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通气管溢油现象分析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26831 次点击
摘要:加油站埋地储油罐卸油过程发生喷油现象,经现场对通气管铺设进行开挖检查,发现通气管的横管埋地段不是坡向储油罐,而是向下倾斜。向储油罐卸油时,当储油罐内的液位高度超过其安全高度时,就会发生油品进入通气管,导致通气管溢油。通过对A加油站通气管溢油现象的具体分析,指出了发生溢油现象的可能原因,包括由于工艺、施工过程的原因。在详细分析发生溢油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产生溢油原因,一是由于储油罐通气管在设计时和人孔盖相分离,而且两者之间存在高度差;二是通气管的横管在安装时是向下倾斜,而不是坡向储油罐,使得每次卸油结束后通气管内有部分冷凝油气积聚:三是向储油罐卸油时不能保证其卸油安全高度。由此,按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要求,得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三种方法,确保油罐在卸油过程中不发生溢油现象,同时通过对发生溢油现象的研究,为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告诉我们在加油站日常工程施工管理中要严格执行规范要求,才能减少次生安全隐患的发生。
关键词:加油站通气管溢油
1.前言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中6.2.1l条款明确要求:油罐的进油管卸油后,应保证管内油品自流入罐,有利于安全。通气管横管,以及油气回收管,因其容易产生冷结油,影响管道气体流通,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坡度,坡向油罐使管道处于畅通状况,且坡度不应小于2%。对于供加油机的油罐出油管道,在有条件时,最好坡向油罐,具备放空条件,便于检修。
加油站通气管发生溢油现象,比较常见,而且也是经常发生的问题。这主要与工程施工有直接的关系,而且大部分是由于工程施工图纸设计和施工过程没有严格按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中6.2.11条款的要求执行,从而遗留下来的次生安全隐患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工程施工或工程改造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图纸的安全技术审核和对工程施工的监管,防止类似的次生安全隐患的产生。
2.问题提出
A加油站有0#柴油罐(公称容积为50立方),90#、93#、97#汽油罐各一个(公称容积均为30立方),而0#柴油罐的实际容积比公称容积大3立方左右。在对A加油站进行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在向0#柴油罐卸油时通气管常有油品溢出,本文就发生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对A加油站通气管铺设情况进行了开挖检查,发现0#柴油罐通气管的横管埋地段不是坡向储油罐,而是向下倾斜。油罐人孔口沿至罐顶外壁的距离为10公分,通气管拐点至罐顶外壁的距离为8公分,(此情况也可能由于通气管口在施工时伸入油罐太多),当向储油罐卸油时,液位至人孔径部位,由于液体的涌动,就会发生油品蹿入通气管,开始可能只是少量的油蹿入,随着油量增多沉积,充满通气管,影响气体畅通,导致通气管喷油。
还有一种铺设方式,加油站卸油工艺采取进油管口向上弯曲的方式,恰好通气管管口装在进油管管口正上方。在进油时,进油管口正上方液面异常涌动会形成锥状波峰,当波峰接近通气管口时,就会导致油品蹿入通气管,发生喷油现象。
3.原因分析
在检查中发现,只有在储油罐装满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喷油现象,据此分析:
一、由于通气管是向下倾斜,而不是坡向储油罐,导致油品滞留在通气管中而不会回流至储油罐,当下一次向储油罐卸油时,在油槽车压力和外部大气压的共同作用下,积聚在通气管底部的油气被挤压至竖直管部分,从而导致通气管喷油。
二、由于通气管和人孔盖不是在同一高度,当卸油品超过储油罐的安全高度,甚至接近于满罐时,这时进油管处的压强要大于通气管内的压强,于是油品在压力作用下进入通气管内,从而导致通气管发生喷油现象。
三、卸油过程中挥发出来的油气在通气管横管部分被冷却回流至底部,产生积聚,影响气体畅通,从而在下一次往储油罐卸油时,导致通气管喷油。
4.解决方法
要消除以上现象的发生,可采取以下的解决方法:
一、按照文献3中6.2.11条款的要求,对通气管进行改造,使通气管的横管坡向储油罐;
二、通气管接合管应设在人孔盖上,下端不应伸入油罐太多;
三、在向储油罐卸油时不应超过储油罐的安全高度。
通过对A加油站储油罐发生溢油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指出由于储油罐通气管在设计时和人孔盖相分离,而且两者之间存在高度差是其产生溢油原因之一;其二通气管的横管是向下倾斜,而不是坡向储油罐,使得每次卸油结束后通气管内有部分冷凝油气(如只是冷凝油气可能只是很少量的油,大部份应为从油罐带上去的)积聚在如图1所示的油气沉积处;
其三是每次向储油罐卸油时保证其安全高度,也是防止发生溢油的有效途径。由于发生溢油原因的多样性,本文对发生类似溢油现象提供了实际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