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如何与市场经济接轨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24958 次点击
摘要:提出设备管理走市场化道路,拓展思路,勇于探索和实践,将真正现代企业管理运用到设备管理中去。
关键词:设备管理资源整合精细管理探索创新
机械化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以机械设备为主,设备不仅是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是企业赖以进行生产经营和参与市场竞争的物质基础。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市场经济迅猛发展,施工企业完全依靠市场来求生存,机械设备管理的好与差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发展。笔者所在的公司就是一个大型机械化施工企业,也曾从事设备管理工作多年。回头看,深感我们目前的设备管理远没有跟上改革的步伐,没有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目前我们公司的固定资产12000多万元,年完成施工产值615亿元,但机械设备完好率仅87%,利用率仅65%,每年约三分之一的设备没有发挥作用甚至闲置不用,而完成615亿元的施工产值每年向社会租赁机械设备发生租费达4000多万元,一方面是自有设备没完全用上,另一方面却在外大量租用设备。这种矛盾的产生,不仅是管理制度上的问题,管理思路上也存在局限性。笔者认为,需将优秀的现代管理理念溶入到设备管理中去,改革现有设备管理体制,发展设备租赁,使设备管理市场化与市场经济接轨,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
1走市场化道路,与市场经济接轨
长期以来我们施工企业设备管理体系是延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虽然也经过一些改革,但基本上还是二级管理体制,设备管理部门是一个职能机构,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已经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运作,而传统的设备管理体制,使机械设备只单纯的从属于企业,没有走向市场,没有积极发挥功效,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经营效益。
现在实行工程项目管理,一个项目部就是企业内部一个独立的经济核算体系。企业的利润来源于各个基层项目部,追求项目利润最大化是实施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公司对各个基层项目部的内在要求。那么项目的实施者为了达到项目管理的目标,在设备的使用方面就要充分的考虑其成本,就会把本公司的设备与社会设备进行经济比较,选择经济合理的租用方式。如:我们公司在实施青藏铁路这个项目时,就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有效施工时间短,设备长途调转费用高;②使用本公司的设备维修保养困难,需配备相关的维修保养人员导致成本增大,配件供应困难;③当地具有丰富而经济的设备租赁市场,租赁当地设备会给项目节约大量成本,于是没有大量使用公司自有设备。类似情况在其他项目都是存在的,这样就使得公司的自有设备利用率不高而闲置,而全年发生的经租费又特别的高。另外根据项目一次性管理的特征决定了项目不能长期占有大量的机械设备,对施工中所需要的设备就只能临时调配。为了适应当前市场化的需要和项目管理的需要,设备管理就必须走市场化道路,从制度上做根本的改变,建立完善的内部机械设备租赁市场,与市场接轨,盘活公司固定资产。
1.1改变职能机构
传统的设备管理体制属于分级管理,往往重视的是设备的实物形态管理而忽视其使用价值形态的管理,设备管理部门常常只管编制设备购置计划,负责设备的购置、验收、分配等。而对设备的管理、使用、保养、维修等依靠于项目。目前,大多数项目部对设备的成本都没有做到真正的独立核算,这使得项目部为了完成任务,不考虑设备投入和成本,盲目投入设备或采用拼设备的短期行为,因此造成设备的利用率低下、维修保养没有计划,不及时,超负荷运转,周而复始使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地降低。由于责任和义务没有明确,仅靠职能部门的努力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得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走市场化的道路,由单纯的设备管理型向管理经营型转变。把设备的购置、管理、维修保养集于一体,成立设备租赁公司。由设备租赁公司根据市场和项目的需要购置设备,使设备管理、使用、维修保养具有连续性,有利于降低消耗、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人力集中后还有利于开展技术业务培训,提高设备使用和管理水平。由于租赁公司在企业中是独立的经济实体,设备作为其资产的经营对象,更要求注重其保值增值。在市场经济杠杆的自然调节下,设备管理水平的好坏也会直接从经济利益中反映出来,因此也会促使设备管理人员努力去研究、探索,以求获得最大的效益,真正调动设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逐步使设备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