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设备管理应适应集约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趋势(一)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26263 次点击
摘要:论述集约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含义和现阶段实行这两种经济的必要性,并且着重分析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应如何适应这种经济形势。
关键词:设备管理;集约经济;循环经济;认识;措施
企业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不管是设备平稳、高效运行保证了企业经营的正常进行,还是设备本身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均应讲究投资效益,因此设备资产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的两种运动,都充分体现了设备管理的经济活动属性,就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相一致。
本文提出的适应集约经济和循环经济的任务,不是一个新课题。但是当前企业的实际状况距离国家提出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每个企业都应提高认识、采取措施。同时,每个企业的设备管理部门更应积极行动、主动配合,为实现国民经济科学、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下面笔者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与思考,与同行们交流、切磋。
一、关于适应集约经济
1.什么是集约经济
集约经济中的“集约”(Ixtention)概念(也可以称之为“内含”、“密集”)是与经济活动中的“粗放”(Extention)概念(也可以称之为“外延”、“广泛”)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术语。这种表述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李嘉图等人在总结农业经营活动时首先提出来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有论及,即农业的集约经营,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比较多的资金与劳动,并采取新的耕作技术和管理方法,达到提高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实现增加盈利的目的。它与不断扩大耕作面积、广种薄收和粗放经营方式截然不同。
集约经营是粗放经营的发展趋势,是发展经济的高级阶段。集约经济也称集约经济增长方式。后来,这种经营理念逐渐扩展到工业领域以至整个社会,出现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等资源配置方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
2.现阶段实行集约经济的必要性
(1)建国初期,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相当低。面临的任务是迅速增加各种农业、工业产品的产量,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同时为以后的经济发展打下基础。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采取外延式发展经济的方针,在农村开荒种田,在城市兴建工厂。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2)通过八个“五年计划”的发展,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推行改革开放的方针,我国已基本建成门类齐全的国民经济构成体系,工农业许多领域的产品已基本满足国内需求,还有不少产品出口外销。1994年的工业总产值已是1978年的9.2倍,国家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但在整体经济结构中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基本建设规模日趋膨胀;单位产品资源消耗较高;经营资金周转期较长;技术装备水平较低;生产中的损失和浪费较严重。这些因素势必造成经济效益降低,制约经济快速增长。仅以装备水平为例,当年全国各类金属切削机床拥有量为320万台(套),居世界第一。但其中92%以上为手工操纵或半自动化的普通设备;数控机床仅占万分之三。相比日本(其数控机床占有率为28.3%)差距很大。
(3)面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例如可耕土地面积的减少;资源特别是能源的短缺;生产、工作效率低等),党中央做出战略性决策。1995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国家经济发展要实行两个根本转变,即由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4)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内涵:①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产值的增加转向依靠附加值的增加和经济效益的提高;②经济增长的取向从横向数量扩展转向纵向的产品水平的升级换代;③经济增长的措施从依靠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设备和原材料等)投入转向依靠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以及要素组合效率的提高;④产品的销售方式从依靠计划调拨转向主要依靠市场空间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企业设备管理工作适应集约经济的具体措施
众所周知,现代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不仅资产价值不菲,而且技术含量很高,可称为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的集中体现。所以实行设备管理的集约经营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适应集约经济特征的设备管理工作,应主要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1)合理控制设备资产的配置规模与方式,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在这方面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对企业设备资产进行全面清点与核查,并根据其技术状况和利用程度,将其划分为四类。A类为技术性能与状况良好,利用率较高;B类为技术性能较差,但利用率较高;C类为技术性能尚好,但利用率较低;D类为技术状况和利用程度均较差。
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合理的处理意见。对A类设备应加强维护与检查,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对B类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改造,必要时应列入设备更新计划;对C类应制定调整方案,包括资产转让;对D类应予以淘汰。
②对新增设备以及更新和改造的设备,应严格进行经济与技术可行性分析,尤其是投资效益分析(包括投资回收期与投资收益率的核算),确保企业投资效益增长。
③在设备资产配置的过程中还应转变观念,引入新的机制和方法。例如在采购订货时,对重要设备应采取招标的办法,优化供货渠道;在专用设备尤其是特种设备订货制造时,应选择监理的方式,确保设备的制造质量以及价格和交货期准确无误;对一些特殊设备采用租赁的方式,以满足技术进步和提高设备利用率的要求。总之,要追求设备配置效益的最佳值。
(2)注重技术进步,通过技术改造与更新不断提高设备的技术含量,提升设备的精度、性能和工作效率,达到效益与安全、节能、环保的综合目标。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