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桐:企业要重视设备管理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26374 次点击
张孝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老夫子在两千五百年前的这句名言,谁都能朗朗上口,但确实是当前提示我们最好的警句,我对企业的设备管理是比较关注的,进入到新世纪后,我走访和调研了不少生产企业,应该说,经过改革开放的年代,我们企业的形象和实力都有明显的改变,表现在:
1、企业的领导班子年轻化、知识化,他们大都具有:强烈的决心和信心,追求企业上档次和誓当行业排头兵的雄心壮志;
2、随着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生产装备也进行了更新换代,引进了或购置了国内、外先进的设备,都上了一个档次;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形势下,重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提高;
4、普遍关心企业人才的招聘和导入先进的理念,开展质量管理和降本增效;
5、重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努力提升企业管理的水平,推进计算机管理;
6、企业生产现场的环境整洁,重视绿化,厂区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目前,诸多企业在外部的硬件上改变是很大的,在内部的管理上,虽然有的企业也导入了ERP,为了面向各企业主要生产经营活动,系统运用了当今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企业管理理念,对企业技术、设备、信息、时间等各类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通过对业务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有机集成,理应实现对整个现代企业运作的有效管理,而且也应该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的竞争能力,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优势创造必要的和有利的条件。
但实际情况,效果并非如此理想,特别是在设备管理上,企业仍停留在上个世纪的传统管理阶段。生产发展了,要是说设备管理完全没有变化,也不符合现实,从总体上看,他是从原来的“不坏不修,坏了再修”状态,已经缓慢的过渡到预防维修的状态,但这点改变对生产管理没有起到服务作用。有的企业由于实行了计件承包制,设备状态非常糟糕,只管用是不维护,这样的状况,再好的ERP生产管理模块也发挥不了作用。
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大致有以下诸多因素:
1、当今已是21世纪,已进入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但企业设备基本上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对上个世纪50-60年代推行的前苏联设备管理模式没有进行反思,表现在:企业运作时重生产、轻维修的安排,为了赶制生产任务,不惜以拼设备为代价;设备维修方式是维持在以物件的损坏周期进行定期更换和计划检修制的修理阶段;用设备完好率来评价企业设备管理的水平,企业有了成绩是归生产的、企业有了问题是属设备的,形成企业生产和设备两大块分段管理的现实;
2、企业设备管理的目标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目标不一致,设备习惯以原来的部管、局管设备,或以ABC分类法等为重点,实施“从设备到设备的设备维修”方式,还没有转变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以产品生产线的主作业线设备为重点,实施“要服务于生产的生产维修”方向上来;
3、前苏联设备管理模式的后遗症是:设备系统员工分工太细,同样的工种,如钳工,还分:工具钳工、模具钳工、装配钳工和电钳工等,专业面窄,定员多、人浮于事效率低,企业市场竞争力弱;
4、企业设备管理的责任者不明确,第一线的员工了解设备状态的没有决定权;有权的长官不完全了解设备确有审批权,实际上形成了谁也管,但谁也不全管的状况;
5、企业里对有隐患设备的维修对策比较单一,就是重复做简单的恢复性地修理,没有按照维修策略和企业成本的原则来实施针对性的维修;
6、企业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比较薄弱,特别是缺乏对维修项目的工时、工序的实绩记录,因此设备维修费都是毛估估的水分很大,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好的办法,只得实行维修费用承包制,商定维修一年用多少费用对外承包,设备坏了,修多、修少都是由承包方负责的方式处理;
7、设备维修的计划不是与企业年度总的销售量挂钩,而是以检修项目为准,对项目检修的费用本来就是估计的,这样费用计划一而再、再而三的修改、追加,成了无底洞;反之,要么就是限制,忽略了“维修就是投资”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设备性能每况愈下;
8、不少企业也上了ERP管理软件。一般ERP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以产品为主,另一是以项目为主。企业按前一种方法实施的占多数是因为这更符合企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益,而且成果成功率比较高,实施的周期也可以相对短一些。但由于设计的思路与现实思路的差距,加之以要取得成功则必须强调企业要有完善的产品体系、必须要依赖于企业产品大量的长期的业务数据的积累,而这点就是比较不好做到的,因此,员工们经常是用计算机做一遍,还得用手工再做一遍,非但不省力反而增加了工作量;另一方面,企业对ERP的评价:要是做得有成绩了,这是企业努力的结果;要是有了问题,这是你软件有问题。这是因为,ERP的规划与设计不仅从一个生产部门、一个生产车间角度考虑问题,而必须面向企业的全局,从企业整体现状出发,最终为企业整体目标服务。它既要完成企业人、财、物、产、供、销、等各方面的管理功能,又要考虑与相关系统有机集成,更要重视与企业存在的现实状况和传统的观念的影响,要经过脱胎换骨的理念转化和相关的培训,作好相应的准备,才能如愿以偿。
滞后的设备管理观念必然拖你先进管理软件的后腿,因此,要实现企业走向现代化,企业生产管理的突破在哪里?关键是要重视企业的设备管理,要由传统的设备维修转变到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状态下的全面规范化生产维修的方向上来。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