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设备管理与维修工程的最新进展综述(十三)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8395 次点击
七、维修组织结构及其变革
1.通过集成方式的维修部门重组
西班牙的佛朗西斯科嘉维亚提出维修组织重组的概念,他认为维修理论的不断进步,必然使维修投入的影响发生变化。他认为新技术与管理思想导入引起的变化有:优秀的可维修性系统可以改善MTTR(平均维修时间);优秀的备件管理、员工培训和工单管理可以改善MTTR;良好的设备安装、调试和维修可以改善MTBF(平均故障间隔期);良好的预防维修体系,充分利用其他停机、休息等机会,可改善MTBR。
维修组织变革时机很重要。如果付出同样努力,管理改善的效果仍然不明显,企业就应该考虑维修组织的变革。其结构如图63所示。为了减少变革带来的风险,他认为维修组织变革应该经过自评阶段、准备阶段、原型研究阶段和结果分析推广阶段。自评阶段首先要从企业实际出发,辨识现有组织的优缺点;准备阶段要建立课题,并研究样板试验组织,争取高层领导的基本认同;原型研究阶段要与维修任务和企业运行体系紧密结合,验证维修组织的有效性,并得到高层领导的支持和批准;结果分析推广阶段就进入大面积推广实施。
2.维修功能与组织模型分析
在当前企业里存在两种典型维修组织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组织,它们是“功能型”与“过程型”组织,“功能型”与“过程型”组织特点比较如表8所示。其实没有一个组织是完全“功能型”或者“过程型”的。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吸纳这两种类型组织的长处,规避其弱点。
在企业里还有一类项目管理组织方式,其特点是:面向目标,为某一目标而运行组织,有时间限制,有始有终。项目一旦结束,某一组织即行消失,项目是由几个相互依赖的活动构成;有手段,包括计划、控制、分析、引导等,根据相关情景设计行为方法流程,唯一且不重复。
关于外包与合同化维修的组织,要立足于建立合作共赢关系。合作的焦点在于:由客户、承包商与重要分包商关键人物组成合作团队;建立相互信任关系;各部分工作内容透明化;创造双赢;改善项目质量;减少投诉与摩擦;共同改善成本、进度与效益;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