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设备管理为龙头 实现企业管理目标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31969 次点击
青铜峡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以设备管理为龙头,多年来开展创“无泄漏”工厂(车间)和“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工厂(车间)的活动,保证了设备的安全、正常、经济运行,实现了设备管理由技术型向技术经济效益型的转变,达到了全员、全系统、全效率的现代企业管理目标,为企业改制上市、第二次腾飞打下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公司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一)青铝集团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全民所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确保主要生产设备完好、安全、高效运行
青铝集团从2002年初实行优良资产重组、改制后,为使设备管理工作适应新形势,要求集团公司设备管理职能部门和各子公司要在更加坚定地贯彻《全民所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和《“九五”全国设备管理工作纲要》的基础上,积极进行设备管理新模式、新思路的探索,使设备管理工作更好地为新体制服务,使设备管理工作上新台阶、新水平。多年来,我集团认真贯彻《全民所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和《“九五”全设备管理工作纲要》,以设备管理工作为龙头,以创建“无泄漏”工厂(车间)为突破口,以创建“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工厂(车间)为管理目标,以贯彻ISO9002标准为契机,将设备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做得扎实有效,现场管理成绩突出,从而使设备管理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轨道,实现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生产安全管理的“无泄漏”,为集团的安全生产、节能降耗、提质增效做出了巨大贡献,设备管理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远远高于轻金属冶炼企业规定的特级设备管理标准,达到了企业全员、全系统、全效率管理的目标。
(二)制定适合集团机制的设备管理相关制度、规程,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检查评比活动,使有关的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企业改制后,虽然各个子公司的职责和权限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集团公司对设备管理的要求没有变,集团公司各子公司对本单位设备管理的责任和承诺没有变。各子公司严格执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中《设备管理与维修控制程序》的规定,坚持集团公司每季度一次、部级单位每月一次、国璋级单位每周一次的设备检查工作制度,工作现场真正达到了“一平、二净、三清、四无、五不漏”的要求,有力地保障了全集团公司的生产设备安全、高效运转。在用电管理方面及时开展了“安全平稳供电劳动竞赛”活动,三个供电车间中,供电一车间、供电一车间、供电二车间分别在本年度取得了安全平稳供电1900天和2100天的优异成绩。青铝集团各部门结合本部门所担负的设备管理任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面向全集团公司服务承诺,以崭新的工作形象和工作风貌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三)精心维护特种设备,使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始终正常有序
青铝集团在专业部门的指导下,全面提高特种设备及设施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消除了这些设施的事故隐患。配合上级技术监督部门对全公司14台锅炉进行年检并及时整改;2002年5~6月按上级技术监督部门的要求对全公司锅炉、压力容器、管道、特种设备进行重新普查登记,要求各种设备的管理达到账物相符、精确到位、设备用途明确、设备运行技术状况清楚、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二、领导重视、网络健全、目标明确
(一)领导重视、网络健全
青铝集团公司非常重视设备管理工作,总经理亲自担任公司设备管理委员会主任,公司领导中专门配备了一名副总经理主抓设备管理工作;全公司的设备管理工作由集团公司生产机动处负责;各子公司、部、处都配齐了设备副经理、副部长和副处长,并设置了生产设备科;各车间都配齐了设备副主任,从而健全了从集团公司到各子公司(部室)车间(科、队)的设备管理网络。经过多年的实践、锻炼,建立了一支高效、精干、稳定的机修、土建、大修、电修等固定资产维修队伍和管理队伍。各子公司的机电维修工作实现了机电一体化,使设备能够及时维修,保证了设备安全、正常、高效、经济运行。
(二)目标明确,确保设备管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
