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动力车间设备管理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15298 次点击
王晓枫屈红英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09)
摘要:动力车间的管理是整个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管理的好坏都极大地影响着整个企业的效益。为此,要明确动力车间管理的主要任务,做好基础管理工作,严格执行”以生产为中心,技术管理为重点,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动力设备;安全运行;设备管理;预防性维修
动力设备及其设施在企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企业生产活动的心脏和脉管,在企业的固定资产中占有较大比例。而动力又是企业组织均衡生产的重要条件和完成生产计划的关键因素。如果动力因素不符合要求,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以及安全和环保等。所以必须对动力设备机器设施进行有效管理。我们只有按照系统工程理论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才能使设备综合管理的效率最高,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才能朝着具有我国特色的设备维修体制的方向发展。
1.依据系统动力特点明确动力管理的主要任务
动力车间为各生产车间提供必要的各种能源,确保各生产车间安全稳定的运行。能源种类之繁多,包括电系统(设备用电、日常用电等),水系统(无盐水、±5℃、-25℃、-75℃水等),气系统(高压压缩空气、低压压缩空气、水蒸气等)以及冷冻空调载能体转换、输送和使用。动力系统虽说种类繁多,但有其共性。搞好动力管理的前提是正确认识这些共性。
1.1系统的完整性与可靠性
由于动能在发生、转换、分配、传输和使用过程与相应的设施、管网构成了企业动力系统,所以接人动力系统(网)的一切设备装置和元件,不论处于使用和备用的状态,都是系统的组成部分,任何装置、设备、元件发生故障,都可能影响整个系统工作。这种系统完整性使管理工作复杂化。因此动力管理强调系统高的可靠性,强调把各动力系统同全系统联系起来并注意系统的完整性,这样才能确保动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1.2系统安全性
动力系统大多处在高温、高压或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的工作环境下,系统的安全十分重要,这不仅关系着人的生命安全也关系着整个生产的安全。
1.3系统工作的连续性
动力系统大多全年连续运行(例如,供电系统)和季节性连续运行(例如,采暖锅炉、制冷机组、空调系统等),也有的按生产需要连续运行的。为此,严格运行管理,确保连续运行。
1.4系统的经济性
经济性主要表现在设备运行效率和设备能力两个方面,两者统称为设备效能。动力设备的效能指标特别重要:设备能力是其动能好坏的集中反映,能力不足不仅影响企业生产,而且会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动力设备的运行效率对企业的能源消耗影响极大,企业中由于效率不高而造成的损失一般占总能耗的5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70%-80%。因此动力设备效能的管理是动力设备管理的重点。
依据以上特点,明确指出动力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动力系统正常运行,经济合理地供应生产所需要的各种动力,简单概括为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2.明确动力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从基础工作抓起
根据动力设备的特点和动力设备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运行的要求,在生产、技术、调度及日常的运行管理工作中必须集中统一指挥,按章办事,才能保证设备运行安全可靠。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符合实际的、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规章制度。并要认真贯彻执行。
从安全运行角度考虑,人和设备是各环节、各因素中最主要的两个方面,而管理制度就是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期达到统一的纽带。通过人对设备的管理,使设备本身更完好,安全附件更可靠。而设备运行指标的正确性,为运行人员操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因此制定和执行动力运行设备的各项管理制度,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保证安全的重要组织措施。
动力车间要根据以上特点,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和一系列措施,确保生产安全运行,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2.1动力设备的日常运行管理
动力设备日常管理和维护应达到:
(1)建立完善的运行制度、操作规程、安全规程、岗位责任制及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
(2)现场所有设备完好,设备运行状态参数符合设备出厂、生产需要、运行安全可靠、节约能源及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主题完整,附件齐全;
(3)设备运行正常,无异常振动、噪声、温升和润滑不良,工作可靠,无跑、冒、滴、漏现象。
(4)现场设备的安全装置、保护元件、监测仪表及自动化器件齐全、完整,工作稳定可靠。所有阀门关闭灵活、严密,所有管道及附属装置标志明确,环境清洁整齐;
(5)设备运行记录、交接班日志、各种规章制度齐全,记录及时准确。
2.2建立责任制,奖罚分明
