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型”班组建设实践与探索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6158 次点击
摘要:文章论述了“学习型、安全型、清洁型、节约型、和谐型”五型班组建设经过和取得的效果,为企业班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企业管理;班组建设;五型班组
班组是一个企业最关键、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实现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载体,是企业安全生产及经营管理的核心,是企业各项活动的落脚点。班组的管理水平是企业管理水平和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2003年重庆开县“1223”特大井喷事故、2005年吉化“1113”特大爆炸事故及松花江特别重大水污染事故等事故的发生,引起了中国石油广泛讨论及深刻反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基层建设、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提升班组建设水平、着力构建安全生产及基层建设的长效机制,成为上下一致的共识。2007年中国石油在全系统提出了开展创建“学习型、安全型、清洁型、节约型、和谐型”五型班组的号召,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输油处在“五型”班组创建过程中进行了深入而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创建效果。
一、“五型”班组建设基本内容
(一)创建“学习型”班组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培养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为载体,不断完善班组学习环境,努力营造学习氛围;建立健全学习制度与激励机制,促进和激发员工学习热情;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提高岗位竞争能力和员工操作技能。努力把班组建设成为员工刻苦学习、增强技能、提高素质的“人才摇篮”。
(二)创建“安全型”班组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环保优先、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HSE体系的管理要求,以实现“零事故”为目标,认真落实班组岗位责任制,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强“三基”(基层建设、基础管理、基本功训练),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强化班组执行力;切实加强风险管理,全员参与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制订和采取控制措施,提高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实现安全生产。努力把班组建设成为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班班保安全的“受控细胞”。
(三)创建“清洁型”班组
牢固树立“清洁发展”的理念,以促进班组与环境协调、实现班组清洁生产为目标,严格履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强污染源的管理,持续开展清洁生产,从源头上杜绝污染;强化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控制,搞好自控、互控、联控,实现全过程文明、清洁生产。努力把基层班组建设成岗位清洁、设备清洁、环境清洁的“绿色班站”。
(四)创建“节约型”班组
牢固树立“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理念,以创建“节约型企业”、实现节约发展为目标,落实指标责任,加强班组定额考核;强化全员节约意识,积极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等活动,做好厉行节约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发扬勤俭节约传统,创新节约手段,充分利用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等,搞好工序质量控制,降低生产能耗。努力把班组建设成为优质、高效、节约的“低耗单元”。
(五)创建“和谐型”班组
牢固树立“和谐发展”的理念,以实现班组和谐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形成员工关系和谐、工作协调、互助互爱的良好氛围;组织员工开展文化体育等活动,培育、创建班组特色文化;加强民主管理,落实班务公开,增强员工民主参与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规范班组员工行为,确保班组员工遵纪守法;提高服务质量,创造一流工作业绩和效益。努力把班组建设成为员工爱岗敬业、奋发向上、团结互助的“温馨小家”。
二、“五型”班组建设工作机制
(一)建立“五型”班组创建工作检查考评验收机制
成立第三输油处“五型”班组创建领导小组,在基层队(站)及基层每个班组分别成立“五型”班组创建工作小组,制订创建“五型”班组活动实施方案及分层次的检查考评细则,建立处级、基层队站级及基层班组三级检查考评验收机制。即“五型”班组创建领导小组每季度深入基层检查指导1次,基层队(站)每月检查评价1次,班组每月检查总结1次。每年在全处组织检查验收1次,验收合格的班组授予“合格班组”称号。
(二)建立“五型”班组创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
对于在“五型”班组创建过程中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费、劳动保护用具、用品购置费,以及教育培训、宣传等活动开展所需费用,按照基层班组、基层队(站)上报计划(规划)、机关部门审核论证、相应主管领导审批的程序,全部列入相应的成本费用支出项目。对于规模较大的建设项目,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上报立项,按照建设项目方式运作。
(三)建立“五型”班组创建工作学习交流机制
在内部网站建立“五型”班组创建活动栏目,搭建起网络交流平台。每年组织一次“五型”班组创建经验交流会,交流推广“五型”班组创建成果,分析存在不足,落实改进措施。定期组织人员赴外单位观摩学习,借鉴学习他人好的经验和做法,促进“五型”班组创建工作良性循环。
(四)建立基础设施“五个”“三同时”制度
即在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中,坚持职业健康安全设施、环境保护设施、消防设施、管道阴极保护设施、水工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产使用,提高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建设水平,杜绝各类工程隐患的发生。
(五)建立风险识别评估治理长效机制
定期组织员工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危险源识别、环境因素识别活动,定期邀请专业中介机构开展职业健康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制订风险管理和环境管理方案,落实安全防范和环境管理措施,不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水平。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