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基层设备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4780 次点击
我过去的工作对象是设备的技术管理,工作任务是设备技术静态管理,即把握和解决维修工程中的技术难点,为设备维修工程的顺利竣工扫平技术障碍,如果与管理有关的话,也仅限于工程规划和任务分解。跟技术人员的接触内容很单一,就是协调和服务,了解他们遇到的困难,协调和组织资源为他们解决技术问题,帮助他们落实完成与设备相关的管理工作。
在强势推进宝钢股份一体化管理的背景下,各项管理工作均要求达到标准化和精细化,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方式和思路去管理的话,作为设管室主任,就会感到分身乏术、举步维艰,短期内工作目标与团队的现状差异很大。如何来达标?如何与股份公司的要求力求同步?从哪儿切入?经过反思,觉得随着环境和角色的变化,常规的工作方法要有所突破,自身的管理思路就必须通过学习不断地拓展,并要求团队成员与之同步,具体来说就是如何从纯技术管理延伸到设备综合管理工作中去。下面就加强专业管理体系建设和支撑作业区现场管理工作两大方面谈谈个人想法。
一、加强专业管理体系建设
所谓管理,就是组织团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目标所进行的活动,管理的对象是人,人不是机器,人是有感情的,人是有个性的,人是分层次的,所以管理者的工作就是选择人、经营人、规范人、发展人,从而完成既定的目标。故管理者的能力主要体现为规划能力、实施能力和评估能力。
1.规划能力体现在自己对目标的理解与公司保持同步,才能够从实际出发了解自己团队的特点和实力,按照积极进取、量力而行的原则,拟订出一个来自实际又高于实际的量化目标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实施能力是管理者的真正能力和智慧的体现,是管理工作最重要的部分。团队的实施能力各有特色,作为基层管理者不能亲历亲为、事必躬亲,也不能宏观指导、站着说话,要做教练和指导的统一体,既要能深入进去,也要能从容出来,把握好一个度。管理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陷入具体事物,忽略了大目标,容易求全责备,追求过程的完美,追求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辛辛苦苦地解决眼前的战术问题,却忽略了战略问题。在实践中体会到,作为一名管理者,要合理地支配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解决日常管理中的问题要善于适度把握,给予团队成员一定的授权和宽容,授权给合适的人,给予适时的帮助和提醒,允许他做不到优秀但必须良好,在过程中适当、适时地给以帮助、交流和指导。要把自己和团队结合起来,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代替不了团队。不能指望理论上的步调一致,要允许队员有多样性,并加以正面引导呵护和友情提示,为团队的未来开拓较大的发展空间。
3.评估能力,包括绩效考核能力。要制定出相关的制度让员工有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取得较好的绩效,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营造“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氛围。
如何提高上述三方面的能力,作为一名管理者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就是要有一个好的心态、一个开放的心态,要有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的心态,只要有了这种心态,就可以静下心来,从不懂到懂,从外行到内行,即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在具备了良好心态这个基本条件后,还应该从4个方面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激励的能力;控制情绪的能力;鼓励的能力和倾听的能力。
激励的能力:就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要做到这点,就要摸清员工性格特点,激发他的成就感、参与感和归属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管理者当然不能例外,只有尊重员工、相信员工,做一位勇于承担责任的领导,才能形成团队合力,才能弥补自己的缺陷。所以,激励能力是管理者能否成功的关键。
控制情绪的能力:就是管理者不要把不良情绪扩散到整个团队,身为管理者,他的情绪已经不是自己私人的问题了,不能带到团队中来。不能让情绪左右自身的行为,一般来说员工对上司的批评是相当在乎的,这样容易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一旦造成不良影响很难挽回。
鼓励的能力:是让员工明白自己的观点,并鼓动员工认同这些观点。鼓励员工的同时其实也是在给自己增强自信心,作为一名管理者都应该学会坦陈自己的观点。提高鼓励能力的有效方法就是沟通,尽量挤出时间找机会跟尽量多的员工沟通,这样可以拉近员工与自己的距离,同时也让员工觉得受到了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