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设备评估方法研究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8895 次点击
摘要:根据目前针对机器设备贬值率α的研究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在贬值率α计算方法上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论文分析了目前采用的观察法、年限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比较科学、操作性强并能获得业内人士认可的用精度指数计算实体性贬值率的方法;同时分析了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在评估实务中应用的局限性,并对三种贬值因素的重新组合进行了研究,使评估值更能接近公允价值。
关键词:机器设备评估实体性贬值率贬值率α精度指数
1问题的提出
目前,机器设备评估当中的很多问题都无法用精确的理论解决。这是由于所评估机器设备的固有特性和缺乏使人信服的评估方法与技术的结果。对一个项目的评估(假设前提、评估目的、评估基准日等评估内容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机构会有不同的评估结果;同一机构的不同人员操作会有不同的结果;一个评估人员所依据的资料,在不同的时期对事务的判断方式不同也会有不同的结果。一般认为,由不同评估机构出具评估结果的差异在10%左右是尚可接受的,而差异在5%以内则是相对精确的。怎样设计一种科学的方法,准确地、而不是主观臆断地评判资产评估结果,使评估价值不存在高估和低估现象,这个问题一直是国际资产评估界研究的主要课题,在我国该问题虽一直为资产评估界关注,却缺乏有效解决方法。较普遍的观点认为,我国对机器设备进行的评估存在系统性的高估现象,但却不能出具有较强说服力的论据。所以对机器设备评估的技术与方法的研究是解决评估结果更接近公允价值的关键。对我国的证券市场的健康成长,保护普通股民的利益,保证国家税收和金融系统的安全,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机器设备的评估方法分为三种即市场法、成本法和收益法。在评估实务中,主要应用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很少使用,虽然这与我国目前所处的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有关,但与对机器设备评估方法与评估技术的研究落后有重大关系。张雄飞提出成本途径评估机器设备三种贬值率的组合方法。常石鸣、常石力讨论了如何合理确定机器设备经济寿命,并对模具贬值率的确定给出了具体的算法。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涉及现行机器设备评估方法的并不多,主要对资产评估目的、价格、价值类型、现行理论与方法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不具有可操作性,也缺乏有深度的讨论。
2机器设备评估方法分析
2.1成本法是机器设备评估最常用的方法。成本法是从成本的角度来衡量资产的价值,它首先估算与评估对象完全相同或功能相同的全新资产的成本。如果被评估对象是一台全新的设备或一个全新的工厂,则被评估对象的价值为它的重置成本。根据替代性原则,在进行资产交易时,购买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会超过按市场标准重新购置或构建该项资产所付出的成本。如果被评估资产已经使用过,则应该从重置成本中扣减在使用进程中的自然磨损、技术进步或外部经济环境导致的各种贬值。因此,成本法是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和资产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将重置成本扣减各种贬值作为资产评估价值的一种方法。
机器设备评估成本法的计算公式为:
P=RC-DP-DF-DE
式中:P——评估值
RC——重置成本
DP——实体性贬值
DF——功能性贬值
DE——经济性贬值
设备实体性贬值与重置成本之比称为实体性贬值率,用αp表示;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与重置成本之比称为功能性贬值率和经济性贬值率,分别用αF和αE表示。因此以上公式可写成:
P=RC-RC×αP-RC×αF-RC×αE
=RC×1-αP+αF+αE)]
公式中的(αP+αF+αE)称为总贬值率或综合贬值率,用α表示。因此有:
P=RC×(1-α)
在评估中,通常将(1-α)称为成新率,用β表示。上述公式也可写成为:P=RC×β
2.1.1实体性贬值。资产的实体性贬值也称有形损耗,是指资产由于使用及自然力的作用导致的资产物理性损耗或下降而引起的资产价值损失。
2.1.2功能性贬值。资产的功能性贬值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资产功能相对落后而造成的资产价值损失。它包括由于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采用,而使原有资产的建造成本超过现行建造成本的超支额,以及原有资产超过体现技术进步的同类资产的运营成本的超支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