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医疗设备效益管理的几点做法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7641 次点击
医疗设备管理是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科学引进各种医疗设备,发挥医院医疗设备作用,使投资尽早变成效益,早日收回医疗设备投入成本,避免造成资源浪费是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根据医院购买设备的投资形式不同,采取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医院自筹资金购买的医疗设备
医院自筹资金购买的医疗设备,一般属于"短、平、快、设备,即经济效益明显,短期就可以收回成本,设备投资金额一般在30万元以内,设备投资回本周期在6个月至2年之间。医院是设备的投资者,科室是设备的使用者。从经济学角度讲,两者的关系是投资方和被投资方。所以医院自筹资金购买的医疗设备,医院应与使用科室确立明确的责任关系,使用科室要与医院签定责任书及详细的还款合同,医院负责医疗设备的宏观管理,同时医院要给使用科室一定的优惠政策,发挥其积极性。设备还本后,不再扣设备成本,只计设备维修成本、消耗材料费、水电费和一定比例的设备使用费,加在科室提成比例。
2利用分期付款购置的医疗设备
分期付款引进的医疗设备大都为大型医疗设备和成套设备。金额在百万元以下,因此要采取项目负责制。购买设备的科室主任作为项目负责人,通过充分论证,按项目要求详细列出还款金额及还款日期,而且要与医院签定责任状与合同,医院同样要给予使用科室一定政策,以调动其积极性。用分期付款引进医疗设备的方式,其目的是为减轻缓解医院财政压力,属于借鸡下蛋,边挣钱边还本。分期付款的设备一般还款期为一至二年,所以分期付款的设备要单独结账核算,还款期间给科室一定比例提成。如提前完成分期付款,加大科室提成比例。分期付款还完后,设备不再折旧,只按设备的价格比例收取一定的使用费,设备的消耗性材料费等。
3合作方式引进的医疗设备
合作方式引进的医疗设备,就是投资者利用医院的地位、知名度、场地和人员等,投入资金购买设备,由医院无偿使用,投资者从中获取一定比例的利润。由于目前医疗市场的不景气,很多医疗设备代理商与一些投资公司利用医疗市场不受工商、税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之医疗市场风险小,都愿意投资与医院合作,一般合作为5-10年。
我们在选择合作项目及合作人时,应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等互利的原则。坚持"四个不做":项目负责人无能力的不做;投资方不友好的不做;与医院现有设备有冲突的不做;投资设备效益不好的不做。医疗每次引资上项合作,都要先由使用科室提出申请、论证、合作方案,后由医院设备合作领导小组(或器械管理委员会)听取科室和投资方有关合作方面(如合作期限、利润分成等)的介绍,再汇报医院负责集体拍板定砣。
4有偿使用设备代理商的消耗性材料,无偿使用设备引进医疗设备
这种方法就是设备代理商为医院无偿提供的设备,医院必须有偿使用其消耗性材料,消耗性材料达到一定数额后,医疗设备归医院所有。这样医院在设备上不投入一分钱,不承担风险,却能提到可观的经济效益,并补充医院设备不足,提高医院诊治水平。但选择这种方式时,要充分论证,了解消耗材料的市场价格,设备使用率等。医院要给使用科室一定的鼓励措施,促使使用科室有更大的积极性。设备不折旧,不扣成本,只扣除消耗性材料费。同时医院要按照合同及时付给代理商材料款。
5利用延迟付款引进的医疗设备
这种方式就是先借用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再付款。其好处就是减轻医院财务压力,用设备所赚回的利润还设备成本款,所以医院一般应争取采用这种方式。在设备还款期内,设备要单独经济核算。为鼓励设备使用科室,以便最大地发掘设备效益潜力,医院要给予使用科室适当的利益分成。设备还款结束后,不再实行设备折旧,只按设备的价值收取一定的使用费及消耗品材料费等。
6贷款方式引进的医疗设备
医院贷款购买的医疗设备,基本上就相当于医院自筹资金购买设备。不同的是可以避开一次性付清造成的财务压力;而还款时,要将贷款的利息计算到设备的成本中,根据还本数额逐次减少,最后为零。
由于贷款购买的医疗设备大都是大型医疗设备,设备价值很高。为发挥其最大效益,在折旧方法上,一般应采取加速折旧法(即双倍余额递减法),公式为:年折旧额:(设备价值-设备已折旧额)×年折旧率,年折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