主要生产设备完好率、综合设备完好率、主要生产设备利用率、主要生产设备可开动率、固定资产大修理项目实现率、“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工厂(车间)保持率、设备管网动静密封点数及泄漏率等是我集团公司设备管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在每年年初,我集团公司都坚决按照自治区经贸委的要求把设备管理的这些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纳入青铝集团总经理的目标责任制考核中。从投产以来,全集团实际完成的指标全部优于计划指标。集团公司每年对各子公司(部室)设备管理的各项考核都以公司文件形式纳入集团公司对各单位的经济责任制考核中,真正做到考核有指标、有标准、有检查、有评比、有奖罚。
三、加大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科技投入力度,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自1999年以来,青铝集团不断加大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科技投入力度,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保证了设备安全正常运行,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加了产品品种,提高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先后投资1.6亿元人民币,建成年产2万吨阴极炭素制品的炭素厂,填补了西北铝用阴极炭素品的空白;投资近30亿元,2004年1月12日投产的年产25万吨电解铝的四期扩建工程,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250kA预焙槽铝冶炼技术,引进美国、法国、德国、瑞士的先进技术和设备;2004年9月28日建成投产年产16万吨、全国产能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预焙电解阳极生产系统;2004年8月投资2.94亿元人民币对二期106kA自焙电解系列进行停产改造;2005年2月中旬,投资1.6亿元人民币对一期80kA自焙电解系列进行停产改造;到2005年12月18日,青铝集团原铝产量将达到42万吨左右;产值将达到70亿元人民币。
这几年青铝集团通过加大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科技投入力度,不断提高了企业装备水平,开发出多种适销对路的铝产品,极大地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提高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大潮中的竞争能力,为企业固定资产保值增值、连年获取较高盈利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四、以设备管理为龙头,通过开展“无泄漏”工厂(车间),“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工厂(车间)活动,使全集团设备管理上了新台阶,企业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青铝集团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先后建立健全了4258台(套)固定资产设备档案;修订和完善设备管理各项制度、规程1200项,点检、润滑、状态监测、现场检修等原始记录齐全,设备管网动、静密封点台帐、汇总表、系统示意图齐全,泄漏率统计及治理已纳入设备管理考核指标中,形成依法管理设备的局面。
(二)青铝集团共制定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及维修操作工人的工作标准和作业标准700多项计200余万字。
(三)设备完好标准落到实处,设备附机件齐全完整,全安制动信号装置完好有效,灵敏可靠,设备外表见本色,干净整洁,设备功能齐全,维护保养及时彻底,运转良好,实行包机到人,责任落实。加强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设备的安全技术监测,确保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设备安全正常运行。从生产厂房到维修班组,从值班室交接班室,从仓库到办公室,实现了定置管理。全集团管网实现了彩色化管理。“一平、二净、三清、四无、五不漏”的环境治理目标已实现。
(四)重视设备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及操作维修人员的工作标准、作业标准水平考核与培训。多年来坚持开展钳、电、管、焊、机动车司机、天车司机等技术工种的技术大比武,积极推行维修工种的机电一体化进程。维修操作人员标准化作业水平大大提高,对管理干部及专业技术人员采取送出去培训、请进来授课、自编教材内部培训等方式,使设备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几年来先后请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西安培训中心、宁夏设备管理协会、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机械设备维修分会来公司举办《现代企业设备管理》、《现代设备综合管理》、《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等中高级培训班,使全集团公司技术员以上的设备管理干部都实现了持证上岗。在2001年至今和自治区劳动部门共同办班,对4个工种948人的特种作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使他们全部达到了持证上岗要求。
(五)长期坚持设备管理的经济责任制考核,从集团公司到子公司、从子公司到车间,层层落实了设备管理的经济责任制。点检、润滑、巡检与定人定机状态监测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多年来集团公司以生产部(改制前为机动处)为主坚持每季的设备检查评比考核,子公司(部室)坚持每月至少一次的设备检查评比考核,车间(队、科)坚持每周一次的设备检查评比考核,将检查结果与奖金、晋级、评选进结合起来,使设备管理的各项内空真正落到实处。
