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企业的设备管理与维修(四)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8470 次点击
一、德国企业中设备管理与维修的参数体系
设备管理与维修中的参数系统(或称指标体系)是目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于管理参数及参数系统,可对设备管理与维修中某一环节的计划与实际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比较,为管理层在费用控制、计划程度、劳动组织、物流管理方面的决策提供依据。现将德国企业在设备维修中常用的管理参数择要介绍如下:
1、维修的费用参数
1)维修费用强度
企业年度维修费用
维修费用强度=──────────×100%
企业年度生产费用
维修费用强度表明单位生产费用中维修费用所占的比值,从费用上反映了企业维修工作的强度,也是考核和评估维修费用控制的参数
2)主要生产设备维修费用强度
主要生产设备年度维修费用
主要生产设备维修费用强度=─────────────×100%
主要生产设备重置价值
此项参数表明设各单位重置价值所消耗的年度维修费用,从费用上反映了主要生产设备年度维修工作的强度,可用于主要生产设落维修费用控制的考核和评估。
3)维修材料费用比
企业(部门)年度维修材料费用
维修材料费用比=──────────────×100%
企业(部门)年度维修费用
4)维修工时费用比
企业(部门)年度维修工时费用
维修工时费用比=──────────────×100%
企业(部门)年度维修费用
上述两项参数分别反映了单位维修费用中维修材料及维修工时所占的比例,通过企业(部门)间的考核可以分析、判断维修材料及维修工时费用的合理性,据此制订相应的费用控制措施。
2、维修的计划参数
1)维修计划程度
企业年度计划维修费用
维修计划程度=────────────×100%
企业年度实际维修费用
维修计划程度以企业内部用于计划维修的费用在实际发生费用中的比值来表示维修工作计划程度的高低,可用于考核和评估企业预防性计划维修的状况及规模。
2)维修费用预算偏差度
年度实际发生的维修费用-预算费用
维修费用预算偏差度=────────────────×100%
预算费用
维修费用预算偏差度表明了企业维修费用预算编制的实际效果,反映了费用计划的准确性。计算的结果为正说明费用超支,反之则为节余。可用于考核和评估企业年度维修费用控制的情况,分析发生偏差的原因并为下一年度维修费用预算的编制提供依据。
3)计划维修实施率
年度实际完成的计划维修工时
计划维修实施率=──────────────×100%
年度计划维修工时
计划维修实施率通过企业计划维修工时的实际完成值与计划值的比值反映了维修计划制订在工时上的偏差,可用于检查和考核本年度计划维修执行的情况并为下一年度编制维修计划(时间方面)提供依据。
3、维修专业化参数
1)外委维修费用比
企业年度外委维修费用
外委维修费用比=───────────×100%
企业年度维修费用
外委维修费用比是通过企业外委维修费用在企业总的维修费用中的比值来评估企业维修专业化的程度,比值越人则说明专业化维修程度越高。
2)维修集中化程度
企业维修中心实施的年度维修工作量(工时)
维修集中化程度=───────────────────×100%
企业年度总的维修工作量(工时)
此项参数反映了大型或特大型企业内部实施维修的集中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企业内部维修的专业化水平。
4、维修管理的组织参数
1)人均设备固定资产价值
企业(部门)设备固定资产价值
人均设备固定资产价值=──────────────×100%
企业(部门)维修人员总数
此项参数从维修人员人均分摊的设备固定资产价值(原值或重置价值)上反映了企业维修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可用于企业内部相同生产部门或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评估或比较。
2)维修人员构成比
企业(部门)维修技术人员数目
维修人员构成比=──────────────×100%
企业(部门)全体维修人员数目
3)维修人员比例
企业(部门)维修人员数目
维修人员比例=────────────×100%
企业(部门)全体员工数目
上述两项参数反映了企业维修管理部门的员工素质及数量构成情况,可用于企业内部各部门或不同企业之间的评估与比较。
二、设备的再利用
在工业化国家,维修已被视为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长期性、战略性投资,是唯一可以替代重新购置的方式,而不仅仅是过去认为的一种局部的、恢复性的投资。维修业已发展成为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国,近年来每年用于维修的投资高达4~5千亿马克,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15%。
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框架下,维修被赋予了较前更为重要的意义。维修与生态学,绿色维修(又称绿色系统工程)已成为德国各类涉及设备管理与维修的学术会议及研讨班上引起各方关注的课题。其宗旨就是通过现代维修技术使产品在技术进步的前提卜得以再利用,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以达到最人限度地利用资源、保护资源及维持生态平衡的日的。现代维修工程是以改善维修及再制造技术为基础的,目标是在费用优化的基础上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利用率,现代维修业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通过现代维修技术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在产品的使用、维修阶段通过加强管理以提高其利用率;
通过改善维修、再制造技术对废旧产品加以再利用。
实现上述目标的途径是:
延缓和弥补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及消耗。产品一旦形成,由使用及时间所造成的磨损和消耗就是一种固有的、不可逆转的过程。通过改进对产品的规划、设计,可以改善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维修性;在使用及维修阶段通过维修工程中的维护、检查(状态监测)、薄弱环节分析乃至修理等一系列措施就可以延缓和弥补这种磨损及消耗,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基于上述理念,德国的“设备综合管理(IntegrierteAnlagenwirtschaft)”中,设备寿命周期最后的阶段被称之为“退役与再利用”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报废”。这种再利用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在企业内部或外部进行。内部再利用可以是设备或零部件经改善维修或再制造后的再利用:也可以是对退役设各进行拆卸后零部件的重新使用,即所谓“同型装配”。退役设备的外部再利用可以是经改造或改装后通过市场转让给需用的企业:也可以直接交原制造厂家以优惠条件购得新设备;极端情况下则作为废钢铁加以处理。据最新资料,欧盟国家规定,从2006年1月起,废旧电子产品、通信产品及家电产品的问收再生率和再利用率将分别达到60%-80%和50%-75%,而这又是通过现代维修工程加以保证的。
正是由于现代维修技术的发展,工业化国家已不再片面通过缩短折旧年限的方式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而是更加重视维修在生产中的作用。通过现代维修技术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更加重视对产品的再利用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资源的消耗,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日的。在此前提下,许多专业化维修企业都为设备提供现代化改装的服务。在德国的一些大公司常常可以见到出厂数十年的设备经改装后仍在使用,如鲁尔集团国际培训部办公大楼的电梯就是1956年制造的,外观仍保持当年古朴的原貌,黄铜饰件铮亮如新,只是电控部分完全改装过了。在设备的维修过程中,拆解后的零部件都要得到充分的利用,即便对报废的设备也是如此。在DSK物流中心的中央车队,笔者见到许多不同类型将要折价处理的报废车辆,价格非常便宜,一辆5t的载重汽车仅售数百马克。据介绍,企业是这类报废车辆的主要买家。车辆被拆解后,许多零部件可以作为备品配件使用,较之买新品要便宜许多。拆剩的车身还可作为废钢处理。目前,基于现代维修技术的设备再利用已成为德国企业设备管理与维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