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租赁的探讨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7728 次点击
王玉田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130033)
摘要:近几年来,施工机械租赁行业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的问题,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受关注。本文就机械租赁作了一些肤浅的探讨,用以和同仁共勉。
关键词:机械租赁;施工企业;设备
1.机械租赁的类型即特点
从整个机械租赁模式来看,多数施工企业都是利用在施工中购置的各种设备来组建机械租赁公司,当然专门从事机械设备租赁的公司也大有存在。租赁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根据需求分析适时添置先进的机械,用以扩大自己的规模。对于由施工企业自己组建的租赁公司来说,其本身就有租赁需求,施工企业所属的各公司以及下属项目单位自然成了设备租赁公司的第一承租人,这种企业内部单位与租赁公司形成的契约形式,就叫做内部租赁;还有一种是外部租赁,它是通过租赁公司自己经营后,打出一定的声誉和社会影响,最终被社会所认同和接受,自然接受你的产品和服务。
2.机械租赁的意义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通过实行机械设备的租赁,使设备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对于提高设备的运营效率,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将起到很好的效果。其主要体现在:一是强化了设备所有单位的经营意识。设备只有在使用中才能产生效益,提高设备利用率成为设备经营者的主导思想。二是改变了施工生产单位多占设备的行为。由于多占用设备会使成本增加,各使用单位自觉精打细算,努力降低设备的无效占用时间,不用设备立即归还,实现了设备资产的优化配置。三是提高了设备投资效益。
3.机械租赁的现状
3.1秩序混乱,管理出现真空
由于国家未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制度,这就有点如同当初炒股一样,管理机制漏洞百出。如今,社会上几个人凑钱买台机械就出租,既不懂技术,也不做管理投入,以低价出租,扰乱了租赁市场,造成恶性竞争;建筑机械施工多属高危作业,出租不合格的机械,又疏于管理,使租赁机械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还有人情租赁和关系租赁严重。再有因租赁费拖欠,骗租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3.2挂靠严重,经济效益低下
在计划经济时期,设备作为企业的有形资产,是企业所有家当,因此许多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即使出现微利甚至亏损的情况,也绝不愿意把资产从企业中剥离出来。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的出现,许多企业开始试着对“两权分离”经营机制的广泛探索,租赁也就随之诞生。但是由于受传统经营思维的束缚,仍对设备租赁公司实行挂靠运作,只是作为项目施工的配套产业,致使许多设备租赁公司效益低下,后劲不足,所有亏损一律由企业承担。正是如此,导致这类企业缺乏一种拼搏精神和居安思危的意识,管理模式相对落后,不注重对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的提炼,没有一套较为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较为成熟的经营轮廓,缺乏风险意识和人才储备,自身免疫力差。
3.3设备陈旧,经营理念落后
那些组建较早的租赁公司,其设备多数是继承下来的,由于缺乏专业的设备管理队伍,平时缺乏必要的设备保养和检修制度,每每都是等有了承租人后,才临时请人来检修。有的设备甚至超龄服役,严重影响承租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对于租赁公司管理者来说,总认为背后有坚强的后盾,不积极开拓外部租赁市场,坐享其成,顺其自然。
4.提升机械租赁的探讨
4.1领导亲自挂帅,完善奖罚机制
机械设备租赁公司的最高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其应组织公司班子成员制定奖罚制度,建议实行公司所有员工的所得与公司经营业绩和效益挂钩。对于效益明显的年度,公司可根据实际经营业绩,对相关人员给予奖励;对于亏损年度,第一责任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通过这种激励性质的奖罚机制,才能造就公司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明确自己的责任。
4.2提升服务质量,改变租方观念
目前,部分施工企业观念仍未转变,缺乏长效计划和资本运营手段。宁愿在工程开工时挪动大笔资金投入购买设备,也不愿去租。如何改变施工企业这种观念呢?最为直接的手段就是搞好服务,做到租赁的施工设备保持安全运转,不发生故障停机或有故障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不影响施工,设身处地的为施工企业着想,让承租方能直接感受到租赁设备所带来的便捷与好处。公司上下需要灌输“服务就是品牌,服务就是利润”的思想,及时准确的接收、处理和利用各种反馈信息,为决策者提供设备的现状以及承租方的意愿等,随时针对以上过程出现的问题予以整改。
4.3加强设备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对于租赁公司来说,本身承担着设备的购置、出租、保养、维修、开发、改造和报废等一生的管理工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这就要求企业拥有一批专业的设备管理骨干队伍,除随时满足承租方的要求外,根据企业的设备管理办法,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尽可能保持机械设备的良好状态。我认为这其中着重抓住两个环节:一是着力抓好企业设备运行。力争重点公司生产设备完好率稳定在90%以上,利用率、故障停机率和设备维修费用等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同行业专业平均水平。为此,需要建立和落实设备安全责任制,建立和完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程。加强设备管理人员素质培训与考核,提高对安全事故处理的应对能力。二是要进一步加强设备管理信息化工作。实现设备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和专业化,大力推广和借鉴国内外设备管理新经验、新成果。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