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缺陷闭环管理之我见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41403 次点击
吴天禄
长期以来,在对设备缺陷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通常存在一种现象,重大缺陷,紧急缺陷,立即汇报,立即处理,中间没有任何拖带环节,可以说这是一种热处理方式。而且是按抢修进行处理,无论是停电检修还是做安全措施都十分快捷,步步到位,包括设备缺陷记录和检修记录都是如此,一目了然,这个环可谓是闭得及时、闭得严实。但对于暂时不影响运行的设备缺陷则是显得不适用,应该说这是一种冷处理现象。当然,这其中也许有很多因素,诸如备品备件是否到位;检修时间是否安排得过来;停电检修是否纳入计划、是否审批了;人力、物力是否周转得过来等。这一折腾下来,虽然有的设备也陆陆续续消缺了,但有的缺陷还是迟迟找不到消缺时间,一年下来,设备缺陷管理这个环还是闭不了,时间再长一点可能有的记录都换了,当某一部门问起此事时,现找记录,现查资料,一切又得从头开始。
我们说,对于发现的设备缺陷,在进行闭环管理的过程中,不外乎就是几个环节,从发现到汇报,从责令有关部门落实到递交检修申请计划,从审批检修计划到下达检修通知,从检修完毕直到填上消缺时间、消缺负责人、消缺结论,最后验收人员签字结束。这当中不排除一些特殊环节,但无论如何,中间任何一个环节不到位,这个环永远都闭不了。就拿某变电站来说,220千伏Ⅱ母电压互感器因大修不能运行,二次负荷只能由Ⅰ母电压互感器二次并列转带,但当Ⅱ母电压互感器检修完毕,试验合格,安装就位后,就因一个小小的二次空开故障导致该组电压互感器不能运行,一拖就是几个月。试想,这当中如果Ⅰ母电压互感器再出现什么问题,那后果将是很严重的,到那时也许这个空开将会因此而得到及时的更换。可以说,这个设备缺陷是被迫消除的。虽然这个环闭得无奈,但必尽是闭了。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却留下更多的安全隐患。总体来说,由于中间环节没有督办,工作上脱节,造成设备缺陷这个一环闭得不及时,闭得不圆满。
因此,笔者认为,要搞好设备缺陷闭环管理,不仅要使中间环节运转起来,形成一个有序的消缺链。同时,还要有严格的监督机制和认定制度,做到从头到尾都有因有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例如:什么原因造成该设备缺陷不能消除,设备在运行当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已经采取了哪些对策和措施,包括所牵扯的单位和部门是否已达成共识,认定缺陷的分类等。这样一来,即便客观上这个环闭不了,但主观上这个环已经闭了,至少有个说法。这个说法不仅是口头上的交代,同时也要有书面文字依据,在这个环节上的任何一节点处都可看得到,找得着,这不仅是管理制度的运转方式,更重要的是层层落实,责任到位。
长期以来,在对设备缺陷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通常存在一种现象,重大缺陷,紧急缺陷,立即汇报,立即处理,中间没有任何拖带环节,可以说这是一种热处理方式。而且是按抢修进行处理,无论是停电检修还是做安全措施都十分快捷,步步到位,包括设备缺陷记录和检修记录都是如此,一目了然,这个环可谓是闭得及时、闭得严实。但对于暂时不影响运行的设备缺陷则是显得不适用,应该说这是一种冷处理现象。当然,这其中也许有很多因素,诸如备品备件是否到位;检修时间是否安排得过来;停电检修是否纳入计划、是否审批了;人力、物力是否周转得过来等。这一折腾下来,虽然有的设备也陆陆续续消缺了,但有的缺陷还是迟迟找不到消缺时间,一年下来,设备缺陷管理这个环还是闭不了,时间再长一点可能有的记录都换了,当某一部门问起此事时,现找记录,现查资料,一切又得从头开始。
我们说,对于发现的设备缺陷,在进行闭环管理的过程中,不外乎就是几个环节,从发现到汇报,从责令有关部门落实到递交检修申请计划,从审批检修计划到下达检修通知,从检修完毕直到填上消缺时间、消缺负责人、消缺结论,最后验收人员签字结束。这当中不排除一些特殊环节,但无论如何,中间任何一个环节不到位,这个环永远都闭不了。就拿某变电站来说,220千伏Ⅱ母电压互感器因大修不能运行,二次负荷只能由Ⅰ母电压互感器二次并列转带,但当Ⅱ母电压互感器检修完毕,试验合格,安装就位后,就因一个小小的二次空开故障导致该组电压互感器不能运行,一拖就是几个月。试想,这当中如果Ⅰ母电压互感器再出现什么问题,那后果将是很严重的,到那时也许这个空开将会因此而得到及时的更换。可以说,这个设备缺陷是被迫消除的。虽然这个环闭得无奈,但必尽是闭了。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却留下更多的安全隐患。总体来说,由于中间环节没有督办,工作上脱节,造成设备缺陷这个一环闭得不及时,闭得不圆满。
因此,笔者认为,要搞好设备缺陷闭环管理,不仅要使中间环节运转起来,形成一个有序的消缺链。同时,还要有严格的监督机制和认定制度,做到从头到尾都有因有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例如:什么原因造成该设备缺陷不能消除,设备在运行当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已经采取了哪些对策和措施,包括所牵扯的单位和部门是否已达成共识,认定缺陷的分类等。这样一来,即便客观上这个环闭不了,但主观上这个环已经闭了,至少有个说法。这个说法不仅是口头上的交代,同时也要有书面文字依据,在这个环节上的任何一节点处都可看得到,找得着,这不仅是管理制度的运转方式,更重要的是层层落实,责任到位。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