上述(2)、(3)、(4)、(5)执行的好坏与一线的操作人员有极大的关系。因此,要想做到安全、经济的运行,必须严格要求操作人员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设备、运行设备。如果设备的管、用、养、修等各项环节,没有与经济利益结合起来,就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反之,如果将设备管理与责、权、利结合起来,对维护好、保养勤、技术精、功效高的员工,给予应有的经济奖励,使他们能够精益求精,将工作做的更好;对玩忽职守,发生设备故障。造成设备损坏的员工,应及时予以批评教育,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以引起他们的警惕,杜绝和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并能吸取教训,加强责任心。这样,发挥人的积极因素,设备管理水平定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3做好维修保养。确保设备完好率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技术性能必然会产生的不断变化,会导致某些不可避免的现象发生,如紧固件的松动、异常声响、于摩擦和漏油等。这些设备的隐患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造成设备过早磨损,甚至导致严重故障。因此,应做好设备定期和平时的维护保养工作,对于设备的重要部件采用定期检修,对于有性能缺陷的部件采用状态维修,对于发生重复事故的设备采用改善维修,对于危险性大的设备采用事先维修(即预防性维修)。尤其对于重点设备和大、精、稀有设备,要应用振动、光谱和性能分析等现代先进的电子检测仪,对设备进行动态检测和故障诊断,尽可能做好预防维修工作。这样随时改善设备的技术状况,就有利于降低和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实践证明,设备的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维修保养的好坏。为此,只有科学的制定各类修理计划和大、中修前的技术鉴定,组织安排好各种工序,就能不断地提高修理质量,降低设备修理成本。
3.降低产品成本,抓好动力设备的经济管理
要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必须重视企业动力设备的维修费用和动能费用的核算,这是搞好动力设备经济管理的主要工作。
3.1动力部门要健全经济责任制,把动力设备管理与维修的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纳人经济核算的内容,要通过制定有关动力设备的运行、维修等方面的经济指标,逐步掌握动力设备各项费用在企业总成本的比例关系,从而找出降低动力设备费用的正确途径。
3.2动力部门要加强对动能消耗和维修费用的管理,做好动能成本、维修费用的核算与经济分析工作。
3.3结合动力设备的大修理进行的技术改造,其费用超过正常大修费用时,应按照规定办理增值手续。
3.4按规定认真做好动力设备的统计、分析和考核工作。
(1)设备完好率评价:设备完好率是考核设备状态好与否的技术指标。设备完好率=期末设备完好台数÷期末设备在册台数x100%。
(2)设备利用率评价:设备利用率是考核设备按计划完成营运的指标。一种评价是:设备利用率=∑设备实际开动时问÷∑设备制度(计划)时间x100%。另一种评价是:设备利用率(负荷率)=平均负荷÷设备总容量x100%。
(3)设备故障停机率评价:故障停机率=∑设备故障停机时间÷(∑设备实际开动时间+∑设备故障停机时间)x100%。
(4)设备维修费用率评价:维修费用率=全年实际总维修费用÷全年设备平均原值X100%。全年实际总维修费用包括:大修、中修、项修、小修、设备的耗零配件以及各级保养和日常维护的全部费用。
(5)设备创净产值率评价:按照设备的平均原值(年初原值加年末原值,并取其平均值),考核设备全年创净产值的经济指标。其计算公式:设备创净产值率=全年设备创净产值总和÷全年设备平均原值X100%。
3.5做好动力设备的资产管理工作,建立各种动力设备台账(包括单台设备的台账和各种动力站房的汇总台账),建立各种流量计卡片(包括水、电、蒸汽、压缩空气、油、氧气等流体)及动能计量装置网络分布图等。
根据动力设备经济管理目标开展动能经济核算。经济核算的目的是促使动能生产部门降低动能生产成本,合理节约使用动能,降低动能消耗费用和产品生产成本。动能经济核算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动能生产和与消耗的统计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实行定额管理;搞好修理与运行费用的预算;核算动能生产成本,进行成本控制。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工资及其附加费,车间管理动力各岗位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四项加起来称为车间成本。为了节能降耗,提高效益,通常要算出动力部门及其所属修理、运行工段的月成本、季度成本和年终成本,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并评比,对完成成本并有较大降幅的实行奖励,对没有完成经济责任制的实行一定的罚款。这样,在车间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风气,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意识到多劳多得,少劳不劳就要挨打。
4.结束语
总之,在设备的综合管理中,要将设备的使用与维修、保养结合起来,贯彻以“生产为中心,技术管理为重点,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保障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随时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维修、保养是设备管理的重要职责。加强设备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在企业的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张友诚.现代企业设备管理.北京:中匡i计划出版社,2006.
谢竞山.企业班组管理攻略.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