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现代化体系建设下的监测仪器设备管理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10185 次点击
摘要:由于环境监测工作发展的需要,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数量不断增加,随之带来仪器设备管理上的问题和困难,本文旨在探究新形势下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环境监测;现代化;仪器设备;管理
《江苏省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方案》中指出,要实现环境监测技术装备的现代化。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各级各地环境监测部门购置了大量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应用于实验室分析、现场监测以及应急预警监测等环境监测工作领域当中。
1仪器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环境管理必须依靠环境监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关键环节之一是环境监测仪器准确可靠。环境监测仪器质量的优劣影响着环境监测数据五特性中的三个特性:精密性、准确性和可比性。
另一方面,仪器设备是环境监测部门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仪器设备管理也是环境监测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对优化资源配置,保障资产安全,提高使用效益,促进并带动环境监测整体管理工作,保障环境监测部门工作运行和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存在问题
2.1仪器设备管理模式与仪器设备饱有量不相适应
近年来,各级各地环境监测部门均购置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环境监测仪器,而仪器数量的增加,直接带来管理的困难,目前,常见的管理模式有两种,其一是专设一个仪器设备管理员,其二是各使用部门分设一个仪器设备管理员,而在实际工作中上述两方法均存在其固有的弊端,直接影响仪器设备管理的效率,仪器管理模式的发展远落后于仪器设备增加的需要。
2.2仪器设备重复建设和闲置现象严重
有些环境监测部门,特别是一些条件较差的市、县级环境监测部门,既无场所,又缺乏人才、资金,常规监测的能力尚未形成,却购置了测汞仪、原子吸收、气相色谱等大中型仪器,使大中型仪器使用率很低,造成仪器闲置。在仪器最佳使用期,使仪器闲置,加速了仪器的老化、报废,形成国有资产的损失,而未收到任何效益。
2.3专业维修人员缺乏
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而目前,大多数环境监测部门根本没有配备专业维修人员,仪器出现很小的问题就找生产厂家,既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又耽误了正常的监测工作。
2.4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目前由于工作任务紧,环境监测人员疲于应付大量的样品分析工作,无暇认真学习仪器操作,仅依赖于厂家现场培训,只会简单地操作,对于日常维护、保养、常见故障及排除等方面一知半解,造成仪器设备难以达到最佳工作状态,甚至因错误操作而损坏。
2.5仪器维护管理不善
对于监测仪器无论经常使用与否,都要定时维护,使用后应及时保养。现在有些环境监测部门不注意保养,对仪器维护管理未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由于维护保养不当造成仪器设备性能下降,过早老化、损坏。缩短了仪器寿命,降低了设备价值。
3仪器设备管理工作重点分析
3.1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正确指导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
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指导着管理工作的方向与进程。各级各地环境监测部门领导和管理者须充分认识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对环境监测整体工作的作用与意义,高度重视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建立科学、高效、规范的管理模式。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设备管理工作,要把仪器设备管理作为管理科学的一部分。
3.2建立合理的仪器设备管理体制,构建协调流畅的管理运行机制
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协调流畅的运行机制是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管理效益的基础。
3.3不断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规范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各环节
规章制度是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规范管理工作的标尺,是在行使设备管理权限中应遵循的标准和依据。规章制度合理,使设备管理各环节更加顺畅润滑,规章制度健全,使仪器设备各环节都有章可循,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高效。
3.4落实仪器设备管理各环节的有效控制,切实做好仪器设备管理工作
有了合理的管理机制,健全的管理制度,责任明确的管理队伍,还需做好仪器设备管理各环节的有效控制,注重管理改革,提高管理效益,切实实现科学化管理。一是投资计划论证管理控制;二是仪器设备采购管理控制;三是加强使用管理控制。
4对策与建议
4.1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革管理模式
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仪器设备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人员工作量,可将仪器设备购置、审批、采购、验收等流程进行信息化改造,实现信息管理模式,实现网络控制管理。信息已经渗透到我们管理决策的每一环节。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进行管理工作的必要手段。信息时代,我们必须充分利用信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科学管理,才能真正实现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
4.2提高技术人员业务素质.掌握仪器的性能
为了保证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可靠.不仅要求每位技术人员有环境监测方面的知识,还必须掌握仪器设备的原理、结构、使用、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学习,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讲解仪器设备的原理、性能等技术指标:提高技术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仪器设备方面的能力。
对所有技术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保证经常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对新参加工作和换岗的技术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保证持证上岗。对开展新环境监测项目和接受新环境监测任务的人员进行适时培训,保证他们熟练掌握所使用仪器的性能、技术参数和操作规程。
4.3建立严格的仪器设备检定制度
对非强制检定仪器设备.应编写自检校准程序.按程序步骤随时校准。对强制检定的仪器设备,编制下周期检定/校准计划,采用集中送检和来单位检定的方法进行。
4.4加强仪器设备日常保养和维护工作
为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必须按规定将仪器放置在专门的房间,房间要保持通风、干燥,使用人员要尽心尽责,加强仪器设备保养维护,使之处于完好的使用状态;加强仪器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一般仪器设备做到随时保养和维修精密贵重仪器应做到精心维护、定期检查和检测;当仪器设备发现故障时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涉及到关键技术问题时,要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论证,提出方案。仪器设备修理应聘请专门技术人员实施,可采用招标的形式签订协议:修复后必须经过校准或功能检测,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将所有材料存档保管。
随着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这个老话题成了新课题。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改革的新思路、新途径,在改革、创新中求发展,与时俱进,在发展中努力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黄盛怒,统一监督管理规范福建省环境监测仪器市场,现代科学仪器(19991-2),41-43
徐玉宏,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的探究,环境科学动态(2005年第3期),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