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施工企业设备管理的思考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31716 次点击
在现在的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后,企业装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给设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保证装备可靠、高效、安全运行,降低维护成本,增强施工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对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发挥设备的最大效能。
一、设备管理组织创新的设想
长期以来,很多集团公司的施工作业设备分散在子公司与分公司的设备管理职能部门及设备租赁站开展工作,属于传统的按直线职能制和事业部制组建的“小而全”、“大而全”的设备管理组织模式,这在一定意义上形成了机构重叠,使设备管理反应迟钝,适应生产系统灵活性要求的能力也相对较弱。分散管理不利于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不利于进行经济核算,导致基层单位设备管理的积极性不高,也影响到集团公司的投资效益。
先进的管理模式应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相配套,所以集团公司的施工企业应采用设备租赁管理中心的管理模式,对设备集中管理。充分发挥设备在施工生产中的效能和设备管理的整体效益,避免在传统组织结构下因各单位专业分工不同、设备类型不配套形成的重复购置及单位之间无法形成设备调剂的矛盾,有效地防止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协调困难及效率低下,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现象的发生。
二、设备集中管理的七大优势
1.具有资金流的优势
集团公司采取的工程收入降造(或责任成本包十利润分成)及利润积累政策会很快形成一定量的资金积累,再加上“调资中心”的筹资、融资、调资功能,集团公司总部能够顺利地进行设
备中长期投资及设备的融资,而分公司的收人降造及利润都已上缴给母公司,分公司无资金积累。子公司目前由于注册资金少及流动资金短缺也不具备投资大型设备的能力。如果集团公司形成内部租赁市场,采用设备租赁管理,对分公司而言,则可以把固定资金还原为流动资金,缓解分公司生产流动资金不足的压力,把被损坏的资金链重新连接上,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工程建设上。
2、节约设备场地建设投资,通过物流市场,充分发挥降耗增效的优势
集团公司建立设备租赁管理中心进行设备集中管理,统一对设备进行选型论证,统一实行设备购置招投标(议标),统一设备款项的支付,统一内外部市场租赁单价的制定及租赁。一是可以形成内部系统专业化的租赁市场。二是可以节约各单位设备存放场地的重复建设投资,有利于把现有场地再规划利用。
3、有利于发挥设备管理的优势
设备实行租赁制管理,可使设备得到充分利用,在设备总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有效地保障一线施工生产,同时加强了经济手段的调节作用,减少了行政命令的干预。集团公司可以将原来的职能部门向工程项目组设备管理中心转变,组成工作团队,集中所有有关的专业人员从事各种不同技能的工作。设备租赁管理中心对企业的设备管理活动及活动之间的相匀一关系进行充分分析,对流程重新设计,选择关键流程,并据此建立设备管理的团队工作小组,集中为进行这些作业所需的计划、点检、维护、修理、备料供应等各方面的人员,以提高设备管理系统的效率和响应性。
4、具有实行设备全过程管理的优势
实行设备全过程管理就要使设备管理人员从前期的规划设计阶段就开始介人,在工程建设阶段就考虑设备运行和维护的需要,充分发挥设备管理工作在各个环节中的作用,有利于追求设备(或系统)综合效率最大化。
5、具有设备综合管理的优势
设备管理应包括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如果只注重设备物质形态的管理,只注重设备的技术状况,不重视经济管理,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注重设备的综合管理就是将有关设备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管理等进行全面综合考虑,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追求设备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6、具有盘活内部设备资产的优势
设备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铁路施工企业不仅要将其视为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和手段,而且要将其视为经营的对象,注重投人产出的效益,设备租赁中心管理部门通过及时跟踪,考核设备资产的运营状况,采用调拨、转让、租赁等各种手段来优化配置,可以盘活资产,发挥出设备的最大效益。
7、具有采用现代化设备管理手段的优势
为使设备管理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更科学,解决传统管理方法的弊病,应开发推广计算机动态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与财务部门共用数据库,这样既能避免财务数据和设备管理数据的不相符,又能动态更新,汇总管理数据,及时监测各单位设备使用情况,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施工企业建立设备管理模式的探讨
集团公司可以采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设备管理。供应链管理注重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强调根据企业自身特点,专门从事某一方式,某一专门业务,在某一点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求企业将其他非核心竞争力业务外包给其他企业。集团公司把设备供应、管理使用权交给设备租赁中心管理符合供应链管理的精髓,而设备租赁管理中心也可以把设备维修业务分离出主业业务外包给其他维修单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