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装卸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9331 次点击
袁保武
(新疆亚欧大陆桥众力装卸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装卸机械设备管理是铁路装卸部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工作水平不仅直接关系设备的技术状况和装卸作业质量,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而且与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有着密切火系。是保证装卸作业质量、作业安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装卸机械设备现场管理
1装卸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
装卸机械使用期限的长短,生产效率和工作精度的高低,固然取决于设备本身的结构和性能的好坏,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其使用、维护情况。同一台设备,现场管理有序,使用操作程序正确、合理,维护得当,就可以防止设备非正常磨损和事故的发生,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转,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性能。相反,不重视操作现场管理,违反设备使用规程,就会加速设备的磨损,还会发生设备事故,造成停机,直接影响企业生产。
1.1设备的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设备,应做好以下工作。
(1)合理配置设备
应根据企业的生产情况和特点并考虑安全、环保的要求,合理配置,安置设备。要使设备的使用条件与生产要求相适应,根据设备的结构、性能特点和生产能力,合理地安排每台设备的生产任务,得超负荷运转,使设备能够充分发挥效能。
(2)严格执行设备使用程序
培训——教育——考核——颁证——操作,是新工人独立使用设备的程序。
新工人在独立使用设备前,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培训内容除安全教育、基础知识外还应包括使用设备的结构、性能、安全操作规程,维护保养、润滑等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训练。
经过相应技术培训的操作工人,要进行技术知识、操作能力和使用维护保养知识的考试,合格者获操作证后方可独立使用设备。
凭证操作设备是保证正确使用设备的基础。
(3)认真执行有关规章制度
a.定人定机制度
设备的使用应严格岗位责任,实行定人定机制度,确保每台设备都有专人操作和维护。
b.设备操作维护规程
设备操作维护规程是设备操作人员正确掌握设备操作技能与维护的技术性规范,是根据设备的结构、运转特点,以及安全运行的要求,规定设备操作人员在其全部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事项、程序及动作等基本规则。操作人员认真执行设备维护规程,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减少故障,防止事故发生。
C.交接班制度
机械设备为多班制生产时,必须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交班人在下班前除完成日常维护作业外,必须将本班设备运转情况、运行中发现的问题,故障维修情况等详细记录在“交接班记录簿”上,并主动向接班人介绍设备运转情况,双方共同查看,交接班完后在记录簿上签字。
如操作人不能当面交接生产设备,交班人可在做好同常维护工作,将设备置于安全位置,并将运转情况肢发观问题详细记录后,交代班组长签字代接。
接班人如发观设备有异常现象,交接班记录不清,情况不明和设备未清扫时,可以拒绝接班。如交班不清,设备在接班后发生问题,由接班人负责。
1.2使用设备的“三好、四会”
在合理使用设备的现场管理中,必须抓好“三好”,“四会”。
(1)三好:管理好,使用好,维修好。
管理好:操作者应对其使用的设备负责保管责任,未经有关领导同意,不准其他人操作,并应保证设备的附件、仪器仪表及防护装置等完整无损。
使用好:严格执行操作维护规程,禁止超负荷使用设备,精心保养设备,文明操作设备。
维修好:操作人员要配合维修人员进行设备维修,及时送修和排除设备故障。
(2)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会排除故障。
会使用:设备操作人员要熟悉设备的性能、结构,传动原理和工作范围,熟知设备操作规程和工作要求,正确使用设备。
会保养:设备操作人员应经常保持设备内外清洁,执行设备保养润滑规定,上班加油,下班清扫,保持油路畅通,冷却液使用合理,经常保持设备内外清洁、完好。
会检查:操作人员了解自己所用设备的结构、性能及易损零件的部位。掌握检查的方法和基本知识,了解设备检奄标准和检查项目,并能按照日常点检规定的项目进行日常检查作业。
会排除故障:操作人员熟悉所用设备特点,了解拆装注意事项及会鉴定设备正常与异常现象,会作一般的设备调整和简单故障的排除。自己不能解决的故障问题要及时报告,并协同维修人员进行排除。
2装卸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
设备维护是操作人员为保持设备正常技术状态、延长使用寿命必须进行的日常工作。设备维护工作,按时间可分为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
维护工作内容人致包括:查看、检查、调整,润滑、拆洗和换修等项现场管理维护I作。
(1)设备日常维护(相当于三级保养制的日常保养)。
设备日常维护包括每日维护和周末清扫。每日维护,要求操作人员在每班生产中必须做到,班前对设备的润滑系统、传动系统,操纵系统,滑动面等进行检查,再开动设备;班中要严格按操作规徉使用设备,发观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下班前要认真清扫设备,擦拭清洁;周未要对设备进行彻底清、擦拭,按照“整齐、清洁、润滑、安全”四项要求进行维护,日常维护工作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2)设备的定期维护(相当于三级保养制的一级保养)。
设备的定期维护是在维修工人辅导下,由设备操作人员按照定期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局部或重点部位拆卸和检查,彻底清洗内部和外表,疏通油路,清洗或更换滤网、滤油器等,调整各部配合间隙,紧固各个部位;电气部分的维修工作由维修电工负责。定期维修完成后应填写设备维修卡,记录维修情况,并注明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要求,由维修工长验收,提出处理意见,反馈到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设备定期维护的主要内容:
a.拆卸指定的部件、箱盖及防护罩等,彻底清洗擦拭设备内外。
b.检查、调整各部配合间隙,紧固松动部位,更换个别易损件。
c.疏通油路,添加油量,清洗滤油器、滤网等,更换冷却液和清洗冷却液箱。
d.清洗、检查、调整电器线路及装置(由维修电工负责)。
3装卸机械设备故障管理
设备故障,一般是指设备或系统在使用中丧失或降低其规定性能的事件或现象;设备出现故障将会造成整个设备的停顿,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以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故障的发生。
3.1设备故障分类
3.1.1故障发生状态,可分为:
a.渐发性故障:是由于设备初期参数逐渐劣化而发生的,大部分设备故障都属于这类故障;这类故障与材料的磨损、腐蚀、疲劳等过程有密切关系。
b.突发性故障:是各类不利因素以及偶然的外界影响共同作用而产生,这种作用超出设备所能承受的限度,往往是突然发生,事先无任何征兆。
3.1.2按故障发生原因划分,可分为:
a.磨损性故障:由于设备正常磨损造成的故障。
b.错用性故障:由于操作错误,维护不当造成的故障。
c.固有的薄弱性故障:由于设计问题,使设备出现薄弱环节,住正常使用时产生的故障。
3.2故障分析与故障排除
为确保故障分析与排除的快捷、有效,必须遵循的程序,这种程序大致如下:
第一步保持现场的情况下进行症状分析
(1)询问发备操作人员;
(2)观察整机状况、各项运行情况;
(3)检查监测指示参数;
(4)在允许的条件下启动设备检查。
第二步检查设备(零件,部件、线路)
(1)利用感官检查:看,摸,听、嗅、查;
看:设备各部有无异常,运转部位是否正常,控制调整位置是否正确,有无起弧或烧损的痕迹,液体有无渗漏,润滑油路是否畅通等。
摸:设备振动情况,部件的温度,机械运动的状态。
听:有无异常声响。
嗅:有无焦味或其它异味。
查:设备性能参数变化和线路异常检查。
(2)评定检查结果;
第三步故障位置的确定
第四步修理或更换
第五步进行性能测定
3.3故障处理
设备发生故障后,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防止损失扩大,保持现场,按规定上报上级部门,并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根据“三不放过”的原则(事故原凼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与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进行调查分析,严肃处理,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