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下施工企业设备资产管理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40965 次点击
黄强
(北京市公路学会筑路机械专业委员会)
(1)每年都有大量的帐面资金表现出企业设备资产的流失。
设备类资产折旧基金、技术改造资金、大修费结余以及工程费中机械费结余等等是企业的自我建设,再投资、保持企业经营后劲的重要资金来源。然而在1994年财务“转轨”后,前三项基金在财务科目上已不复存在,与此同时,该企业也不再提取这笔用于企业资产的更新改造和再发展的巨额专项资金。他们或将这笔巨额资金视为企业“利润”分配掉,或将此笔资金作为扩大其成本支出,指令基层施工单位将应提交的折旧基金纳入成本合理支掉,以减少企业利润。
在不计投资效益情况下,仅对资产投资还本计息进行粗略计算,上世纪90年代,该建筑企业实有设备类固定资产近1.23亿。按年平均10%计提折旧计算,每年应提未提的折旧基金1230万元。而该企业制定的政策是仅收取设备使用单位4‰的固定资产占用费,即全年可收回设备类固定资产占用资金为49万元;按当时银行存款年利息为0.9%计算,若将1.23亿存入银行年可获利息近100万元,利息与占用费两项金额差61万元,合计公司一年在设备类固定资产投入方面应收而未回收的本金加利息的金额为1230+61=1291万元。然而正如前所述该公司每年即未用这笔资金添购新设备,也没有在企业年度“所有者权益”中体现出此笔巨额资金的存在,无影无踪地将它“融化”在成本之中。
(2)蚕食企业设备资产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该企业下属有甲、乙两个主要机械使用经营单位。对其制定了以设备类固定资产净值为基数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要求甲单位年上缴公司经营承包指标为净值的12%,以此来计算,甲单位年上缴额130万元,仅为该单位应缴折旧额的43.5%;乙单位年上缴公司经营承包指标为净值的35%,以此来计算,乙单位年上缴额为206万元,是应上缴折旧额的87%。由于企业只对承包人,而没有对设备资产保值增值的使用政策有约束,一种蚕食设备资产的使用策略应运而生,他们采用了以天为计算单位,只使用不维修的低成本的破坏性使用方法,从而加速了企业设备类资产的非正常损耗,缩短了设备类资产的使用寿命。
(3)不给企业留后劲的资金使用分配政策。
该公司在资金使用分配上制定了“工程概算费全部下放给项目,在工程款使用上,公司与项目部二八分用,公司留用20%,项目部使用80%”的政策,而公司经营费用及上缴各种税费高达24%,明显存在缺口。且企业自有的设备资源分散给项目部白使白用,项目部每年还掌握着工程款中结余的机械费。如某单项工程全年结余工程机械费654万元。因事先有约,领导说:这是项目部的钱,公司不能动,这笔钱由项目部自行处理。于是,项目部便将此笔资金“熔化”在成本之中,企业自身却两手空空,没有用于再生产的资金。
探讨市场经济下解决设备资产管理的方案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就建筑施工企业的设备类固定资产的管理进行探讨。
(1)资产经营是企业设备管理在观念上的突破。
一个企业的领导者能否视企业的巨额设备类固定资产为企业的生产资料、生产资本而将其经营管理,并获取投资回报和经营利润,应是这个企业是否进入市场的重要标志之一。
然而至今仍有一些企业仍将企业巨额设备类固定资产作为高级使用工具,在设备管理上提出一种论点,即“搞设备管理就不能搞设备经营,反之,搞设备经营就不能搞设备管理”的论点,把设备的管理与企业经营对立起来,严重影响了设备投资效益的正常发挥,阻碍了企业迈向市场。因此,能否对设备类固定资产执行资产经营,关键在企业领导思想观念的转变。
(2)资产经营是企业积累资金增加后劲的重要途径。
至今,一些企业一方面被企业资金紧张困扰得一筹莫展,而另一方面却正如问题(1)中所指出的那样,每年却把上千万元的资金收入化为乌有。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把企业现有的设备类固定资产视为企业资本,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资产(本)经营者这一应有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