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维修行业发展动向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31578 次点击
孙建纲
(金乡县交通局山东济宁272200)
1.维修理念的变革
(1)事后维修思想
2O世纪初期,机械设备维修一般都是在发生故障以后才进行的,即事后维修。它的最大优点是充分地利用了零部件或系统部件的寿命,但事后维修是非计划性维修,浪费了较多的剩余修理,同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2)以预防为主的维修思想
2O世纪5O年代,人们对机械的磨损机理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入:机件工作——产生磨损——发生故障——影响使用并危及安全。为使每个机件都达到使用可靠和安全,维修工作就必须在故障发生之前进行,从而形成了以预防为主的维修思想。这种维修思想包含了主动预防的思想内容,其实质是通过采取各种预防性措施,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改变了事后维修缺乏计划性的被动局面。但这种维修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维修工作以直接经验作为指导,只能提出一般性的维修原则,缺乏针对性;二是只着重解决维修中的具体技术问题,忽视了维修的整体内涵,缺乏对维修管理的研究。由于事先很难预料大量的随机性的故障,尽管做了许多的预防性维修工作,也很难获得预期效果;三是刻板地实行定时定程维修的离位分解检测维修,不可避免地使维修工作出现频繁分解拆卸的现象,导致维修工作针对性差、工作量大、耗时多、费用高,而且还会因拆装可能埋下一些新的故障隐患,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可靠性。
(3)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
近二三十年来,在预防为主维修思想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广泛采用先进的测试技术和诊断手段,逐步形成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这种维修思想是以对维修对象的系统监控为手段,用大量的原位检测代替离位检测,将单一的定时定程维修改变以可靠性数据分析为依据的维修。它使维修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使主客观更加一致,增强了科学性,减少了盲动性。其基本要点如下:
第一,维修工作以可靠性理论为基础。大到维修时机、维修方法、维修周期的选择和维修工作量计算、维修范围的界定,小到一个机件修复后的可靠性系数、一个项目的诊断检查的标准,都要以保证和提高设备的整体可靠性为依据。第二,机械设备的可靠性是由设计、制造和使用三个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因此,要提高其可靠性必须从这三个方面人手。可靠性维修可以保持和恢复设备的性能,并且可以为设计、制造和使用单位提高设备的整体可靠性提供极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第三,可靠性指标是评价维修质量最科学、最有效的依据和标准。
综上所述,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遵循了设备发生故障的规律,增强了维修的针对性、灵活性,提高了维修的效率和效益,使维修工作达到了最终目的,实现了总体要求。
2.维修业的现状
在国外,工业化发达国家都比较重视维修业发展,设有专职的维修管理机构,维修企业形式多样,维修市场已趋于成熟,民间维修团体也有4O多年历史,经常举办维修设备展览和维修理论、维修工艺大型学术会议,有力地促进了维修业的发展。7O年代初,我国机械设备维修研究和应用才进入较快的发展时期,建立了科研机构、学术团体、推广应用维修新设备、新工艺,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我国机械设备维修业还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
一是机械设备维修业的宏观管理缺乏统一的归口部门。目前机械设备维修业受到国家部委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几个部门的管理,权力分散、责任不清,难以在政策上协调统一,使我国的维修业管理陷入“真空地带”。二是缺乏保护维修业正常发展的法律法规,致使维修业发展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三是机械设备维修企业性质相对单一,基本上局限于集体、私营性质的中、小型维修企业,融资意识谈薄。四是维修业竞争、评价、监督和激励机制还没有建立,标准、制度不够完善,维修质量评价无据可依。
3.维修体制的改革设想
维修体制的改革,影响着维修业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要使机械设备的维修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就必须构建适宜的维修体制。
第一,要尽快成立责权统一的管理部门,负责机械设备维修业的宏观调控和规划其整体发展。
第二,要加大行业的立法和执法力度,制定系统、完备的法规制度和标准,使维修业有法可依、有据可凭,加快从行政命令型向依法管理型发展的步伐。
第三,积极营造机械设备维修业多元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制订扶持维修业发展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合理引进外资,加大合并和重组力度,改变维修企业性质相对单一的现状。灵活多样的管理形式,逐步形成合资、独资、集体和私营多家并存竞争和相为补充的局面。
第四,促使机械设备维修业从专业分立向资源共享方向发展。现代化的设备集机械、电子、液压、计算机、传感技术于一体,对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能完成单一专业和工种的维修企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重复性投资将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拥有少量维修资源的企业,只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才能适应发展的趋势。
第五,将传统的定点维修方式转变为定点维修与机动维修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专业化的巡回维修队伍,配备高性能的机动维修设备,实现现场维修服务。
4.维修业的发展方向
(1)以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技术为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光电机械一体化技术在机械设备上的应用将日益广泛。目前,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技术已有了较大的发展。实践表明,机械设备性能越先进,结构就越复杂,其维修活动就越依赖于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技术。事后维修、预防维修,以可靠性为中心维修的思想,各有长短,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机械地规定某个维修单位或某种机型只能采用某一种维修方式,既不符合实际,又难以奏效。当前,发达国家的机械设备维修主要是,以状态监测为基础,可靠性维修为中心,以多种维修方式相结合,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的视情维修。今后,随着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将装备机电一体化的在线自动监测和故障诊断等仪器设备,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将成为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主导思想。
(2)建立智能网络维修服务系统
建立智能网络维修服务系统将成为2l世纪机械设备维修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在瑞士,机械设备维修服务网已遍布全国,各地区均有配件中心仓库,业务人员仅用两三分种就可以掌握维修站点和某种配件在全国的分布情况。运用网络技术,还可以超越国家、地区和时空界限,将机械设备的科研机构、技术咨询、生产厂、维修厂、配件站和使用单位联系起来,实现远程、快速、优质和全方位的服务。生产厂以此作为售后服务的主要手段,通过与机械设备配套的数据采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维修服务系统,直接或间接地从施工现场获得信息,按最佳效率时就有权取的措施完成售后服务。
(3)发展改善性修理和复合修复工艺
传统的恢复性修理,只能使有故障的设备通过维修后其使用性能接近原机的性能,没有包含技术进步的因素。而改善性修理是采用新装置、新材料和新技术修理旧机,使修复后的旧机大显神通到或接近新机的性能。今后,随着电液技术、CAD技术和材料工程技术在机械设备上的广泛应用,具有集成化、智能化的新型机械设备的更新周期将进一步缩短,恢复性修理将更多地被改善性修理所取代。另外,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修复工艺来修复零件或设备的复合修理方法,如:焊接+胶粘、多种表面修复技术等。它们能综合各法之长、弥补各法之短,具有最佳的经济效益,将成为修理工艺重点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