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班组管理新探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7422 次点击
摘要:企业的班组作为企业组织中的基本单元,是保证企业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环节,其班组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任务的完成好坏,质量高低,安全与否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效益水平。而提高班组管理就是对提高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人、财、物、信息等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用最有效的方法去实现组织目标。
关键词:班组管理提高
增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石。同是也是加强国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有力保证。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产权清晰、权责明确、
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是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的有效途径,其中“管理科学”即为对企业自身内部强化管理提出了新标准。班组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环节中的基础环节,强化企业班组管理,使其能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适应并推动企业发展,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企业班组管理的作用
企业的班组作为企业组织中的基本单元,是保证企业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环节,其班组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任务的完成好坏,质量高低,安全与否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效益水平。而管理就是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人、财、物、信息等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用最有效的方法去实现组织目标。班组管理作为管理企业的一环,同样是为了完成组织目标对班组的内部资源-人、财、物等进行优化配置以完成和达到企业的目标,其主要作用有:
1.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基本保证;
2.班组管理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3.有力保证企业的质量,安全等指的落实;
4.能调动和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不断创新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发展,企业对班组管理有了一定的认识,提出了“质量在现场”的观念。健全了班组的质量、安全、定置的各项管理制度,同时通过班组园地的形式让班组成员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了解相关任务目标和完成情况,并不定期地进行抽查各班组的各项记录、考核各班组的任务完成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出奖惩措施,以促进班组管理的提高。就企业的总体而言,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尤其对做好班组管理的重要性形成了共识,就会使企业改革管理工作不断深化,进一步得到提高和发展。
二、班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班组管理存在认识上的局限。相当多管理人员认为班组只在于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因此对班组管理只建立在以“事”为中心,以“结果”为要求的管理模式上,衡量班组的标准往往是以工作完成任务为标准。对班组管理中“人”的因素,重视不够,缺乏“人性”观念,因而造成班组在进行生产任务的完成中只追求任务完成,不注重方法、方式的改进,不重视环境等客观因素变化。“人”的积极性不高,创新意识差,照经验、照老办法办事,难以适应市场需要,很难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更不可能促进企业发展,班组管理观念上的落后,认识的局限影响着企业管理整体水平提高严重制约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二)班组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制约着班组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由于班组在组织结构中处于基层,在业务工作中处第一线,因此班组管理人员的职责多在于给班组人员分派具体工作任务,使大家都完成既定工作目标。对班组管理人员的选择多产生于班组工作人员(如班组长、工段长或室主任等)。虽然其在目前是在工作业务中的内行,但由于文化知识程度不高,同时缺乏相应的业务培训和进一步知识更新,较难适应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技能的更新与改变。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班组管理成员8名。具有技师职称仅1名,职高生1名,中技4名,普高1名,通过自学或函授学习方式获大专学历仅1名。虽然不以偏概全,但在国有企业中班组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是普遍现象,同时缺乏相应的培训和再教育机制使班组管理的管理水平向更高层次时必然会受到基层管理人员素质的制约,使企业在向生产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目标发展时受到影响。
(三)在班组管理中奖励机制未能得以充分有效的发挥。奖励作为激励管理职能中的一种综合性方法,是管理者实现其管理目标用以调动下属积极性、智慧性和创造力的一种管理方法,在激发出人们潜在积极性,出色的实现既定目标,不断提高工作绩效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奖励可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在目前班组管理中,奖励却存在有失公平、公正、公开的现象,使奖励机制未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在对物质奖励中存在“封闭现象”。在考核中存在“人情关”、“交际圈”现象,往往受奖高的是与领导关系密切者,而埋头苦干的却不一定受重奖,同时在精神奖励,如评先进、能手等方面也往往在于领导主观印象,搞一言堂,缺乏民主,使奖励手段不能充分有效的发挥作用,达不到奖励工作踏实认真、工作效率高、肯积极钻研业务员工的目的。反而滋长了对领导欺骗、吹捧的不良风气,给班组管理造成了不良的管理氛围,若企业的班组管理局面皆如此,企业管理则只有呈下降趋势。
(四)班组管理中的文化建设比较薄弱,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步伐较难协调一致,呈滞后状况。企业文化是企业及全体职工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观念形态、文化形式和价值体系的总和,它包括价值观、行为规范、精神风貌、制度规则,企业员工文化素质和文化生活等。企业文化可分为企业精神、管理文化、生活文化的三层次。企业文化是生产力,同时也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作为企业的基层组织-班组在文化建设中却往往被人忽视,处于薄弱环节,企业的文化手册发放到班组也往往被束之高阁,未能从人员观念、人员精神面貌、人员素质等方面切实地学习和贯彻文化手册。企业的文化建设停留在表面,没有在班组管理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对班组的管理缺乏从文化建设入手的意识,忽视“人”和“人品”与“工作”、“工作成果”的辩证关系。企业班组的文化建设步伐不一致、不协调,从实际的工作中影响和阻碍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推广,也就是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阻碍了企业发展壮大。
三、加强企业班组管理的探索思路
(一)树立正确的班组管理观念。应认识到班组作为各项工作任务的实施和完成的一个集体,依靠的是“人员”,应以“人为中心”为管理指导思想,以“人”带“事”。在注重完成“事”的结果,同时对工作实施过程的各项客观因素也应予以注意和关注。以对班组工作的计划、实施、控制,总结环节中充分考虑“人”的因素,明确工作任务,不仅仅在于能完成,更需要的是能更好、更有效率的完成,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能不断进行创新,鼓励新方法、新技术的探索,使用和推广。从班组管理的管理观念上真正体现“人性”意识,在管理观念上才能跟上企业发展的需要,只有树立正确的班组管理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班组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具体方法,可通过举办对班组管理人员的学习班和座谈会、现场管理交流会等形式。将“人性”的管理观念予以贯彻,以达到以班组管理观念的更新改进促进管理水平提升的目的。
(二)提升班组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班组管理水平。由于班组是生产经营任务的具体实施者,班组管理将涉及质量、安全、成本等方面的因素。现代企业的发展将是快速的、综合的、全面的。因此对班组管理人员也将提出新要求,从技术技能、人事技能、思想素质方面都应要求不断更新。不仅局限于目前是业务上的内行就行,随着企业发展,社会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必须是能学习和掌握新技术,顺应企业发展,同时从质量、安全、成本等方面的知识能予以掌握和理解,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才能在实际工作切实提高自身管理能力,提高班组管理水平。虽然在目前情况,要求班组管理人员自身具备较高的管理素质难度较大,同时也不太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但我们应充分发挥企业内部的培训机制和企业自身的人才资源,对企业班组管理人员开设短训班,并结合各自的实际需要开设相关课程,从知识结构上对班组管理人员进行更新和提高,同时在工作中将相关职能部门的人员紧密地与班组班组管理结合,将班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财会人员、质量员、安全员等紧密结合,共同提高班组管理水平,同时也得使自身管理素质提高。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