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设备管理运行体系 推动设备高效运行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10308 次点击
摘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机制、技术以及管理创新,促进企业设备管理上水平,使设备的功能、状态、精度不断满足生产的需求,优化设备管理运行体系,达到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的目的。
关键词:优化;设备管理;运行体系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机制、技术以及管理创新的要求,为适应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需要,促进企业设备管理上水平,应不断优化设备管理运行体系,创新管理模式,使设备的功能、状态精度不断满足生产的需求,达到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的目的。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制度标准,提升设备管理执行力
在机构设置上,企业要高度重视设备管理,始终把设备作为生产经营、创造效益、提高竞争力的重要资源,建立健全适合自己企业管理与发展的机构体系,实行分级管理。以主要领导为主管,设备管理部门为中心,配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建立岗位责任制,每年都制定设备管理目标和专业指标,纳入企业经济责任制考核,并层层分解,定期考核,形成领导重视、齐抓共管的设备管理组织体系。全过程管理制度,从设备的计划、选型、订货、采购、入场验收、移交试运、使用维护、检修、技术改造直至报废更新等方面进行规范,促进设备管理的有序、可控、在控。同时,完善设备操作规程设备完好标准、检修作业标准等,坚持靠制度抓管理,靠管理增效益,使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并真正做到按章办事,以推动设备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系统化管理,提升设备管理的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
二、加强设备前期管理,优化设备检修工作
搞好设备管理必须把设备运行维护同前期设计和投资控制等结合起来,应用设备寿命周期理论,从设备的产品质量、售后一生管理成本方面加以考虑。
企业要从全局出发,抓好生产组织和设备管理的总体预见性和计划超前性,全面分析研究各单位设备总体运行状况及关键设备。关键配件技术性能,分析老系统设备检修运行特点和新投用设备运行特点,合理编排出每年设备总体检修框架。认真分析检修类别、检修项目、资金计划和工期计划,合理编排,将其作为企业每年设备检修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检修工作。
三、强化重点关键设备管理,为安全稳定生产提供保障
在关键设备管理上,企业要按照特护规定落实完善“机、电、仪、管、操”五位一体包机制,成立关键设备特护小组,从问题发现、原因分析、故障处理、预防措施制定到效果评估和现场验证等方面健全事故和故障台帐,完善管理制度。每年制订特种设备检验计划,明确项目责任人及完成时间。同时加大关键容器、重点管道、油罐、原料和成品储罐的安全监控力度及对安全附件和其他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注重工业炉的热效率及监控,使锅炉、压力管道、电梯、起重等特种设备的定检率、取证率、建档率保持100%,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四、改进检修模式,力求检修效益最大化
随着生产总量的增加,设备开动时间明显上升。为此设备管理人员经常进行针对设备使用和维护的专项检查,加强设备工作的考核,推进设备自主管理,有效减少人为设备停台,提高设备利用率。
进行系统优化,统一平衡安排设备检修,实现设备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统一。通过使用实用的点检、巡检卡,使其内容简单有效,标准具体实用,操作规范可行。同时将操作运行人员按岗定时点检的横向点检体系与机械、电气、仪表维护人员定时定位点检的纵向点检体系相结合,使设备运行状态的控制要素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岗位。通过点检,使设备时时处于受控状态,有效降低故障停机率,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