(六)集团公司在“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目标基本实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扩大管理成果,集团公司把“安全文明生产标准”管理向企业全系统管理进行推广和辐射,即从设备的操作、维护、检修到物资管理、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生产技术及安全管理、人事管理、教育培训管理、工程管理,岗岗有标准、事事有责任、项项有检查考核、生产、经营、财务、物资管理的漏洞基本堵塞。全集团干部职工的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意识即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节能意识、效益意识已经形成,依法冶理企业的局面已经形成。
五、多种形式的员工培训工作收到显著成效
2002年在全公司举办了公司改制以来的首届“设备管理及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广泛涉及设备管理和安全人生产知识的学习、应用和宣传、收到了良好效果;作为35家参演单位中唯一一家用电大户,公司参加了西北(宁夏)电网联合反事故演习,提高了公司员工事故处理和应变能力,锻炼了队伍;青铝集团积极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工作,仅2002年,集团公司内共有500余人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4个特殊工种共948名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及复审考核,核发了948个上岗证;此外,各子公司还组织了钳工、电工、电气焊工、管工、起重工、司机、车辆维修工、铸造工等工种的培训和技术林比武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员工的操作、维护、检修技能、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六、积极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及先进技术使设备管理水平逐年提高,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全集团公司电解机槽全部实现了计算机控制。全集团一、二级单位的固定资产实现了计算机管理,管理软件和计算机实现了升级和换代。全集团一、二、四期整流所系统实现了计算机监控运行。集团公司建立了局域网,主要生产与管理部门实现了计算机联网,各种生产与管理的有关内容已实现适时上网。花大力气开展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工作,全集团形成一、二、三级设备状态监测网,基本实现了预知维修。积极采用六新技术治理设备及管网的跑、冒、滴、漏,设备及管网的泄漏率动点从1995年底的11%,降到2002年12月末的0.32%,静点从1995年底的2.96%,降到2002年12月末的0.09%。安全规章制度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健全,安全标志齐全,消防器材完好有效,安全通道畅通。1995年以来,全集团没有发生特大、重大设备事故,设备事故损失费逐年减少。
近年来由于国民生产生活和需要,对供电系统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经常因各种原因发生瞬间失电的现象(又称晃电)也越来越频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常采用UPS(不间断电源)平保证对仪表、自动化系统等弱电系统抗晃电的目的。而实现大功率,大电流的用电设备(交流电机)抗晃电,一直困扰着广大生产、生活部门。用电部门大多采用互锁或失压自启动和群自启来实现,仍然存在启动不及时或不能启动的问题。而利用纳米技术电容器作为储能单元,组合成新型的动力UPS系统,直接给低压用电设备供电,可以很好的解决此问题。
纳米技术电空器是利用了纳米尺寸的碳材料作为两极板间的介质,通过多层叠加制成的。由于大大增加了介质表面积,缩小了两极板间的距离,从而增加了了电容器的容量。
一、纳米技术电容器原理及特点
1.1、纳米技术电容器原理
纳米技术电容器是一种电容量可达数千法拉的电容量极大的电容器。根据电容器的原理,电容量取决于电极间距离和电极表面积,为了得到如此大的电容量,纳米技术电容尽可能地缩小电极间距离、增加电极表面积。为此采用了双电层原理和活性炭多孔化电极,纳米技术电容器的结构。双电层介质在电容器两电极施加电压时,在靠近电极的电介质界面上产生与电极所携带电荷相反的电荷并被束缚在介质界面上,形成事实上的电容器的两个电极。很明显,两电极的距离非常小,仅几纳米,同时活性炭多孔化电极可以获得极大的电极表面积,可以达到20Om2/克。因而这种结构的纳米技术电容器具有极大的电容并可以存储很大的静电能量。就储能而言,纳米技术电容器的这一特性是介于传统的电容器与电池之间。
纳米技术电双层电容器的原理大致是这样的:在施加电压进行充电时,从正极所使用的碳中释放出带负电的电子。失去电子的部分成为带正电的空间(空穴),因此可以吸引电解液中的阴离子。
电子通过集中电极流向负极,与电解液中的阳离子相互吸引接合在一起。空穴与阴离子、电子与阳离子都持续保持着数子原子大小的距离(电双层)。这就是电的贮存状态,即停止充电也不会发生变化。当电容器连接到电气设备上供电时,电子就从负极返回正极,离子也离开电极。电子朝着与充电时完全相反的方向移动并形成电流。由于不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充放电。
传统的充电电池由于通过电解液与电极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来产生电力,因此充电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经过多次充电和放电后,电解液逐渐分解、材料变质,性能也随之下降,用上几年后在都需要更换。与此相比,电容器不产生化学反应,可以直接将电力贮存起来。不仅充电所需的时间非常短,还能在瞬间释放出大量电流,输出功率很大。由于充电和放电可反复进行数十万次以上,所以基本上无需更换,可以半永久性地使用。
