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4215 次点击
聂兴海
购好资产,管好资产,用好资产,提高资产收益率是任何企业都追求的一个目标。油田企业作为资金密集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数量众多、种类各异的资产。由于油田生产环境的特殊性,在这座没有围墙的工厂里资产分布呈现出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石油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改革中积于稳妥性考虑,使得油田企业的资产运营工作跟不上市场经济的管理形势。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片面追求投资规模。油田实行的生产经营承包责任制,各生产管理单位的资产设备是无偿占用的,因而内部模拟承包者在投资问题上很容易患“投资饥饿症”,对一些项目或工程,往往不考虑投入回报率,只要有利于提高产量就一拥而上,盲目投资、扩大摊子,拼命占用投资设备,最后不仅使许多投资未能形成可供有效使用的资产设备,而且使企业资产存量愈积愈大,许多生产设备配置极不合理,大量的设备处于闲置或低效运行状态。这种争项目、上规模作为投资基本出发点的做法现在仍大有市场,尽管从总体效益不理想,但有利于产量指标的考核,有利于局部利益。
2、项目论证与跟踪不完善。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成本,今日的决策结果要由未来的经营承担。当前,由于折旧不作为考核指标,造成片面追求投资,使许多项目论证不足,或者故意夸大项目效益,使投资质量大打折扣,更谈不上跟踪投资效果。
3、忽视维修保养工作,短期行为十分严重。目前各单位领导者基本脱离了企业资产设备保值增值的约束,再加上经营成本的约束与部分单位领导晋升所需业绩的需求,在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拼设备、吃老本的现象,对资产管理的要求只是保证设备完好可用,不考虑设备使用的经济效益;只管设备的使用,而不愿对设备进行正常的维修保养工作,致使设备长期带病作业,严重影响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在生产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形成较为严重的历史欠账,造成了企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4、资产管理工作比较松懈。近些年来,资产管理虽已有所加强,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固定资产清查不彻底,账、卡、册、物不符,有账无物,有物无账,账实不符等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管理者自以为是,随意调剂、变卖资产,部分单位资产管理岗位人员责任心不强,不能掌握资产动态,对资产是否在用、技术状态是否良好漠不关心,工作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状态。管理手段的粗放,严重制约着资产管理工作的发展与提高,资产动态管理更是无从谈起。
5、对资产报废、调剂、处置漠不关心。由于资产占用单位无法从资产的报废工作、资产外部调剂、资产处置中受益,而多保留一份资产可能在未来的经营中有所需要,至少也可以拆件使用,导致该报废的资产不报废,该调剂的不调剂,该处置的不处置。
二、油田资产管理的对策
1、完善资产经营管理模式。经营承包制在促进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资产管理、经营短期化方面的缺陷也十分明显。资产经营是以占有资产规模的大小及收益情况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可以有效地控制企业设备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推行资产经营责任制,对企业的考核主要以其占有资产设备量为依据,可以促使企业和经营者从实际情况和经济效益角度出发,牢固树立投入回报意识,努力搞好科学决策和技术论证工作,搞好设备的前期管理,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盲目购置、重复建设的做法,自觉增强在设备投资规模上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意识,坚决控制无效投入和低效投入。
二是可以充分调动起广大职工资产管理的工作积极性。推行资产经营责任制,让承包指标直接与企业占用的资产数量和质量挂钩,并通过对承包指标的层层分解,使压力逐级传递到基层的每一个班组、每一个职工的身上,从而使广大职工的资产管理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大增强。逐步从“要我管理”向“我要管理”转变,自觉寻找如何管好、用好资产的措施和办法,自觉搞好各项资产的日常维护与保养,设备类资产严格控制修理费用和周期,延长使用寿命,不断提高各项资产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三是可以促进企业资产管理手段及方法的提高和改进。推行资产经营责任制,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促使企业各级资产管理部门不断改进资产管理手段和方法,积极推广应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努力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积极运用先进的动态检测手段,及时寻找出资产隐患,将存在的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积极开展资产租赁业务,采取租出与租进相结合的方法,以租创收,有效缓解资产更新改造和修理资金短缺的矛盾,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建立资产管理的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完善资产管理考核指标体系,使资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