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油田固定资产管理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7234 次点击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会计核算与技术管理相结合的工作,只有做到管理部门与生产部门的有机结合,将固定资产归口管理。从资产转资、正常使用、调拨到报废清理整个过程实现动态管理,才能切实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发挥其潜力,不断提高资产的利用效能,满足管理者的生产经营管理需要,确保有限的资产能够高效运营。
一、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还没有建立,监控和管理手段乏力,管理难度较大。
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早已经是老生常谈了,而没有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所谓加强国有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效率就很可能是纸上谈兵,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喊了这么多年,国有资产管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仍然没有建立起来,这是目前国有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是最根本的问题,是产生其他一系列问题的根源。然而这个机制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哪个单位能够独立解决的。
2、部分三级单位工作衔接不力,导致一些不应有的不良后果的发生。有三个表现:一是资产管理部门与生产、机动、安全等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特别是在资产调拨、资产更新替换等工作中各行其是,互相不通气。许多账实不符现象的发生与此有很密切的关系;二是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之间衔接不紧密,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主要领导不分管资产工作的单位。一项工作经分管领导同意后已经按程序运行了一段时间,但主要领导知道后却不同意,这就很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后果;三是资产员与分管领导之间衔接不足,没有取得领导的全力支持,影响了一些工作的开展。
3、由于使用管理不善,固定资产不到折旧年限、甚至投资回收期还没有到就已经毁损的现象严重。
无论是在我们的管理还是生产中这都是一个感觉非常尴尬的问题,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机器设备交接验收过程松懈,机器设备本身就不能良性运转;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得到必要的保养、维护,加快了机器设备的老化损毁;资产使用者没有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诸如此类的原因导致了这种结果的产生。从资产投入和产出的角度来衡量,我们是否盈利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4、固定资产存量质量不高,不良资产比例较大。
不良资产包括闲置资产、待报废资产、低效高耗资产以及虽然完好而且仍然在使用但却没有效益的资产。
5、部分资产仍然存在购置渠道杂、管理空位的问题。
主要是部分计算机、复印机、空调、电视机等资产。由于这些资产的特殊性,很容易造成流失。
6,关于新增资产的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生产的需要,我们每年都要购买大量固定资产,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实践证明,我们真正在资产账内体现资产的增加这一事实,只有在年终进行一次性转资时才能得以实现,这就会在固定资产的基础管理中带来很多弊端。
部分新增资产也许在年初已经投产使用,这部分资产游离于账外,由于无法及时提取折旧,机器设备由于使用而带来的损耗就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偿,造成资产的隐性流失。
转资前的准备工作繁琐复杂,需要到基层——核对落实资产的去向和落脚地,完善每一项资产的各项数据,形成转资前完整的资产记录;还要和物资装备、生产管理等部门——核对有无投资计划。由于年终时间紧张等多种因素的存在,往往有些资产不能及时落实,但因牵扯到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必须进行转资,这样就不得不将无法落实的资产分摊到其它资产头上,这样虽然整体资产价值没有出入,但却造成了单项资产价值虚增,又会使先前无法落实的资产游离于账外,顺利成章的成为合理的账外资产,由此日积月累,形成的账外资产越来越庞大,管理越显困难。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建立三级单位资产管理网络,实现资产的动态管理。
在资产中心已设立专职资产管理组室,三级单位要设一名专职或兼职资产员,四级单位设一名兼职资产员,并将相关资产管理责任人在财务中心备案在册,初步建立相对稳定的资产管理体系,使基层各种资产信息能够有序的传递到财务中心,数据库信息得到及时维护,为实现资产动态管理奠定基础。
2、推行资产量化考核,明确三级资产管理责权关系。
即将资产考核列入内部单位承包经营考核内容,按数据库日常维护、现场管理、索赔勘察、资产清查四部分分别进行量化分解,使资产管理有明确的量化指标,考核明晰,奖惩分明,激发三级单位对资产管理的积极性。
3、严格坚持固定资产清查制度,盘活资产存量,提高资产利用率。
在日常资产管理工作上,严格资产清查制度,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资产清查或抽查方式,加强实物和数据库核查工作,切实做到帐实相符,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4、相关部门对固定资产监督管理的职责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系统管理,而不仅仅是财务资产部门的工作,各相关部门和三级单位有责任和义务要管理好自己所管辖的固定资产。物资装备部门、生产管理部门、经营管理部门等要协助管理固定资产,要从投资转资管理、正常使用管理到申报资产报废整个过程进行监督。
5、固定资产转资的过程管理
投资转资过程是资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要做到账实相符,首先应把好转资关。投资转资过程包括项目方案报资产经营管理部门审批、项目施工现场交底、非安装设备购置、工程完工验收(设备试运验收)三个环节。
凡由生产管理部门提出的有投资计划的基建工程项目,在项目开工时,方案提议部门有责任到施工现场进行技术交底,完工时必须参与竣工验收,做好基建项目的验收交接工作。在验收之前,生产管理部门要安排施工单位或设计人员填列《工程项目验收交接明细表》一式三份;项目竣工验收时,生产管理部应组织财务资产管理中心,质量监督人员、经营管理部、接收单位等有关部门人员到现场进行验收交接。验收合格,参加验收的人员在《工程项目验收交接明细表》上签字认可。财务资产管理中心依据交接明细表进行结算、转资。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