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ERP应用若干问题探析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10726 次点击
廖贱发潘建华
(九江学院江西九江332005)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应用ERP效果不佳的典型案例,探讨其应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中小企业ERP应用效果的对策,以期提高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中小企业ERP应用对策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ERP的应用使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显著提高,但也有不少企业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笔者拟对此问题作一探讨。
一、中小企业ERP的应用及研究状况
1.ERP的应用状况
我国企业ERP的应用和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启动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二三个阶段,即从立足于MRP—Ⅱ的引进,实施及部分应用,到MRP—Ⅱ/ERP的应用与推广,再到ERP的引人并成为主角。应用范围从传统的机床与汽车制造业扩展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应用效果相对于前期有显著提高。
中国计算机世界咨询的统计结果表明,从2004年起我国软件市场增长速度保持在30%以上,2005年比上年增长31%,金额达120亿元人民币。2005年年底已有约4000家企业应用ERP,但是如果以按期、按预算达到预期使用效果作为标准,ERP在我国应用的成功率尚不足10%。2005年21CN网站与支点网络有限公刊联合开展了一项企业信息化状况调查,截至2005年12月底,共获得3942个有效样本,结果显示在已经开展信息化项目的企业中“效果明显”的不到50%,而已经开展信息化项目的企业占总样本企业数不到2O%。
2.ERP的研究状况
归纳我国有关专家对ERP应用研究的主要观点,目前主要有:杨周南(2005)研究发现,我国很多中小企业没有明确适合自身的ERP类型,没有明确自身所处的信息化发展阶段,没有使企业管理真正和信息系统结合起来,实施的ERP超越或者落后于企业本身的管理基础和技术基础,还存在管理落后、分工不明确、盲目选型、业务流程重组困难等问题。陈启申(2006)认为,中小企业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不能盲日赶时髦,必须结合企业实际,认真落实“一把手”工程,积极赢得决策层的支持,建立一支复合型人才队伍,控制业务骨干流失,建立项目管理工作准则与工作流程。侯炳辉(2004)研究发现,我国中小企业ERP的人才缺乏是导致其难以有效实施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合格的ERP实施顾问不足千人。金达仁(2004)则认为,我国中小企业除了人才缺乏,还存在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和协同能力差等不足,建议中小企业在实施ERP的过程中,科学规划业务流程,加强实施过程中的组织管理,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平台,同时引入ERP项目监理制度和项目绩效评价制度。
二、中小企业应用ERP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主要问题
目前,企业在应用ERP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克服的困难较多,大型企业由于具有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以及信息化工作的基础较好,企业管理水平相对较高,对于ERP的实施一般只是效率与效益问题。而对中小企业而言则往往是事关项目成败的问题。因此,探讨影响中小企业ERP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尤其重要。
(1)软件选型不当。选择符合企业实际业务的ERP类型,是企业成功实施ERP的前提。但是,部分中小企业选择的ERP类型和自身实际有偏差。根据甲骨文公司2005年的调查,因选择错误的软件类型而导致ERP应用失败的中小企业高达67%。因此,软件选型不当是中小企业ERP应用效果不佳的主要的问题。
(2)软件功能欠完善。以某电器集团为例,该企业于1998年初与Frontstep公司签订实施ERP协议,项目实施过程中,数据整理、业务流程再造以及物料清单的建立等进展顺利。但是在企业应用ERP的过程中发现,针对像是选用公司内部采购价5分钱还是采用市场价3分钱购买螺钉的问题,系统却不能提供决策支持和合理的解决方案。决策支持功能达不到预期效果,与软件功能欠完善以及软件商二次开发能力欠佳密切相关。
(3)项目实施虎头蛇尾。如广州某汽车公司,早在1989年就与法国BULL公司开始合作,计划分阶段实施MRPⅡ/ERP。令人遗憾的是,该项目主系统IMS7包含的库存管理、成本管理、制造管理、采购管理等十几个功能模块中,仅启用了非生产件的库存管理模块MHF,企业所运用的功能模块不到该软件内涵的十分之一。而财务系统仅完成凭证录入、过账、对账等功能,报表还要另用计算机处理。该项目信息化的效益产出与巨额的投资相去甚远。又如江西九江市某浴卫设备配件生产企业,积极参与国外知名品牌的配套生产,为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与决策水平以适应闰际竞争,2005年启用了ERP项目,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因项目的组织管理混乱、软件售后服务不力和系统初始化等各方面存在问题,导致该项目停止实施,不得已重新投资与国内另一软件商从头开始合作。据2002年11月8日南方日报报道,家具制造企业珠海励致洋行几年前投巨资引进了一著名厂商的ERP产品,以期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其结果是花钱买罪受,一年的运行成本及费用投入高达千万元,企业不堪重负,最后该系统被迫弃用。这种项目“初期热情高涨、中期疲惫不堪,后期不了了之”的现象占有相当比重。
2.原因分析
从企业内部的角度来分析,ERP应用效果不佳的原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企业员工素质有待提高。主要包括:①决策层专业知识贫乏,决策层对ERP系统缺乏基本了解,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性、复杂性缺乏认识,导致组织工作不力、配套措施跟不上。②管理人员观念落后。ERP的实施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需要对原有的企业流程进行必要的重整,并且需要投入相当多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各部门协调配合,以便及时解决有关问题,任何一个环节存在问题都有可能导致项目失败,这与管理人员只考虑本部门眼前利益,缺乏整体意识有关。③企业员工素质不高。由于项日涉及的环节与数据点较多,与此相关的员工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达不到要求将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④复合型人才匮乏。ERP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既精通计算机技术又熟悉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当前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导致许多企业实施ERP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
(2)组织管理工作不力。主要有:①人员配备不合理。一些企业在人员选择上偏重于计算编程能力,或者安排一些对计算机技术不熟悉的财会人员,项目团队缺乏棚关知识及能力互补安排。②流程再造过程中协调不到位。由于ERP强调的是分权管理,部门功能化、流程化、并行化,并实行管理扁平式结构,决策点下移,增加了基层作业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决策的机会,削弱了管理者的个人性格意志对企业运作的影响,触动了相关人员的利益,ERP的实施必然涉及业务流程再造,从而引发企业管理机制、组织结构的变革,对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会引起部分人员的岗位危机,进而对ERP的实施产生抵触情绪。③监督考核力度不够。首先,项目监管力度不够。我国不少中小企业在ERP应用过程中,根小没有项目监管负责人,项目实施中出了问题容易相互推诿责任。其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要么没有建立绩效评价体系,要么评价指标体系过于简单,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难以发挥激励与约束作用。
