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煤矿企业采购成本管理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7758 次点击
摘要:文章论述采购成本在成本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把握几个“控制点”,即采购计划管理、采购定单管理、采购业务的确认和付款、供应商的选择、建立采购需求预测体系等控制方法,采用适合本企业的物流技术来降低采购成本,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利润和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煤矿企业;采购;成本管理
对一个注重安全生产的煤矿企业来说,大量的物料投入是需要采购来支持的。采购是企业物流的起点,是企业向供应商购买产品的一种商业行为,是企业根据需求提出采购计划、审核计划,选取供应商、经过商务谈判、确定交货价格及相关条件,最终签订合同,收货付款,还包括诸如租赁、租贷、委托加工、交换获得使用权等。采购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控制采购流程,使采购成本最小,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如果企业采购成本控制不力而造成采购成本偏高的话,无论再如何控制企业内部的其他成本都无济于事,所以有必要对采购业务进行严格而深入的控制和管理。一方面,企业通过采购业务控制,可以把原材料的成本维持到一个比较合理的较低的水平上。另一方面,要使企业的生产有一个持续的原材料供应和原材料质量的保障,这需要与供应商建立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供需双方达到双赢的目的。这与传统的采购只注重采购行为本身有很大的区别。
一、要着重控制好采购成本的几个“控制点”
第一,采购计划管理。这是企业采购的基本依据,是控制盲目采购的重要措施,还是搞好现金流量预测的有力手段。所以要严格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储备资金、采购手段等信息计划的编制工作,做到无计划不采购。
第二,采购定单管理。供应商是否“按时、按质、按价”供货对企业的生产有重大影响。由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可以直接通过电子商务系统进行在线采购。在实际招标过程中要尽量选择生产供应商,以减少不必要的太多的中间环节,尽量选择一级代理,压缩过多的经销商中介。但由于现实中的各种原因,致使经销商过多,形成“劣商驱逐良商”的现象,这是非常不应该的。通过招标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向合适的供应商发送合适的采购定单。对于订购数量比较大的物料,通过与供应商签定长期供货协议,可降低总采购成本。低值易耗、采购频繁的物资,签订长期协议也可提高采购效率,降低库存。
第三,采购业务的确认和付款。当物料到达企业后,要经过核对采购计划、定单,通过质检、验收、入库等程序。当采购员持发票报销时,要核对入库单,如物料没有入库,应由领导审批后方可报销。控制重复采购,提高沉淀库存的利用率。物资从需求的提出、审批、采购、入库到发放使用,均通过物资管理系统完成。采购人员必须对需求提出的采购申请进行复核,以确保库存物资得到充分利用,避免重复采购。
第四,供应商的选择。通过“比质比价”,选择供应商,针对某类物资可以与某一个或若干个供应商结成战略联盟,形成长期的供应关系,从而稳定货源和价格,利用信息技术简洁、迅速地完成定货手续。筛选一部分可靠的供应商,与它们之间做到货到无检验,直接送到生产线,使这种共同利益联盟真正荣辱与共。
第五,建立采购需求预测体系。提高采购工作主动性预测是制定采购计划的基础。作为物资管理部门,如果对每次物资采购需求,只是简单被动地响应,将很难脱离传统采购模式,因此建立物资采购需求预测体系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缩短物资采购周期,减少物资库存数量。通过定性预测制定所需物资的一个大致范围,再通过定量预测,收集相关历史数据,结合生产计划,通过一定的数理分析,作出采购需求预测,制定采购计划。
二、采用最适合本企业的方法降低采购成本
通过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可以基本保证采购质量,但一般情况下,供应商不会主动为你考虑降低采购成本,所以有必要采取降低采购成本的措施。在长期的工作中,我们运用传统的管理方法的同时要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应用和创新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把现代物流理念、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现代经营模式运用到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之中,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下列举其中的四种并简单分析降低采购成本的方法。
(一)ABC层次系统
又称重点管理法,是根据事物在技术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从而有区别地确定管理方式的一种分析方法。
1.按一定标准(如储备占用资金的多少),将库存物资顺序排列,计算出每种物资的资金占全部库存物资的比率,并依次逐项进行累积,相应求出累积项数占总项数的百分比。
2.然后将全部库存物资分为A、B、C三类。A类物资项数约为10%左右,所占资金约为70%左右;C类物资项数约为70%左右,所占资金约为10%左右;其余为B类物资,其项数与所占资金约为20%左右。
3.再绘ABC示意图。以累积品种百分数为横坐标,累积占用资金百分比为纵坐标,按ABC分析列示的对应关系,在坐标图上取点,并连接各点成曲线,即绘成ABC分析图。
由于物资的重要性往往不只反映在物资的某一方面,如价格高低或占用资金多少,还与资源取得的难易、物资对生产的影响等因素有关。因而,其分类也可以采用其他标准或结合多种影响因素。ABC三类物资区分以后,再权衡管理力量与经济效果,对三类对象进行有区别的管理。对重点的A类物资要严格控制,采购时必须签订严格的采购合同,必须和供应商、潜在的供应商保持密切的联系;必须把生产进度和采购进度与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联系起来考虑,以及时满足生产的需要。对于B类物资的管理可适当放宽一些,可用选择补充库存制度进行控制。对C类物资的管理,可适当加大定购批量,提高保险储备量,采用定量库存控制进行控制,如库存量等于或低于再定购点时,就补充定购,以减少日常的管理工作。
(二)订购数量和时间
一次的订购数量会影响到价格、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如果预计今后的价格会升高,也许会采取提前采购的方法,以避免涨价的损失,但要计算一下库存费用是否被低价格的好处所抵消。何时订货、订多少货,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采购成本。提前采购的数量可以超出本月需求,但不应超出未来某个时段的需求。如果价格逐月走低,逐月采购是好的。如果物制价格具有规律的季节性,逐月采购和提前采购可以混合使用。而准时采购策略(JIT)仅购买需要时的数量,不宜多采购。
(三)数量折扣
在现实中,采购方希望通过大量采购而获得较低的价格,供应方因为规模效应也愿意为大量采购提供价格折扣。在采购中是以较高的价格购买较少数量的物料,还是以较低的价格购买较大数量的物料,必须利用总成本的方法进行采购策略统筹。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通过数量的折扣使成批量的物资成为降低采购成本的一个亮点,是我们和众多供应商打交道、进行价格谈判的主要目的。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