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备保养的重要性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8048 次点击
徐卫东
摘要:随着国内经济建设的发展,施工中机械设备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以及施工安全等。投标竞争看设备,施工靠设备,机械设备既是硬件又是软件,从而成为企业竞争实力和企业形象所在。
关键词:设备保养;重要性
人本管理、机械设备的保养和设备使用环境的管理和维护是保证、提高设备使用性能的三大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工艺的广泛应用,机械设备的种类更加齐全、结构更加复杂、性能更加优越,对机械设备的操作技能及设备维修技术的要求更高。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就应具备一定的技能:故障的判断和维修,同时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机械设备使用的前提和基础是设备日常的维护和保养。设备在长期的,不同环境(包括恶劣环境)中的使用过程中,机械的部件磨损,间隙增大,配合改变,直接影响到设备原有的平衡。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使用效益均会相当程度的降低,甚至会导致机械设备丧失其固有的基本性能,无法正常运行。如此,设备就要进行大修或更换新设备,这样无疑增加了企业成本,影响了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因此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设备管理机制,加大设备日常管理的力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科学合理地制定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专人负责和落实各项制度、规定、计划,做好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对维护、保养情况进行检测,并认真做好机械的运行、保养记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防止误保、漏保
保养工作须强制执行并应与企业的奖、罚制度挂钩,奖优罚劣,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切实搞好保养工作。保养工作应从源头抓起,防止以修代养。
2加强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
应安排专人进行检查,检查应详细记录,包括设备日常运行情况、运行时间、保养次数等,以便分析、判断机械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及时准确地消除故障隐患。
3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监控
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应掌握情况,了解设备性能,根据设备性能的优劣和企业资源分配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维修计划,并对维修活动,采购活动进行管理和监控,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4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强调设备管理的作用,完善数据统计系统。对机械设备进、出情况,设备运行情况,性能指标及维修和保养情况均应详细登录在案,做到一机一册,有据可查。
5加强对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维修人员的学习,培训力度
在思想上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技术上,不仅要懂得机械设备的原理、结构、性能而且还要做到快速判断故障原因并及时维修、排除故障,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
机械设备日常保养的经济效益分析:
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是在设备没有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对设备的检查,清洗构件,更换易损件,添加更换润滑油,以保证维持设备正常工作的日常活动。
从表面看企业要支付资金来维持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但从大局及长期利益看有以下几点:
(1)日常维护保养技术要求简单,费用低,同时保证设备的正常作业,减少零部件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使得企业更为科学、合理地配置有限的资源,同时达到:“节流、开源”的目的。
(2)设备使用年限越短,可靠性越高,使用年限越长,可靠性越低。可靠性越低即机械设备容易发生故障,设备的有形磨损越严重,修复其所需费用也就越大。现代化机械设备是资金密集的装备,设备投资和使用费用十分昂贵,迫切要求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因此,必经通过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来减少设备的有形磨损,减少设备寿命周期内的维修费用和其它非正常性开支。
(3)举例说明
某施工现场一台6135柴油发电机,因平时严重失保欠养,只运转了3000多小时,检修时各类滤清器污染堵塞,汽缸内壁磨损凹下台阶3mm之深,机油粘稠。连杆空隙松旷,曲轴轴承报废,提前大修。而据有关报道:德国一台1888年生产的柴油发电机,一直用到1988年因耗能高停用,整整使用了100年。两者的比较是不言而喻。
6结束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家知道,设备管理的目的,就在于按照机械设备固有的规律,同时也按照客观经济规律,通过维护保养等手段经常使其各种性能指标保持高度完好,提高其生产率和利用率,延长使用寿命并谋求最经济的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追求无事故、高效益,最终赢得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多快好省地为国家的基本建设服务。这就是机械设备保养的最终目的。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