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高温湿解制肥技术与主要设备配置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11963 次点击
摘要:比较分析国内堆肥技术的特点,结合工程实例,就工艺和设备的配置提出建议对策。
关键词:生活垃圾;高温湿解制肥;技术;设备配置
1堆肥技术比较分析
目前国内的垃圾处理方式中堆肥仍占有一定的市场,堆肥是固体废弃物中的有机物经过生物化学的降解作用,使之成为腐殖质状,用作土壤的改良剂或肥料。传统堆肥一般分为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厌氧堆肥多采用人工堆制,优点是处理工艺简单,成品中较多保存氮,缺点是消耗原料中的有机质,堆制周期太长,占地多,臭味大,有些物质不易腐烂,病菌不易杀死,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好氧堆肥又称高温堆肥,它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和机械化处理垃圾,物料分解彻底,臭味小,病菌可以全部杀死,生产周期也短。
将探讨一种新的垃圾堆肥工艺,即高温湿解制肥技术。它是将生活垃圾分选,把其中的有机物装入密闭的容器中,通入高温高压蒸汽,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应,使垃圾中各种组分得到降解,并使一部分降解的物质再合成腐殖质的工艺过程。垃圾湿解后通过喷放装置排放出来,再经过干燥、造粒等一系列工序最后制成有机肥料。
2高温湿解制肥技术的特点
2.1生产处理的时间短:从垃圾开始分选到湿解、干燥、造粒等全过程仅需6小时,而传统堆肥则需30~50天。
2.2生产流程可以连续化、密闭化:其生产过程可以形成大规模流水作业,并能进行自动化控制,设置密闭化。
2.3清洁化生产,避免二次污染: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用相关装置进行处理,控制达标排放,其排放量比传统堆肥和焚烧少。
2.4运行费用低:垃圾通过分选,一部分筛上物可以焚烧,其产生的一部分热能可供给湿解制肥所用,两者结合运用可降低运行成本。
2.5减量化程度高:垃圾经湿解处理后可减量约60%。
2.6资源化:经湿解制成有机肥出售可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2.7无害化较为彻底:原生垃圾只需经过2~3小时高温高压湿解处理,即可完成100%杀菌,除臭。
2.8适应能力强,机械化程度高:日处理规模可大可小,工程适应性广。
3工程实例与主要设备配置方案
3.1前分选工序
(1)工艺说明:垃圾分选采用机械分选和手工分选相结合。人工分选主要是在机械破碎之前将尺寸较大的垃圾和一些不可湿解的垃圾如电池、日光灯管等拣出。机械分选主要采用滚筒筛将大部分可湿解的有机物分离出来,沿滚筒筛长度方向开出不同尺寸(60mm和90mm)的筛孔,小于60mm的物料进入湿解系统,60mm和90mm之间的物料直接送去填埋,大于90mm的物料送到焚烧车间焚烧。(2)主要设备配置:滚筒筛:有效内径1800mm,回转速度8-17转/分,电机功率4KW*2台。
3.2湿解工序
(1)工艺说明:分选过来的有机物料经输送提升设备运至湿解釜上部,计量后装入釜,加盖后通入0.5-1.0MPa的饱和蒸汽,在此压力下(温度为150-210℃)进行湿解。此过程约需2小时。湿解终了通过自动喷放阀向排料仓进行排料。排料仓的作用是将湿解釜中的物料排出来,对高温高压物料进行闪蒸,以除去部分水分。喷放出去的蒸汽中含有少量的有害气体,经采取废蒸汽处理措施,通过喷射冷凝器,以蒸汽量的18倍水将其冷凝,每釜大约产生500kg冷凝污水,该污水用管道送至污水处理车间进行处理。(2)主要设备配置:①湿解釜SJF1:容积25立方米,装釜量约19吨,容器直径:2.5米。②排料仓:容积55立方米,设计压力0.11MPa,设计温度110℃,底部螺旋根数6根,配减速电机,仓底尺寸3224mm,总高度13.72m。③喷射式冷凝器:压力为大气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