时间和内容,防止过维修或欠维修。点检的精华在于通过对设备的检查诊断,从中发现劣化倾向性的问题,来预测设备零部件的寿命周期,确定检修项目及备件、资材需用计划,提出改善措施,以便对症下药,消除劣化,使设备始终处于稳定运行状态。
3.坚持预防为主
其指导思想是以“防”为主,改变以往的以修为主的传统思想,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和故障发生。
4.建立四大标准
点检定修制建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维修标准体系(即四大标准),点检就是把设备可能发生劣化和故障部位,设定若干个点,明确规定出维修管理值(检修标准值),点检周期和点检方法,并指定人员,即实行定点、定标、定期、定法、定人的维修标准体系,这是贯彻执行点检定修制的技术基础和依据。
5.建立以点检为核心的管理体制
在设备维修管理组织原则上,点检定修制与我国的传统管理有着根本的不同。集团强调的是基层管理,建立以点检为核心的维修管理体制,整个维修重心往下移,让最了解最熟悉现场设备技术状况的点检人员来掌握编制计划大权。因此他们最有发言权,能够达到预防为主目的,甚至连日修、定修的现场指挥也让点检方担当。这样减少了传统管理的多余层次和环节,信息反馈畅通,使用与管理从不脱节,利于实现高效率管理。
6.管理目标集中
1)减少设备故障;
2)降低维修费用
7.突出为生产服务的观念
由于每个检修工程项目在实施中都有“标准”可依,并且主攻项目都有工时工序表,因而计划的命中率很高,这样既能保证了生产计划的正常执行,又满足了检修工程的要求,体现了生产与检修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8.实行全员管理
凡参加生产过程的一切人员都要关心和参加设备维护工作,特别是操作人员负有用好、紧固、调整、小修理和日常点检业务,使生产人员与点检方融为一体,成为全员管理的基础。
9.采用PDCA工作法
点检定修制在管理上采用PDCA工作法,各级管理层每月召开一次实绩分析会(班组→作业区→地区室→设备部,自下而上召开),逐级提供资料,用数据和图表来分析当月设备故障情况,检修工程实施情况及维修费用使用情况,并提出改进对策和实施措施。
10.坚持安全第一
点检定修制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实行开展安全确认制度,危险预知活动,安全会诊活动三项有效措施,尤其是为坚持贯彻执行点检方、检修方、生产方的三方安全确认挂(摘)牌制度(以点检为主),这对防止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11.维护工人的多能化
由于点检定修制的自身要求和设备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维修技术的日益发展,对维修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愈来愈高。如对专职点检人员的要求必须具有相当丰富的实际经验,一定的基础理论水平和较强的管理能力(相当于一个检修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因此对点检中骨干,在待遇上也要相对提高。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