1.2、主要特点
尽管纳米技术电容器能量密度是蓄电池的5%或是更少,但是这种能量的储存方式可以应用在传统蓄电池不足之处与短时高峰值电流之中。相比电池来说,这种纳米技术电容器有以下几点优势:
a、电容量大。纳米技术电容器采用活性炭粉与碳纳米管、活性炭纤维作为可极化电极,与电解液接触的面积大大增加,根据电容量的计算公式,两极板的表面积越大,则电容量越大。因此,一般双电层容器容量很容易超过1伏,它的出现使普通电容器的容量范围骤然跃升了3~4个数量级,目前单体纳米技术电容器的最大电容量可达5000伏。
b、充放电寿命很长。可达100000次,而蓄电池的充放电寿命很难超过1000次;可以提供很高的放电电流,如2700伏的纳米技术电容器额定放电电流不低于950安培,放电峰值电流可达1680安培,一般蓄电池通常不能有如此高的放电电流,一些高放电电流的蓄电池在如此高的放电电流下的使用寿命将大大缩短。
c、安全可靠。可以数十秒到数分钟内快速充电,而蓄电池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充满电将是极危险的或是几乎不可能。可以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零下40℃~零上70℃),而蓄电池很难在高温特别是低温环境下工作;纳米技术电容器用的材料是安全和无毒的,而铅酸蓄电池、镶铺蓄电池均具有毒性;而且,纳米技术电容器可以任意并联使用来增加电容量,如采取均压措施后,还可以串联使用。
二、纳米技术电容器储能式不间断电源的优势具体比较如下:
1、由于常规UPS采用蓄电池组作为储能单元,向变频器提供交流电源,须进行AC/DC、DC/AC两次大功率变换,从而增加硬件成本,造价高,故障点增加,可靠性九降低,同时蓄电池组不能瞬时大功率、大电流过充过放,而纳米技术电容器不存在过充电、过放电的问题,只需限制最高充电电压就行了。且使用寿命短,维护成本高,受环境温度影响大和电池组内部连接内阻不平衡造成内耗大。因此,在大型动力设备中极少采用传统UPS。
2、而直接采用蓄电池组作为储能单元,向变频器提供直流电源,虽然减少了AC/DC、DC/AC两次大功率变换,硬件开销减少,但蓄电池组储能是化学方式,能量转换效率低,不能瞬时大功率、大电流过充过放,且使用寿命短,须不断更换,维护成本高,受环境温度影响大和电池组内部连接内阻不平衡造成内耗大,且对环境、人员有伤害。
因此以上采用能量转换效率低(30~50%)的蓄电池组作为储能单元,以解决防电网瞬间晃电(失电)动力支持的方案,特别是在大功率的场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除非采用大马拉小车的方式增大蓄电池组的容量,这无形中增加造价和维护费用。
3、在储能方式上,突破了传统电池组作为储能器件的概念,在国际上率先采用纳米技术电容器作为不间断电源的储能器件。以纳米技术电容器替代传统电池作为储能器件,可以在大电流环境下充放电,没有极化反应,具有瞬时响应时间快、能量大的优势,并大大降低ESR(等效串联内阻),其热稳定性好,过电流、过电压能力强。蓄电池一旦过放电,要恢复其容量得充电数小时,而纳米技术电容器恢复到额定电压,仅需几分钟。单只电容合闸后端电压下降10~20V,数秒钟即可复原。而电池不仅在大电流条件下极板会出现极化反应、而且在静态环境下,由于自身的电化学机理也会出现极板自然内部极化过程。电池出现极化反应后,其电池内阻增大、电解质发热,这样不但进一步加大、加速了电池的极化反应,甚至导致完全损坏电池的功能。特别是在大电流充放电条件下,电池极板很容易损坏。而且,纳米技术电容器只需定期检测其容量是否下降就行了,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免维护。
4、动力UPS装置以并联热备方式工作,任何动力UPS装置器件的损坏、故障都不会给被控设备造成连带损失和影响。另外强大的保护技术、隔离技术使得动力UPS装置工作更加安全可靠。
5、动力UPS装置充分利用纳米技术电容器瞬时大功率、大电流放电的特性,还可以满足大型电机启机、加速时程中对电网能量的需求。储存在纳米技术电容中的能量迅速释放出来,补充大型电机启动、加速时对电网能量的需求,大大降低了对电网的波动和干扰,改善了电网对其他设备的供电质量。
三、现实的考察:
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一家炼油厂,某大型设备的主油泵(5kw)和一台电机工率75kw油泵分别选用了此设备。在两次晃电事故中,这两台动力UPS保证了所带的关键电机的正常运行,消除了该厂的重大隐患。事实说明,这一新产品采用技术、新器件作为能量储能单元,实现了在线并联热备支持,满足了动力设备大电流、高功率的瞬时要求,它的效果是单一的失压自启动和群自启设备无法实现的。
四、功效的探讨:
综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理论上的探讨,我们认识动力UPS设备是完全可行,可靠的。在晃电事故中,动力UPS可以保证所带关键电机的正常运行,消除了居民生活、企业生产的重大隐患。这一新产品采用新技术、新器件作为储能单元,满足了动力设备大电流、大功率的瞬时要求。如果投放使用,经济上的回报也是客观的。一个连续运转的大型企业,尤其是石油石化企业,一次开停工作的损失就在几百万左右,而一台动力UPS只有十几万。
六、多用途的思考:
鉴于该设备以上的特点和性能,可考虑在其他方面应用:比如高压开关柜直流屏的电池系统,电梯设备电池部分,还有其他装有电池的大型设备。
东风康明斯天然气发动机项目日前正式启动
日前,东风康明斯与美国西港公司近日就天然气发动机项目召开了第一次联合规划会议,此举标志着东风康明斯天然气发动机项目正式启动。
据了解,天然气发动机作为国家重点鼓励的新技术,对于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然气资源、减少国家对燃油的依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东风康明斯公司作为国内发动机行业的领跑者,积极与美国西港公司合作开发天燃气发动机,占领中国新型发动机市场。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