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程机械设备在施工中管理的探讨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8149 次点击
摘要:机械设备是施工单位承包工程任务的主要物质基础和进行机械化施工的主要物质手段,而机械的选购是公路设备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并获得更大的利润,施工单位必须设法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关键字: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
一、加强公路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一般而言,公路机械设备可分为工程机械、养护机械和运输机械三类。
辩证地分析机械设备管理不难发现,公路机械设备是优质、高效、低消耗地完成生产任务的劳动手段,属于生产力范畴,而机械管理则是生产关系。虽然生产力对发展生产起决定性作用,但先进的生产关系可以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落后的生产关系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先进的机械管理能发挥机械的作用,落后的管理有时甚至阻碍效益的提高。
二、目前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机械设备失修严重,技术状况下降造成公路施工机械设备失修严重、技术状况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工作中重用轻管、维修督促少,造成设备性能下降,对修理的依赖性大;二是维修费用无保障,使该修理的设备得不到修理,该更新的无法更新,致使待修机械数量增多。有时为赶任务只能让设备带故障作业,最后形成小毛病拖成大故障的恶性循环。
2.机械设备档案分散,账目不清,丢失无人追问,造成固定资产流失由于公路施工企业中设备所有权的归属层次不同,使得设备档案也分散在不同层次的设备管理部门。由于各层次设备管理部人员的配备不尽相同,管理力度差别甚大,个别部门或基层甚至没有设备管理人员或只配备兼职人员,造成设备无人管理或管理力理不足,使得有设备损坏、丢失却无人问津,造成了资产的不明流失。
3.操作人员队伍繁杂,素质低下
目前,操作人员队伍繁杂,素质低下是普遍现象。加之管理中存在多种因素的困扰,导致操作人员的思想波动大,人员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造成操作人员队伍“青黄不接”。
三、怎样对工程机械设备进行科学管理
1.对设备进行集中管理
集中管理,就是将所有设备交由一个生产调度单位,或成立机械租赁公司统一集中经营管理。其优点是:
(1)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专业化管理水平,有利于推行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
(2)有利于真正实行单机成本核算,提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
(3)相对小而全的管理方式,减少了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减少了企业支出,减少了设备闲置时间,在满足本单位工程需要的情况下,增加了设备出租的机会。
(4)提高了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延长了维修周期和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综合经济效益。
(5)增加了社会各企业间的横向联系,减少了各单位间设备的重复购置,节约了资金,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6)工程管理组织者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程施工中去,有利于工程的建设管理。
2.建立机械设备的技术档案
每台设备从购买到批准报废都要建立技术档案:
①机械履历表;
②台班登记;
③维修保养记录;
④交接班记录;
⑤机械运行状况。
这些都将详细记录这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表现,为将来对该设备进行维修提供依据。
3.协调好工程与机械的关系
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筑养路机械在施工管理中所起的作用不断增强,路面施工机械已成为施工企业投标和完成施工任务的必备机具和条件,工程要靠机械设备来完成,机械设备要靠工程来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增强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主人翁责任感,工程进度的快慢,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但与现场管理人员和质检人员有关,更与机械操作手有密切的关系。
4.做好维修保养工作,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
现在的路面设备,如沥青混合料搅拌机集液压、气路、电路、机械自动控制于一体,元件众多、品种繁杂在使用过程中必然发生磨损疲劳、变形、腐蚀等现象,如不及时处理就会成为隐患,使机械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因此,要做好机械设备定期和平时的维修保养工作,作为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主要解决各工地重使用轻保养状况。
(1)在时间安排上,维修保养要配合施工计划尽量不影响工程施工,每天的保养都放在施工任务完成后进行,不让设备带病过夜,保证第二天的正常工作;
(2)在人员安排上,做到定人、定岗、定责任、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