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现场管理历史沿革与发展态势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34235 次点击
1911年,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集多年生产现场管理之经验的积累,以生产作业现场运作为基础,公开出版了《车间管理》。这一著作的问世,标志着生产现场管理由经验升华为理论,现场管理理论作为一门科学的诞生。
一、现场管理的萌芽与发展
1.现场管理理论的形成
这一阶段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形成的所谓“古典管理”理论的萌芽。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的泰勒、法国的法约尔、德国的韦伯以及后来美国人古利克和英国人厄威克等人。这一阶段标志性成果是泰勒的《车间管理》及继而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泰罗等人主要探讨了在生产现场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他们制定所谓标准的操作方法,用这种标准的操作方法对全体工人进行训练,并据此制定较高的定额,即工作定额原理。为了使工人完成较高的工作定额,除了使工人掌握标准的操作方法以外,还必须把工人使用的工具、机械、材料以及作业环境加以标准化,这就是所谓标准化原理。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主要包含在1916年发表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他认为企业现场作业管理活动包含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并提出了14条管理的原则,即:(1)分工;(2)权限与责任;(3)纪律;(4)命令的统一性;(5)指挥的统一性;(6)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报酬;(8)集权;(9)等级系列;(10)秩序;(11)公平;(12)保持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集体精神。法约尔还特别强调对现场管理人员管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可以通过教育使他们学会进行组织管理并提高生产效率。
韦伯主张,为了实现一个组织的目标,要把组织中的全部活动划分为各种基本的作业,作为公务分配给组织中的各个成员。各层级、工段、工序是按照职权的等级原则组织起来的,每一职位有明文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形成一个指挥体系或阶层体系。这种理想的组织体系能提高现场工作效率,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他组织体系。
我国目前企业现场管理许多规范仍沿用古典管理理论所确立的原则,甚至某些方面还没有达到古典管理理论的要求。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作业现场管理仍然停留在泰勒阶段,少数中小企业甚至连泰勒阶段也没有达到,还处于原始自然管理阶段。
2.现场管理理论的发展
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的“人际关系”、“行为科学”,标志着企业现场管理进一步发展。所谓行为科学就是对生产现场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生产现场,以便调节现场作业活动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效率。它研究的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和需要,行为的动机,尤其是现场生产中的人际关系(包括领导同工人的关系),所以,它在早期叫做人际关系论。
行为科学早期的代表人物是梅奥和罗特斯伯格。他的原理是:(1)作业现场工人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成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等。(2)企业现场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所谓非正式组织就是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过程中,由于抱有共同的社会感情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这些团体有自然形成的规范或惯例,其成员必须服从。(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通过对员工满意度的提高而激励职工的“士气”,从而提高作业现场生产率的目的。
继梅奥和罗特斯伯格奠定行为科学原理后,西方很多人开展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提出的理论虽然看问题的角度与出发点各有不同,但都认为生产现场作业管理者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利益,要全面看问题,既要注意生产现场的规范科学管理,也要充分注意人际关系,在坚持以生产中心的同时考虑员工利益,把对生产效率的高度关心同对职工的高度关心结合起来。这些理论逐步发展成为的“现场主义”、“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
二.现场管理理论的提高与成熟
在科学管理学派和行为学派出现以后,特别是在第二次大战以后出现了社会系统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等等。这些学派之所以产生,是同当时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生产社会化的程度日益提高相联系的。
社会系统学派认为,社会的各级组织,特别是现场作业组织,都是一个协作的个人组成的系统。这些系统是正式组织,包含有三大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联系。组织中管理人员进行协调,以便组织能够维持运转。
决策理论学派认为决策贯彻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生产组织是由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管理科学就是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模式与程序的系统,并把他们通过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企业现场管理。
系统管理学派认为,从系统的观点来考察和管理企业,特别是来考察分析作为企业最基本的作业单元的生产现场,有助于提高企业效率,使各个系统和有关部门的相互联系网络更清晰,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总目标。
经验主义学派认为,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都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关企业管理的科学应该从企业现场作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现场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加以概括和管理化,向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实际的建议。
