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设备管理为中心全面推进车间工作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33845 次点击
自1982年昆明卷烟厂率先引进英国翻新卷接机14台以来,云南烟草已历经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昆、玉两家烟厂已达到国际9O年代先进水平,曲靖、红河、大理、昭通、楚雄卷烟厂的技术装备水平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已形成总资产规模超1000亿元、净资产超450亿元、每年实现利税3O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烟草企业。云南烟草“两烟”产量、质量、销量、名优卷烟数量、加工技术、装备水平、实现税利、出口创汇等指标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烟草产业名符其实地成为云南省的财政支柱。作为奠定庞大的云南烟草产业每一块基石的各企业生产车间,作为云南烟草的前沿和一线,是整个云南烟草得以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今天我们得以走向辉煌的基础,其工作开展得好坏,必将对整个云南烟草的前途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一、为什么要以设备管理为中心
面对不断更新的、高度自动化的、精密化的烟机设备,如何调整我们的管理模式和人员布局,以使其适应生产的要求,最终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指标,正成为每一名基层管理者努力探究的课题,我个人认为:只有以设备管理为中心,才能全面推进车间各项工作。分析如下:
(一)这是由车间属性决定的
车间属性是什么?是生产,即保质保量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从业务角度来说,一般车间的机构设置分为设备、工艺质量、综合三块,在这三块中,谁是承担生产的主体呢?是设备。这些年,由于大规模的技改,使得我们在硬件水平上完全上了一个档次。这些进口烟机作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在劳动生产率上具有人力无法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在质量控制上,大部分检验工作均由设备自带检测在运行过程中自动完成,为产品合格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试想:按现在每小时上万斤的打叶复烤线,每分钟上万支的卷接机组,质检员纵有三头六臂、火眼金睛又能余何?更别提对内在品质的检验了。既然设备承担了生产中的大部分工作,那么设备管理工作理应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我们以设备管理为中心搞车间管理,就是要围绕设备,抓设备的人、机、物(备件供应)要素。使一切围着设备转、一切为着生产转。只要是对设备有益的,就值得肯定,就应大胆采用,反之则要坚决扬弃。
(二)这是由设备与质量的关系决定的
如前所述,由于现在设备功能已非常完善,当设备完好时,质量事放的发生率是极低的、是偶然性的,质量上反映出的问题,大多是由设备不正常引起的。排除物料因素,原因不外乎几条:调整不当、检测功能失效、清洁保养不力、机械磨损。我们搞设备管理,就是要抓设备的完好率(机、电),确保产品的合格率。
这些年,很多企业搞质量体系认证,对产品质量的考核在分配中也占了较大的比例,情理上,基层管理不是应该以质量为中心吗?加大对质量的考核力度,是商品经济的必然要求,是企业为了应对激烈市场竞争而被迫作出的一种反馈行为。但是质量检验、质量考核仅仅只是一种监督制约机制,是消极的、被动的、滞后的,它不能提供解决质量问题的办法,它仅仅是对设备故障的一种表征。正如前例所述,单凭有限的质检员,面对一条条如此高速率的生产线卷接机组,这种检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抽检的偶发性、不真实性滞后性就显得非常明显。那么这种检验对于生产又有多大指导意义呢?我们搞ISO900O,强调全员、全过程的管理,只有设备各项功能完好才能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只有修理人员的技术提高了,才能促进产品品质的真正改善,否则空谈一句加强质量控制,于生产无益,也是根本不起任何作用的。
(三)这是由我们和设备的关系决定的
我们知道,在生产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是“人”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以人为中心来抓车间管理呢?“以为人本”是一种提法,最终结果还是要实到具体工作中;另外,诚然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但活跃的“人”并不是我们,我们并不是这些先进烟机的发明者和创造者,我们只是设备的使用者。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薄弱工业底子和我们对设备设计思路和工作原理认识不足的限制,使我们并未成为设备真正意义上的主人。由于这些进口设备在设计上很先进,功能上很完善,我们很难找到它的一些缺陷,缺乏技改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另一方面,未等我们对旧机型进行改造,外方很快又推出生产率更高,功能更优异的新机型。从这些年对设备进行技改的实际结果来看,面对进口设备,我们的反应并不是积极的、活跃的,还很缺乏手段。
二、加强设备管理的措施和办法
由于我们是设备的使用者,决定了我们对设备的工作重点要放在维护上。在设备管理的过程中,具体到人的环节上,重要一条就是要提高操作者的设备意识,要使之明白:只有设备正常了,质量、产量才有保证,设备是每一个车间职工衣食根本所在。树立设备故障未排除不开、运转不正常不开、出现质量问题不开的“三不开”标准。要使每一名使用者明白国家把上千万元设备交到我们手中,肩负的重大意义。车间要努力营造人人爱设备、人人重视设备的良好氛围。要经常性地对设备工作做得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