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施工企业设备运用风险分析及防范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8812 次点击
摘要:通过对施工企业在设备运用方面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思考,并将其中部分内容贯彻到日常工作中,使企业投资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施工企业设备运用风险分析防范
一、设备运行风险分析
设备是企业重要的生产力之一,也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企业的设备运用风险不仅涉及运营风险,也包括投资和财务等方面的风险。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铁公司)作为国资委确定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第一批试点单位,通过分析设备运用中面临的各种风险,不断探讨规避风险的防范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使企业投资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设备的综合管理费用在不断提高
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施工设备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设备使用和维护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还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以施工中常用的盾构机为例,它是集机、电、液于一体的技术复杂型设备,技术含量高。操作工作一般由大学毕业生承担,上岗前需经过专门的培训;盾构机的维修与保养工作,不但需要机械和强电维修人员,还需要弱电和液压等多工种的配合才能完成;盾构机在运行中对油料、刀具和配件的需求量都较大,其运行费用较高等。因此,技术含量越高的设备其综合管理费用也越高。正确处理好既要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完成,又不过多地占用项目资金的关系,将直接影响着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企业对设备运用风险的分析及防范能力欠缺,即便投入了巨额资金购置先进设备,也难以保证企业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防范风险能力强的企业可以借此开拓市场,获得好的经济效益;能力差的则会因此影响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或因生产成本过高等原因自动退出施工市场。
2.对设备资产状况的分析
设备资产是企业经营的基础,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衡量企业设备资产状况的指标主要包括:设备资产数量、设备新度系数和自有设备的保有结构。
设备资产数量主要包括设备台数、设备原值和设备功率等指标,它直接制约着企业生产能力。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设备储备,企业很难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设备新度系数是衡量设备新旧程度的重要指标,在一定产值下,若新度系数太大(新设备多),会占用大量资金,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反之,新度系数太小(老旧设备多),设备日常维修和保养成本将会大幅增加,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下降。自有设备保有结构是决定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专用设备与通用设备的比例、同类设备的数量搭配是否合理、闲置设备所占比重等。
中铁公司的设备管理原来倚重的是财务指标分析,而忽视了实物管理,在经营中注重短期效益,缺乏长远规划。在设备采购和配套方面缺乏计划性,任务来时一哄而上,采购了大量设备,任务完成后则造成大量设备资产闲置。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已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3.提高企业调配设备资源的能力
企业调配设备资源的能力,不仅是对企业内部设备资源的调配力度,还应具有统筹和协调内、外部设备资源的能力。随着设备租赁业的蓬勃发展,设备租赁已逐渐成为施工企业的重要部分。对新的工程项目来说,企业是采用自购设备还是租赁设备方式,不仅与项目管理和企业设备规划有关,也与财务、资金状况和企业经济效益等密切相关。为便于项目管理和避免投入资金过多,一些施工企业选用了依靠租赁设备来完成工程项目的做法。但经过实践证明,企业如果完全依靠租赁设备,不仅会造成施工进度、质量完全受制于人,而且大部分利润也会被租赁商获得。因此,笔者认为,确保企业最佳自有设备保有量,既能保障企业施工的自主性,又可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保持企业良好的资金状况。
4.提高企业的设备研制水平
用企业自己研制的施工设备完成工程项目,无疑是企业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企业只有在设备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上不断加大力度,才能保证其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例如,上世纪90年代末,中铁公司承揽的铁路客运专线工程项目建设中,按图纸技术要求需用混凝土箱梁替代传统的混凝土T梁,架桥机的额定起重量从160t猛增到600t,必须使用混凝土箱梁制运架设备才能完成施工。中铁公司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攻关,在短时间内研制出了新型混凝土箱梁制运架设备,不但节约了大量资金,也保证了工程项目的按期完成。又如,目前正在实施的无碴轨道工程,是铁道部引进的国外技术,中铁公司组织科研人员及时地对施工设备进行了国产化研制和集成,使设备采购和施工成本都降到最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设备运用风险的特点
1.影响企业经营管理和持续发展的因素
以上是企业经营中面临诸多风险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这些风险不会直接造成企业经济效益发生巨大下滑,但在进行企业经济效益差的原因分析时,常会发现设备运用管理差是其主要问题之一。同时由于在设备运用上造成的风险更多是能力和机制上的问题,因此危害表现往往滞后于原因,常因风险危害小或不严重,不被引起人们的重视。
2.风险具有隐蔽性和叠加性
设备运用风险具有隐蔽性和叠加性,风险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制度性和显著的体制性根源。从宏观上分析,主要是建筑工程的市场化机制和工程招投标体制的迅速确立,与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步伐缓慢的矛盾;从微观上看,主要是设备前期分析论证不足和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不完善等,与设备资产闲置量不断增加的矛盾。以及施工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差、人才流动缓慢的矛盾,因此,表现在设备运用上的风险,不单是设备运用上的原因,企业的风险防范措施和解决方法落后,也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3.风险可以相互转化
在企业经营中,设备运用风险及经营风险可以相互转换,其他风险也可通过该风险加以解决。如果设备新度系数低,不仅会增加设备维修保养成本,还会增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同样,在工程项目实施中,因工期滞后等也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通过添置设备和提高机械化程度等措施,可提高工作效率和确保工期。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只有建立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才能彻底防范设备运用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