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ERP实施方法的研究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4531 次点击
摘要:对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现状与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基于企业自身特征的ERP实施方法EIMEC。
关键词:ERP实施;EIMEC;企业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ERP是一个高投人、涉及面广且耗时长的系统工程,因此一旦失败,对企业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而且也将影响到整个工作流程和组织结构的混乱。
目前ERP实施的成功率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不高,结合国内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对其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做一个大体的分析:
(一)对自身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缺乏研究。如没有判断企业的类型,是集团企业还是单体企业,是创业型企业还是依托型企业,是流程类企业还是离散型企业,不同的企业矛盾点完全不同。自身问题的发现决定着目标的确定与使用的解决办法(是管理改进还是由系统解决),进而决定实施与评价信息化是否成功。
(二)对自身信息化的基础缺乏研究。如企业自身的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对管理瓶颈问题的识别(目标是否清楚),管理人员素质(特别是CIO、CFO),管理层的接受程度(动员和准备程度),实施贯彻的力度,信息化的经验等等。
(三)信息化目标不明确。对是否搞信息化持观望态度,不了解管理上的问题正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不了解信息化能够解决的正是管理上的问题,不了解过去的优势正在消失,如规模,品牌,成本,技术,市场等,不了解竞争的焦点是什么。从而容易导致企业陷入“IT黑洞”。
(四)理解有偏差。主要表现在中小企业对信息化概念认识不清,对信息化认识过于简单化,对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抱以过高的期望,把信息化等同于技术改造,选型中盲目追求软件的高档次和高功能,对实施信息化存在不切合实际的想法,比如认为信息化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信息系统可以代替企业家和管理人员等。
(五)组织人员的阻碍。如缺乏企业管理高层的支持,中层管理者消极实施管理,企业员工面临着裁员恐慌而不积极配合,大量的协调问题使进度一拖再拖。
(六)资金短缺问题。
1、企业收款难,自有资金周转较慢;
2、企业融资困难,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企业融资的交易成本高;
3、企业自身经营风险高,自有资金相对缺少。
(七)人才缺乏与人才流动大的问题。
(八)经营管理的问题。
1、对信息化计划实施费用与进度预算失误,
2、不可预见的财务风险;
3、实施中的控制偏差与技术的吸收消化能力的不足;
4、对信息系统维护的漠视。
(九)信息交流不畅。
1、企业从事信息化人员缺乏对技术的理解能力;
2、很多中小企业地处中小城市或乡镇,缺乏获取相关信息的有效途径,难以有针对性地获得对完整解决方案的支持。
(十)缺乏信息化评估体系,投资不平衡,机构不合理。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的特点
(一)一次性资金投入少。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有限,不可能一次性对信息化做大的资金投入。
(二)对短期回报要求高。
中小企业由于认识有限,资本有限,因此更希望在投入的短时间内就取得效果,而且效果越明显越好。
(三)对产品稳定性要求高。
一般中小企业的IT专业技术人员少,水平低,对产品的稳定性要求就非常高。
(四)对交互界面要求高。
由于中小企业许多操作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培训,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有非常友好的交互界面,下一步怎么做,错了原因是什么,怎么修改,都应该有提示。
(五)对技术服务要求高。
无论是售前、售后服务,在中小企业都可能遇到非常初级的问题,这就要求技术服务水平高,支持到位。大量的问题可以通过电话、EMAIL等手段远程解决,解决问题的时间越短越好。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