权变理论学派认为企业管理及其现场管理重要根据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使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管理科学学派认为,管理特别是现场管理是用数学模式与程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企业及现场生产作业的目标。
此外,还有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学派等。以这些现代管理理论为依托,在生产作业现场管理中相伴产生了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方式方法。如生产现场过程计划方面的生产现场物料需求计划(MRP)及其所包含的主生产计划(MPS)、库存状态信息、产品结构信息的现场制造资源计划(MRP11)、企业生产资源计划(ERP);生产作业准时生产方式(JIT)、“一个流”生产作业方式、看板管理方式。现场工艺技术方面的表现在现场作业集成制造系统(CIMM);全面质量管理(TQc);及其现场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辅助工艺(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作业控制柔性制造系统(FMS)、生产作业管理信息系统(MIS)、生产作业支持系统(DSS)、现场办公自动化(OA)等。在现场管理过程的创新方面的工业工程(IE)、成本技术(GT)、并行工程(CE)、敏捷制造(AM)、精益生产(LP)、世界级制造(WCM)。现场组织方式方面组织效率(OE)、组织发展(DO)、组织变革(OC);工业电视监视;目视管理;定置管理;5S活动等等。
三.当今国内外现场管理的主要流派
综上所述,应看出:作为国外管理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现场管理、原则、方法已趋于成熟,而且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进一步发展。其发展的脉络一是站在现场管理者的行为角度,另一方面是站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作业成本角度。其代表是以美国管理学家为首的现场“一线管理者中心论”和日本管理学者为首的“现场成本改善永恒论”。美国学者是从现场管理主体作用角度来研究生产现场管理,而日本管理学者低成本改善则是现场管理过程即管理主体改善研究生产现场管理;这两个方面代表了当今国内外现场管理的发展及研究趋势。
“一线管理者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学者托马斯艾伯斯。他认为我们已经跨入一个新时代,企业生产第一线管理者是这个新时代的中心人物。随着管理结构的流线化,随着组织层次的逐步减少,第一线管理者发挥作用的领域将越来越广阔,第一线管理者必须扮演多方面的角色,其中包括领导者、决策者、助手以及受过充分训练的管理人员等等。与此相适应,一线管理者需要的管理技能也是多方面的,包括人际关系的处理技能、价值取向、领导艺术、辅助手段、工作绩效、直观思维、决策工具以及非传统型职员等等。
现场“低成本改善永恒论”的代表人物是日本著名学者今井正明教授。他认为,生产过程中不论是一条生产线、一道工序、一个车间、一个工段都是普遍存在低成本改善的问题,而且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包括采用现场改善的常规性、低消耗的方法和消除浪费与规范作业方法。
关于常规性、低消耗的现场改善方法,是引导现场管理人员抛开复杂的工具和科技方法,去处理一些可以用常规性、低消耗的方法解决现场作业中的问题。利用常识性的工具、检查表及技巧,不须花费多少金钱,这就是低消耗的“改善”。
生产现场低成本改善永恒论对日本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也是多年来日本在制造业能如此先进的内因所在。回溯到20世纪60年代,那时的日本已能制造出比欧洲共同市场国家更好的照相机了,而成本仅为其一半。生产作业过程低成本改善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上述介绍可以充分说明:美国为代表的“一线管理者中心论”立足于生产现场作业过程的管理主体运行操作行为;日本为代表的“生产现场低成本改善永恒论”立足于管理客体消耗控制行为,但从企业整体、全局考虑则是殊途同归,目的都是通过强化现场管理来实现企业的收益与贡献的现代化。
四.我国现场管理在借鉴中拓展应用领域
我国现场管理是由借鉴国外,特别是从借鉴日本现场管理模式开始的。1978年10月,以原国家经委主任、中国企业管理学科主要奠基人袁宝华为团长的“中国工业企业管理考察团”访日作为企业管理特别是企业现场管理恢复借鉴应用的起点,进入企业现场管理的应用阶段。我国现场管理研究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中国国情界定现场的含义
结合我国企业现状,一般地说,“现场”指作业场所,即劳动者运用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完成一定生产作业任务的场所。它既包括内部直接从事产品生产、制造或服务的前方各基本生产车间、工地、柜台与班组,也包括后方各辅助生产部门的作业场所如库房、实验室、锅炉房、运输线等。国外有些企业也把产品销售部门与场所列为现场。狭义地讲,指的是加工制造业即第二产业的生产作业场所。而广义地说,现场同时涵盖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作业场所,同时也包括政府基础组织,社区基础组织、中介组织等社会基础层面的作业与工作场所。从广义的讲更能体现中国社会现实和中国特色。
2.运用科学管理思想定义现场管理概念
现场管理体现了多学科的边缘特征。其概念可定义为,在现场作业环境中,现场管理主体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对现场作业客体所包含的各种生产要素如人(操作者、管理者)、机(设备)、料(原材料)、法(工艺、检测方法)、环(环境)、资(资金)、能(能源)、信(信息)等进行计划、组织、指挥、调控与激励,确保现场生产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的一定目标的活动。不论产品生产,还是商品服务、工程建设,在广义的现场范畴内各行各业均存在现场管理问题。
3.从管理运行实际出发,划分现场管理的基础层次与部位
按照现代管理学理论关于组织结构划分,任何管理组织构架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最高领导层的决策性管理、中间管理层的执行性管理和作业层的现场管理。现场管理属于基础层次的管理,是企业组织的基础。从企业现场作业基础层面出发,加强基层建设、加强基础工作、加强基本功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4.从管理空间和优化生产要素出发,确立现场管理的内容
现场管理的层次和范围虽不同于企业管理,但仍具有计划、组织、控制、激励、教育等职能,这些管理职能在生产现场都有所体现。另外,还可以从构成现场的点(工序管理)、线(物流管理)、面(环境管理)管理空间角度来概括和分析现场管理内容。
站在狭义现场管理的角度,从优化现场的生产要素,从优化质量、设备等主要专业管理系统这一生产作业基础来概括现场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1)现场组织管理;(2)现场主体管理;(3)现场群体管理;(4)现场作业管理;(5)现场环境管理;(6)现场物流管理;(7)现场控制管理;(8)现场定置管理;(9)现场设备管理;(10)现场质量管理;(11)现场定额管理;(12)现场定员管理;(13)现场标准管理;(14)现场安全管理;(15)现场职责管理;(16)现场评价管理。同时要注意现场生产过程的优化管理。如:治理现场环境,实行“标识管理”;开展“工艺突破口”工作,提高工艺水平;生产现场组织体系合理化、高效化;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劳动及消耗定额;完善管理保证体系;搞好班组建设和民主管理。这些内容虽然是针对狭义的现场管理过程的,但其基本内容也普遍适用广义现场管理。
