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报告会审常见问题与分析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38282 次点击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是依据国家标准和有关行业标准而进行的二级维护竣工检测和等级评定,并且已成为营运车辆进入与退出运输市场的重要依据。汽车综合检测站应当及时对检测站的软硬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使用规范的检测报告和外检单,开展检测报告会审制度,提高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报告质量。但是,在检测报告会审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常见问题如下。
一汽车整车装备、外观检验及人工测量记录表常见问题
依据GB18565《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和JT/T198-2004《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等相关标准,外检单划分为底盘上方、客车、危货、运行检查、底盘下方、分级项和测量记录总六项,总计131条。每条都有相关检测标准和依据,检
1、分级项中二级维护竣工检验与等级评定项目混淆。有时二级维护分级项按等级评定判定,或者等级评定分级项按二级维护判定。分级项主要有车体周正度(含左右轴距差)、车体外缘左右对称部位高度差、车架、车身驾驶室表面、车门与车窗玻璃、轮胎花纹深度及转向盘最大自由转动量。若为等级评定则上述分级项评价栏中用“壹或贰或叁”表示相应级别,达到相应的等级标准。若为二级维护则相应评价栏中合格的打“○”,不合格打“×”。
2、非涉及项目评价栏为空白,应打“//”。虽然外检表中有131条需要评价,但并不是每辆车都能涉及全部项目,如对于普通货车就涉及不到客车和危险货车项目共计19条,在相应评价栏中应打“//”。而不应为空格。当然对于危货车辆除了无客车项目外。其他项目仍应正常检测和评价,还要另加专项要求如排气管位置、熄灭火星装置、接地装置及危货标准等8条。
3、液压与气压检验项目相互误判现象时有发生。乘用车及微型货车大都采用液压双回路制动,重型车以气压制动为主。液压制动车辆只能相对应检查液压制动项目如液压制动储液器液面等。而对于有关气压制动项目如制动气压低压报警装置、弹簧储能制动器、储气筒排污阀等项目评价栏应为“//”。在实际填写过程中,外检人员经常把液压和气压评价项目弄混,同一辆车同时具有液压和气压项目的评判,相互矛盾。
4、测量记录不真实。外检记录表中有部分项目是利用仪器进行测量,如车辆外廓尺寸、转向盘操纵力、左右轴距差、车体外缘左右对称部位高度差等。有的外检人员图省事,直接依据有关标准进行填写,不实车测量。如几十辆车的车左右轴测员应当逐项逐条认真检查、测量和记录,做到不漏项、不缺项。检测员在填写外检单常见问题有四种。距差都一样,差值比都为零。这显然是没有进行实车测量,对工作不负责任,这种情况要坚决杜绝。所以,一方面要加强对外检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另一方面要加强外检人员的责任心事业心教育,切实做到谁检测,谁签字,谁承担责任。
二、检测报告会审中常见问题
所谓会审,即由市级或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抽查检测站指定时间和数量的连续编号的检测报告。目前,检测报告会审中常见问题有九种。
1、外检记录表信息与报告中的数据不一致。外检记录表中的测量数据要通过选择机录入检测报告,经常出现检测报告中的数据与外检记录表中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主要是操作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造成的。还有一种情况,外检记录表上有复检项目,但在检测报告中没有反映出来。另外,有时外检表中的引车员、底盘上方检视员、底盘下方检视员和尾气排放检测员与检测报告上的测试人员填写不一致。
2、有检测数据而没有评价。这种情况主要是系统软件方面不完善造成的,对没有涉及的检测项目如客车防雨密封性就不适用于货车,其相对应的评价栏应打“//”。有时会出现检测项目有数据,但评价栏为空白。这种情况应让联网厂家修改系统,按相关标准进行数据评价。
3、选择机录入工作存在缺项、漏项现象。选择机操作人员应该按照外检记录表中的信息进行录入,经常出现如制动气压检测数值忘记录入现象,致使该项目在检测报告中不能反映出来。
4、路试制动性检测工作中制动初速度与国家标准规定不相符,路试检验不规范。路试检验制动性能应在坡度不大于1%,干燥和清洁的附着系数不小于0.7的路面进行,划出规定宽度的试车线,应该滑行到规定的初速度时急踩制动,使车停止。经常出现初速度,达不到国标规定的情形,结果检测报告单上初速度小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初速度。如一辆总质量为20200kg的空载解放气压制动货车测试值如表1所示。
该车虽然路试结论合格,但制动初速度为22.6km/h,没有达到30km/h的国家标准要求。主要原因是部分检测站场地狭小,没有专用试车通道,缺乏路试工作操作规范,路试工作人员操作时随意性大等原因造成的。
5、二级维护与等级评定检测结果没有区分,检测结论不规范。有的检测报告二级维护与等级评定项目没有区分,评价栏全部评判为“○”,应当把等级评定项目评价栏评定相应技术等级。还有的检测报告检测结论不严密。没有注明二级维护竣工检验合格依据和技术等级评定依据,结论用语不规范。
6、基本信息录入不全。车辆基本信息包括车辆号牌、检测类别、厂牌型号、总质量、送检单位、发动机型号、启用日期、燃料种类、发动机号、车架号等21项内容。如果基本信息不全,会影响正常检测工作的进行。如汽车启用日期直接影响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选择,燃料种类影响排放检测的仪器选择与检测方法,检测类别直接影响检测结论。汽车总质量影响校正驱动轮输出功率的标准选择等。因此,基本信息要依据汽车使用说明书和发动机使用说明书进行。
7、检测数据相互矛盾。这种情况常见于汽油车双怠速排气污染物的检测,如一辆2006年6月出厂的长安SCT130型汽车,该车双怠速排放如表2所示。
该车排放虽然在标准限值以内且为壹级,但怠速状态CO和HC含量却低于高怠速状态,显然不符合发动机燃烧理论,数据相互矛盾,说明这次排放操作不规范,数据是无效的。
8、等级评定项目不足。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为一、二、三级。其中一级车要求所有分级项达到规定的一级技术要求。二级车车架、车身、驾驶室和轮胎花纹深度、制动力平衡应达一级车规定。其余分级项中至少有三项达到一级车要求才行。有的检测报告分级项内容不全,或者是未达到规定等级。检测项目不全的原因是检测设备有故障或者检测能力受限如没有自由滚筒而无法测双后驱汽车的车速和底盘输出功率等造成的。
9、检测工作环境参数填写不规范。为了真实反映检测工作环境,在检测报告的下方注明了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等参数,据上述参数可用计算法或查表法得到功率校正系数。功率校正系数乘以实测功率即可得到校正功率,因此要重视环境参数的填写。有的检测报告出现一天的环境参数不变,且都为整数,这说明工作人员不负责,没有进行实时填写。
为把检测报告会审这项工作做好,一方面要加强检测设备的维修保养,提高检测设备完好率;另一方面要对系统软件进行升级,确保检测程序、标准符合技术法规的要求。另外,还要加强检测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设立客户抱怨处理制度、异常数据处理制度,检测报告定期内部审验制度等,促进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