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问题的思考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22777 次点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机械设备事关建筑施工生产的安全、质量、技术、进度和效益,设备管理水平是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的体现。因此,如何提高机械设备管理能力,是新市场形势下施工企业必须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建筑企业全面推行项目法施工,完全不同于原来的以行政建制为单位组织施工生产。对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逐步趋向淡化,一方面是设备管理的组织机构弱化,有的施工企业撤消了设备管理的专职部门,或把设备管理归人工程综合管理部门进行管理,缺乏专业化管理;另一方面是机械设备的投入更新减少,租赁使用较多,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装备率停留在原有较低水平。从而使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少:
1.机械设备管理、操作、维修人员年龄老化,人员流失严重,自有职工比例下滑加快,导致大量无一定工作经历的农民工上岗操作。
2.机械设备陈旧、老化加快,不少机械设备已到了甚至超过了报废年限,导致机械设备的事故隐患不断和维修成本增加。
3.机械设备档案不齐全,设备管理者、使用者对机械设备使用寿命无法控制,设备安全隐患较多。
4.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不重视,设备带病运转、缺零少件、拆东墙补西墙现象普遍,不能发挥机械设备的全部效能。
5.机械设备管理无序,自有设备与租赁设备使用并存,存在“谁买谁用,谁用谁管”现象,不讲究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投资效益。
总之,由于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形式的变化造成机械设备使用管理缺位,“重经营轻管理、重使用轻维修”的思想普遍存在,从而使机械设备故障隐患日益加重,各类事故苗子不断出现。施工企业要彻底改变当前机械设备管理面临的困境,唯有积极探索,从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上来寻找突破口。
二、成立租赁公司是机械设备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点
建筑施工是流动性强、生产条件多变的行业,建筑产品具有固定性、多样性、生产长期性的特点。而机械设备租赁能较好地适应这些特点,所以成立租赁公司是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传统的设备管理体制属于分级管理,设备管理部门常常只管编制设备购置计划,负责设备的购置、验收、分配等,对机械设备的使用疏于管理,有工地要用就用,没任务时就把设备堆放在场地上,不进行检查维修。往往重视的是设备的实物形态管理而忽视其价值形态的管理。对设备的使用、利用率和寿命等根本不重视。随着项目法施工的深入,这种传统的设备管理体制越来越显出其不适应性,因为项目施工是以项目部为单位来组织生产,最终目标是追求最佳的经济效益。项目部随着工程开工而建立,随着工程竣工而解体,这种一次性管理的性质决定了项目部不可能占有大量的机械设备,必须与租赁公司签订机械设备租赁合同,发生经济行为,因为设备租赁使用最为经济便利。
为适应市场经济和项目管理模式的需要,近年来许多施工企业内部设立了租赁公司,但设备管理体制基本上没有变,租赁公司还隶属于设备管理部门。业务也仅限于企业内部,没有真正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或多或少存在着行政干预的现象。致使某些企业的领导认为租赁公司的收入是从左口袋掏、往右口袋装钱的问题。没有实际意义。有时为照顾项目部的积极性.还会从租赁公司应得效益中任意地砍掉一块,严重挫伤了租赁公司的积极性。
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对机械设备实行一级管理,使租赁公司真正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以机械设备作为其资产的经营对象,注重保值增值、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由单纯的管理型向管理经营型转变。由于在市场经济杠杆的自然调节下,设备管理水平的好坏也会直接从经济利益中反映出来。因此也会促使设备管理人员去研究、探索和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以求获得最大的效益,真正调动起设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逐步使设备管理工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有效提高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
三、机械设备管理要坚持市场化、制度化、人本化和专业化
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实行“集中管理,租赁使用”的模式,不但充分地支持和保障建筑主业施工上的发展。而且能有效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投资效益。但要真正有效果、出成果,还必须坚持机械设备的管理创新,具体要坚持“四个化”:
1.市场化是机械设备管理效益的关键。施工企业中的设备租赁公司对机械设备管理要真正进行市场化运作,充分释放已有的施工装备能力和扩张已有的设备租赁市场。坚持以机械设备为单位。强化各项管理,对机械设备的内部使用,严格按租赁合同办事,条件上可以适当倾斜,但不盲目服从施工企业主业需要,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增强设备的租赁服务能力,从而追求机械设备最佳的经济效益和投资效益。同时,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租赁要坚持走社会化的路子,因为光靠内部的市场容量有限,必须在社会化的大租赁市场中,寻找效益,寻找自己发展的道路。
2.制度化是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的体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管理是一切工作的切入点,对机械设备管理也如此。施工企业要从机械设备租赁的合同签约开始。延伸到机械设备使用方案制订、监督和维修保养,人员的培训教育、持证上岗等方面都制定完整的、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确保机械设备施工有施工方案、作业有操作规程、验收有相关制度。有了规章制度。管理才有依据,操作才有方向,机械设备的管理成效才能具体在项目施工中显示出应有的威力,市场竞争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项目施工的工期、安全、质量等才能步入良性循环的有序状态。
3.人本化是机械设备管理安全的保障。机械设备管理说到底是由人来体现的,抓好、抓住人的管理和使用是兑现管理制度最根本的方面。而且事故统计资料表明,80%以上的事故是人为原因引起的,因此,机械设备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开展教育、培训、考核等手段,强化技能锻炼,不断提高人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人的操作水平,使机械设备管理有了实实在在的落脚点。要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投入,把机械设备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人,明确机械设备租赁公司、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操作人员的相应职责范围。只有人的安全素质明显提高了。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也就有了质的保证。
4.专业化是机械设备管理效率的基础。机械设备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这就要求机械设备技术、操作、管理人员必须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并加强对机械设备主要危险源的控制,从各种因素上杜绝事故的发生。使机械事故的发生降低到最小的程度。而且要以机械设备为对象定期进行维修保养。使机械设备自身素质得到充分利用,不仅保证了机械设备在施工生产流程中发挥应有作用,也有效地减少了设备故障,同时也延长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