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物资采购管理问题的思考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28947 次点击
摘要:文章结合物资采购工作的实际,分析了对于科研单位采购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物资采购管理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物资采购;采购管理体制;供应商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采购管理的作用日益凸显,采购已不仅仅是企业或部门的一种独立的功能和一般性的作用,而是一种与企业发展战略决策紧密相关的综合性管理活动。过去的采购就是拿钱买东西,目的是以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商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竞争的日益激烈,采购已由单纯的商品买卖发展成一种职能,是企业经营的一个核心环节,也是获取利润的重要来源,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采购工作面临的市场形势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物质资料日益丰富,多数物资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物资流通渠道增多,采购时选择的余地更大;市场运行不规范,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法规不完善,再加上执法不严,道德自律不够,造成假冒伪劣、质次价高、质次价廉的产品和三无产品充斥市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物资流通秩序,增加了做好物资采购工作的难度。
二、采购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对采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些人思想认识不到位,错误地认为市场经济就是下放权力,各行其事,而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就是重走计划经济的老路,就是倒退。这种认识是片面和有害的,因为它忽视了物资采购工作在保障科研生产和降低生产成本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提出的物资需求计划性不强
由于科研单位与一般生产型企业不同,往往需要采购的物资种类多、批次多、数量少,无法形成批量、争取批量采购价格,这都给采购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以上暴露的问题让我们意识到如何做好采购工作,是摆在面前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它直接关系着科研单位的研究、生产、发展能否顺利进行,这就对做好物资采购管理工作提出了个更新、更高的要求。
三、加强物资采购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供应商管理,把好采购第一关
供应商管理是物资采购的基础和第一关,供应商资质的优劣决定了采购物资是质优价廉还是质次价高。在供应商管理中对供应商资质、信誉的判断,国外有商业调查机构,如邓白氏。国内由于缺乏这样的权威机构,可以通过商会、专业联合会等方式收集此类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成交记录进行观察和判断。供应商一般分为厂家和商家。在采购工作中,应坚持先厂家、后商家的原则,尽量减少流通环节,这样更有利于保证物资质量,降低采购成本。供应商选择的条件也不宜搞一刀切,应该在确保产品优质、价格优惠合理、服务优良的前提下,根据物资需求的计划性、采购批量、采购资金保证程度等和市场供应商总体状况综合确定,这样才会有可行性。否则,无论标准高低,都会影响采购工作,出现找不到符合条件的供应商,或者选择的供应商不是最优供应商的状况。当然供应商管理对供应商资质的考察只是表面的,特别是在当前市场上仍然充斥着假冒伪劣产品的情况下,产品的质量、服务等方面情况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供应商管理工作应该根据实际采购情况和市场变化适时进行调整,进行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
(二)建立健全的采购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深入,物资采购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采购管理已不适合目前的采购物资采购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健全、完善采购管理体制和各项规章制度,为加强采购管理,做好采购工作提供组织和制度保证。例如,建立健全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采购监督部门,制定和完善物资招标采购、物资比质比价择优采购等一系列管理办法,把物资采购全过程都纳入规范管理的轨道,做到有序可控。
(三)坚持采购的原则和程序,规范采购渠道和采购行为
1.确定采购原则
(1)货比三家原则:没有比较就不能判断质量、价格、服务是否最优;
(2)合格供应商采购原则:尽量挑选在考察过的,符合本单位要求的、质量可靠的供应商中采购;
(3)合同约定原则:本单位和供应商的权利和义务,应当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以书面合同方式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