(3)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主要包括:①标准化工作不到位。标准化建设是ERP实施的前提条件,也是关键环节。首先,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技术与人才等种种制约因素,标准化作大多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等管理体系不尽完善。其次,相关行政部门对企业标准化建设的指导、监督与管理不力,企业信息化工作成效不佳与进展缓慢,从而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数控率低,内部管理数据不完整、不准确、不真实,既影响项目实施前业务流程重组,还使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受阻,降低了系统运行的效率。最后,初始化工作存在问题。调查中发现因初始化工作失误导致ERP企业实际业务不适应的情况占有相当比例。②制度不完善。如员工培训制度、考核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以及项目管理制度等不完善,缺乏积极的工作氛围,必定影响项目进展与成效。
从企业外部的角度来分析,ERP应用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是软件商的售后技术服务水平普遍不高,复合型人才紧缺,软件商二次开发能力欠佳。另外,全社会对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不重视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包括相关产品、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而的法规不健全,制度欠完善。
三、改善中小企业ERP应用效果的对策
1.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
(1)提高管理人员素质。ERP作为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要求企业管理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积极结合实践,增强参与企业信息化管理和决策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2)加大员工培训力度。ERP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系统,不仅需要全体员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而且对员工的知识与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有必要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培训,让他们理解ERP的深刻内涵和重要作用,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
2.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1)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将计算机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日常的企业生产、设计、供应、人力资源管理中,逐步实现企业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的自动化,从而提高企业自身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
(2)建立标准化体系。结合实施ERP周期长、花费人力多、涉及面广、信息量大、工作难度大等特点,针对企业自身实际,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根据企业体系框架制定一系列规范和标准,从而确保后期ERP实施的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与统一性。
3.加强组织管理工作
(1)认真组织实施业务流程再造。首先,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制订完善的项目实施计划。其次,规范实施步骤,主要包括制订计划、研究调查、流程设计、流程评审、流程重组、业绩评估等。再次,采用各部门联动机制解决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合理整合企业资源。
(2)加强项目管理和监控。为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首先应严格按照项目规划的进度安排各项工作,及时调整工作内容,以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其次,建立项目管理规范,对项目经理充分授权,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以确保项目的进度和控制成本。最后,积极组织动员,确保各部门的全程参与。
(3)进行模拟运行试验。为提高系统正式运行的可靠性,建议企业将往年的数据及管理过程在系统中进行“重演”,让ERP经历企业的业务流程和风险因素的检验,并结合模拟试验的实际不断优化、完善企业生产流程,获得相关测试数据,为企业正式运行ERP探索经验并提供保障。
(4)加大监督考核力度。ERP扁平化的管理系统平台与企业传统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有着明显的区别,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不确定的,需要分阶段进行监督和考核。首先,项目实施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最大的困难是部门协调和员工协同,因此需要调整考核办法,建立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受干扰的考核体系。比如,以往的个人责任制度、奖励制度必须转向对集体、团队的责任追究与奖励,以达到自下而上,由局部及整体的协同和协调,步调一致才能取得胜利。其次,项目实施后的系统需要不断地升级、完善,才能与企业内外环境协调一致,从而达到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如将与应用ERP有着紧密关联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管理基础、管理机制、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员工素质、信息处理以及反映企业综合能力和过程控制状况的相关经济指标等评价内容纳入评价制度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组织体系,使企业应用ERP后在管理上不断加以改进与创新,提高竞争力。
4.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ERP的应用使企业由传统的管理模式与体系向一个全新的管理平台过渡。一方面,需要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从技术上、管理上进行创新,制度安排有必要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如ERP应用对员工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在员工薪酬制度和奖惩制度中应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因涉及局部利益的凋整,可能产生诸多障碍,如ERP的应用必然婴实施转岗并分流部分员工,只有兼顾公平并对相关人员做出合理安排,才能使员工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为保证过渡时期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和ERP的顺利实施,修订、增设有关管制度时引入竞争机制十分必要,但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总结许多企业的成功经验,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是确保ERP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以上建议主要是从企业内部自身管理的角度来改善ERP应用效果,那么从全社会的角度而言,国家可以从加快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步伐,制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如购买软件的增值税由生产型转变为消费型),完善信息产品、技术及售后服务的相关法规,建立创业资本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促进中小介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实施ERP是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ERP所蕴涵的先进管理思想与传统管理理念和模式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其应用效果受制于企业自身环境、外部条件和软件商的二次开发能力。对于ERP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杨周南.企业信息系统的发展规律.中国会计电算化,2002;3
郭东强,基于信息技术的BPR与ERP关系研究,当代财经.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