5.从社会宏观环境出发,实现企业现场与市场的对接
在我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从狭义现场管理来讲,企业外部环境瞬息万变,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向市场提供质量好、品种多、价格便宜、能够按期交货的产品。而这些产品是在生产现场制造出来的,要靠现场管理来保证,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的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实力。要从社会行为统一的角度观察问题,把企业内部现场与外部市场对接,消除现场与市场沟通的障碍,企业现场过程的要素配置和空间布局要适应拓展开发外部市场的需要,把内抓强化现场与外拓开发市场有机结合起来,落到实处。
6.从社会生产力的角度,把握生产现场的载体功能
生产作业现场它集合生产者、生产工具、生产资料、生产技术、生产对象与生产信息等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要素,因此生产现场是企业生产力的载体,是职工直接从事生产活动,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场所。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好坏、消耗与效益高低,以及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由此可见,站在生产力载体角度,优化现场管理是企业整体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大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五、我国现场管理发展态势与展望
1.我国现场管理的实践基础
我国工业企业对生产管理历来是重视的,并积累了不少经验。如2O世纪6O年代大庆油田的“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现场管理经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深入企业内部改革、实行经营责任制以来,南京二机床的优化现场管理11法和现场管理4O条;海尔全方位地对每人、每天所做的每件事情进行控制的“日清日高(OEC)”管理法;二汽引进日本现场管理经验,建立以现场为中心的综合管理体系;还有山东的“规范化工作法”、上海的“模特法”、黑龙江的定置管理等等。改革开放2O多年来,在借鉴应用现场管理理论方面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并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2.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现场管理的挑战
2O世纪8O年代以来,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崛起。所谓高技术,是指以尖端学科知识为基础,技术、资金高度密集,能应用于生产并促进传统产业结构高级化或形成新兴产业,创造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兴技术,包括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和生物技术六大领域。高技术产业是高智力投入的产业,是高知识密集、高技术密集、高智力密集型产业,其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占企业总人数的40%以上,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R&I)的投资比例在5%以上。高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高技术产业迅速发展,不仅需要大批高技术研究开发人才,更需要高技术产业的管理人才,就目前我国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进程中,由传统产业向高技术产业需要大批适应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场管理人员,而目前这类现场人员又远远不能适应高技术产业的需要。现场管理面对严峻挑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3.现场管理要适应高技术成果转化需要
1999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科技成果与转化的相关政策。从此,加速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高技术产业化、技术创新进程。然而,众多的高科技成果,其研究和设计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因此制造出的产品,其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却有很大差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大制造者、职业技术人员的素质不高。这已构成制约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高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因素。目前企业的高技术工人不足技术工人总数的2%;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甚至科研、执法部门等机构中,从事各种实务运作和基层管理工作的合格人才也相当缺乏。这就说从现场作业技术与管理都不适应高技术产业发展。
4.企业重组改制中忽视了现场管理的作用
党的十五大以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进行公司制改造,企业面貌和企业效益大有改善,但相当数量企业的现场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有些企业近几年来,注意抓了市场,忽略了现场,管理重心外移,而不是下沉。有些新发展起来的小企业素质差,还不知道什么是科学的现场管理。现场管理薄弱集中反映在:现场纪律松弛,生产效率低,质量差,投入多产出少,效益低,生产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现场管理还远远没有达到它应有的作用。
5.国家高度重视处于企业基础层次的现场管理
对于企业现场管理滑坡现象,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原国家经贸委制定颁布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基本规范》指出,要优化现场要素,强化质量管理;加强标准化和计量工作及其现场过程控制;改善实行现场核算,确立现场消耗的评价体系。把管理的落脚点放在基础层次和作业现场。国家“十一五”规划强调:“必须加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而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提高现场管理水平,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前提保证。因此全面贯彻“十一五规”划的指导原则,形成高科技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高效率低成本的集约型的增长方式必须靠强化现场管理来实现。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