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疆经济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储蓄效应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30717 次点击
摘要: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资本是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通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储蓄对新疆GDP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两者对新疆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前者。为了促进新疆经济快速发展,一是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二是引进区外金融机构,提高本区域内金融机构储蓄—投资的转化率和资金配置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与东部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东西部不平衡发展成为理论界研究重点。影响新疆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而资本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东西部差距主要是由于资本禀赋的差距,大量国家资金、外资成为东部固定资产投资的充足资金来源,从而促进了东部经济的发展,而新疆由于缺少资本,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以及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资本数量有限,使新疆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本文通过对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和储蓄对新疆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尝试为新疆发展提供可行路径。
一、理论与方法
经济增长理论阐述主要是投资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般地,资本增长由储蓄(或投资)决定,而储蓄又依赖于收入,收入或产量又要视资本而定。于是,资本、产量和储蓄(投资)之间建立一个如图1所示的相互依赖的关系。
图1中的产出/收入代表国内生产总值,储蓄/投资转化为资本存量,资本存量又转化为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又转化为储蓄/投资。可见国内生产总值与储蓄、投资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这期间由很多影响因素影响储蓄、投资转化为国内生产总值,尤其在储蓄转化为投资过程中的金融制度和金融机构。林毅夫(2001)认为,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金融问题,提出金融体系是市场经济体系的核心制度安排,有效的金融体系能够实现资金的最有效配置。孙立坚等(2004)提出中国金融体系存在脆弱性,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理论阐述了资本、储蓄、投资和金融制度等是经济增长的发展动力和影响因素。以之为基础,本文选取固定资产投资、储蓄为研究变量,实证分析这两个因素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影响。从定性角度看,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意味着生产规模扩大、技术更新、生产率提高,直接带来新疆GDP增加,而储蓄增加,可以通过融资渠道实现资金的投资配置,间接带来新疆GDP增加。长期分析,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分为累积投资和新增投资而区域经济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投资的区域不均衡分布,即区域累积投资和新增投资的不均衡。所以,缩小新疆经济与东部地区差距,解决投资不均衡的一条有效路径是要增加落后区域新增投资,一方面,通过吸引外来资本,增加投资的外部供给;另一方面,引入外来金融机构,通过竞争提高区域内金融产业效率,增加储蓄—投资转化率。本文以新疆1986—2005年统计数据为样本,以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储蓄为自变量,GDP为因变量,建立了两个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储蓄对GDP的影响作用及其作用大小。
二、模型基础
(一)数据分析
图2总体显示了新疆20年来的经济发展趋势,1986—2005年新疆GDP总体发展趋势为:1986—1994年GDP增长平缓,1995—2000年GDP缓慢增长,2001—2005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图1)。2005年,新疆GDP达到2604亿元,比1986年的129.04亿元增加了近19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综合性指标,包括国有经济单位投资、城乡集体经济单位投资、其他各种类型的单位投资和城乡居民个人投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指居民把货币资金存入银行或其他信用机构保管,并取得一定利息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居民储蓄的总体增长趋势也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86—1994年增长平缓,1995—2000年增长幅度一般,2001—2005年快速增长,尤其是城乡居民储蓄趋势,与国内生产总值曲线非常接近(图1),这说明了新疆GDP与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储蓄有相同的发展趋势,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二)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R.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E.多马提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公式为:G=S/C式中G代表国民收入增长率,即经济增长率;S代表储蓄率,即储蓄量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C代表资本—产量比率,即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
根据假设,资本与劳动的配合比例是不变的,从而资本——产量的比率也就是不变的。这样经济增长率就取决于储蓄率。在资本——产量比率不变的情况下,储蓄率高,则经济增长率高;储蓄率低,则经济增长率低。哈罗德模型强调的是资本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的是资本增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新古典增长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索洛等人提出索洛模型通过改变资本产量比率来解决哈罗德模型的“刃峰”问题,并且考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