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大讲堂十二——间接部门的TPM活动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29340 次点击
高福成编著
第1节间接部门实施TPM的概念
TPM最近在世界各国的企业普遍受到重视,其含义也由1970年代的全面生产保养(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TPM)转换成1980年代的全面生产管理(TotalProductiveManagement;TPM),最近更强调预知的观念,而有所谓全面预知管理(TotalPredictiveManagement;TPM)的说法出现。从这个转变来看,TPM不应再局限于生产现场,而有扩及全企业活动的趋势。
TPM虽基本强调以生产单位为主题,但是,要把生产能力、设备效率发挥到极点,终究不能单靠生产单位,必须仰赖企业内各部门的协助合作,才能有效率地达成目标。因此,除了继续推动生产部门的TPM活动外,间接部门应该实施哪些TPM活动,才能彻底发挥TPM的精神,成为大家竭力思索的问题。
以生产工厂的概念来谈间接部门TPM的做法,基本上,可将间接部门视为一座业务工厂,有人称之为“文件作业工厂”(Paperwork-actory);因此,如何发挥部门业务职能,以满足其他部门的业务需求,这是间接部门实施TPM活动时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
根据实务的经验,大多数实施间接部门TPM活动的企业,仍然偏重在硬件表面的美观整齐或干净,对于如何有效发挥业务职能则未深入实施,这种作法将造成人力及成本的浪费,并间接导致原有的业务职能无法正常运作;就如同一座以钢架搭起的房子,若不针对钢架做保养,反而在钢架外表猛贴华丽的壁砖,外表看似富丽,内部实则腐蚀不堪,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因此,若不认清间接部门实施TPM的精神,而任意在间接部门引入TPM活动,终究会使整个企业经营陷于本末倒置,实非企业实施TPM活动的原意。
由于间接部门的主要工作在支援生产单位,因此,生产单位的职能要能充分发挥,势必藉助间接部门的支援合作,TPM活动强调全员参与,其基本精神亦在此。在分工愈来愈细的生产状况下,单靠一两个单位的力量,不可能将效率发挥到极致,也无法达成预期的效果。美国在1960年代采用以保养部门为中心的PM活动,最后并没有突破性的效果,原因想必在此。
(一)间接部门展开TPM的基本想法。
就目前状况看来,TPM活动仍以制造部门实施较多,若想扩展至其他单位,多半也会选择与制造有密切关系的单位,例如生产企划单位、生产技术单位等。但是,为了达成TPM活动的最大效果,仅在制造单位或生产相关单位实施是不够的,当然,将TPM活动从制造单位扩展至全公司各部门,必然要克服重重的障碍。
通常,TPM活动扩展至全公司实施情形,大致有以下三种方式进行:
1.先在制造单位实施,然后扩展至其他各单位。
2.制造单位以外的部门发现其实施成效,也想在自己部门作改革,而跟着导入。
3.一开始便是全公司一起引进TPM。
不管如何,根据经验,多数企业实施间接部门TPM活动时都会面临一些疑问,例如:(1)间接部门的TPM活动究竟该实施什么内容?(2)如果说间接部门是制造部门的支援单位,那么该如何支援?(3)间接部门为了进行内部改进,使事务效率化,该选择何种课题来实施?(4)间接部门选择的课题是否能与企业的目标配合?(5)该如何评估间接部门实施TPM后的效果?(6)间接部门没有机器、设备,该如何实施TPM?对于以上问题,可以朝以下三方面来考虑:
1.将间接部门视为一座业务工厂,而将在部门内进行的业务视为设备。业务工厂是资料素材加工的地方,资料进入业务工厂后,经加工、组合、输出,成为提供给需要者的资讯。因此,适时、正确、低成本,是业务工场应把握的方向。
2.以PQCDSM作为实施及评价的依据。间接部门TPM活动的实施内容及评价基准,一般仍采取与制造部门相同的项目,只是在整个实施手法及内容上略有差异罢了。
3.以彻底消除业务的三大损失为主题。业务部门与制造部门同样都在追求效率的极致发挥,制造部门以消除设备的六大损失为主题,而业务部门则可以消除业务的三大损失为主题。所谓业务三大损失即为时间损失、质量损失及物量的损失。以下简单分述:
(1)时间损失的改善方向。
减少业务处理时间——信息的快速提供。
缩短找寻档案时间——共通资料的活用及个人持有档案的减少。
减少会议时间——会议准时开始,重点议题精简讨论,会前充分准备资料。
(2)质量损失的改善方向。
减少传票、报告书类的误记。
减少传票、报告书类缺漏。
(3)物量损失的改善方向。
清除不要的文件。
加速处理速度。
处理流程的合理化。
业务用品的共通化、库存量减少。
(二)业务管理的效率化。
一般而言,业务管理的对象大致可区分为:人、工作方法、场所、物等四大类;效率化的实施对象即针对此四大类来进行。笔者将前二者归为软件,后两者归为硬件。
在硬件方面,通常采用业务5S来进行改善;所谓业务5S,即将一般惯称的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习惯五阶段,转化为组织化(Organization)、整顿(Neatness)、清扫(Cleaning)、标准化(Standardization)、训练(Discipline)五个口号;这种作法在企业界已广泛地实施,一般所提的OA(OfficeAutomation)亦多偏重于此。所谓组织化,就是采用分层管理的方法;整顿则为功能别区分的布置方式(FunctionalLayout);而清扫即点检,即察觉问题点;标准化乃充分利用目视管理及颜色管理;习惯是教育与训练,也是5S中最首要的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