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事业单位设备管理的几点思考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10678 次点击
摘要:文章首先讨论了事业单位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了事业单位设备固定资产管理改进措施,最后做了总结。因此文章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事业单位程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设备固定资产管理资产管理
1.引言
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5月颁布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界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其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由此可知,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执行《办法》的重要内容。
固定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加强管理的措施,目的是使每一项固定资产都能充分发挥效益。
2.事业单位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盲目购置,浪费严重
事业单位在性质上既区别于行政单位,又区别于企业。一些事业单位收入完全来源于财政拨款,还有些单位除财政拨款外,有预算外收人或者在国家许可的经营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有一定的经营收入。有预算外收入或有经营性收入的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时不同程度地存在自行采购或盲目购置的现象。造成购置的固定资产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浪费严重。
2.2账实不符,家底不清,账外资产数量多
长期以来。一些事业单位不能严格执行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的购置、处置不按照规定执行,从而使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家底不清。其表现一是调拨、接收捐赠及其他渠道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未在账面上反映。一些单位因工作需要,上级主管部门或其他单位为其无偿配置的电脑、汽车及一些专用设备,按财务制度应纳入单位固定资产进行核算,但大部分单位未在账上反映。二是单位会计人员有意或无意漏记固定资产账的现象常有发生,对达到规定价值的为个人配置的固定资产,会计人员人员往往从费用里直接支出,不进行固定资产核算。三是大部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改扩建增加部分未按规定记入固定资产价值。四是移交不清,一些单位在领导人变更及人员调动时不按规定进行移交。五是存在帐外资产,缺乏有力的监管,一些单位在专项工程或者项目实施中所购置的设备,在工程或项目结束后没有将固定资产移交单位管理或使用使这部分固定资产游离于帐外,失去监管。
2.3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缺乏定期清查盘点制度
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核算规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毁损、报废、调拨、变卖、转让时,应按规定程序报经审批并进行帐务处理。实事上,好多单位对这些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不严格履行规定程序,帐务处理也不规范,有的单位随意出租、出借、变卖固定资产,所得收入不按规定入帐,充实单位"小金库",甚至中饱私囊。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应进行科学分类,按类别设置明细账和固定资产卡片进行核算,工作中,一些单位只进行总分类核算,也不按规定进行定期的清查盘点。
3.事业单位设备固定资产管理改进措施
3.1实现固定资产的电算化管理。
即建立起包括计划管理和核算管理等功能齐备的信息系统,将固定资产的购建、决算、处置、报废、核算等各项业务全部通过系统加以反映。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将有助于单位实时掌握固定资产信息,提高管理工作的时效性、透明性。同时,在实现核算电算化的前提下,可以取消同定资产明细账和总账,有利于减少手工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3.2完善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内控制度。
(1)N定资产预算制度。行政事业单位每年应根据本单位实际发展需要及资金情况,合理安排固定资产预算,预算批准后,一般不予突破,对"紧急需求"固定资产的报批应在制度上有所规定,并从严掌握。(2)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对固定资产购置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和责任,审批人不得越权审批,未经审批,不得采购。(3)组织责任制度。对购置、验收、接收环节指定专门部门或专人,明确其责任、具体工作要求,并相互稽核,职权分离。(4)账簿记录制度。设备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会计部门要完整保存固定资产的请购、审批文件、采购合同、招投标记录、购置发票以及验收报告、保管、使用、维修、处置等各项会计记录,严防调换、遗失和损坏,并主动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和检查。(5)固定资产处置制度。按有关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报废和转让,需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核销,2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报废和调出,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批。单位各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调配要遵循"合理配置、有效使用"的原则,并办理内部调拨手续.及时进行变更登记。(6)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固定资产的使用和保管部门要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做到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7)固定资产维护制度。通过清查盘点,查明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保养等情况是否正常,并对实物的盘亏和人为损坏进行赔偿做出具体规定,及时发现和堵塞管理中的漏洞,妥善处理和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3.3规范大宗物资采购管理。
(1)建立政府采购商品的采购制度。凡是属于《政府采购目录》范围的商品采购,先由采购部门提出申请,经财务部门审核后,报单位领导审批,然后报送政府采购部门,通过政府采购机构进行采购。(2)要建立未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商品采购制度。一是数量多和金额大的物资采购要通过公开的方式进行采购,即通过单位自己组织招标和竞标等方式进行;二是数量少和金额小的物资采购,可由单位采购员直接采购。
3.4增强有关人员的设备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意识。
(1)增强单位负责人的设备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一规定使单位主要负责人真正承担起资产管理的责任,这是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设备固定资产管理薄弱的关键所在。(2)增强财物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会计法》规定: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制约,据此,不论单位大小,应明确分工,设置固定岗位,确定岗位职责和权限,记账人员与财物保管人员都应分离,做到"管账的不管物,管物的不管账",而不能身兼两职,只有这样,才能使财物保管人员的责任和记账人员的责任落到实处,并形成完整的资产监控体系。
4.总结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加强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就是保证固定资产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提高资产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对于完善我国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提高政府为民理财能力,预防和治理腐败行为,以及促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高颖,姜玉成.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公有资产管理的思考.国有资产管理,2001,(05).
谢晓年.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探讨.国有资产管理,2000,(04).李洪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五期"管理.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黄群慧,杨克泉.产权理论与中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问题研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01).
朱欣民,张晓峰.我国公司治理中的文化依赖探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06).
范文博,李继萍,于福生.高等学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审计理论与实践,2001,(12).
刘淑云,白志学,王霖.论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实验技术与管理,2002,(06).
綦明正.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及其对策.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