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点检制的设备状态维修探讨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8676 次点击
曾明星,贺运初,肖冰果
摘要:介绍基于点检制的设备状态维修的涵义与优势,探讨了点检制状态维修的实施过程与适用条件。
关键词:设备管理;点检制;状态维修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设备管理也正由技术管理向经济管理转变。设备管理人员追求的目标主要有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低、设备综合效率最高、设备故障为零。因此,设备管理已突破了传统维修体制的束缚,逐渐由事后维修、定期计划维修向以设备状态为基础的状态维修过渡。基于点检制的状态维修有利于降低状态维修的投资成本,使状态维修变得简单可行,将被企业尤其是条件较差的中小企业在设备管理中广泛应用。
1.点检制状态维修的涵义
状态维修也叫视情维修或预知维修,是指通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所得到的信息,在设备故障发生之前进行的适时适量的有针对性的维修。通常在不拆卸设备的情况下,借用仪器仪表对设备的潜在故障进行连续或周期性的跟踪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发现故障迹象,确定设备维修时间和内容,预测设备故障,采取维修措施,把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使维修工作有的放矢。
点检制是日本在引进美国生产维修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制度,利用人的感官和简单的仪表工具,按照制定的标准定人、定点、定量、定期地对设备进行检查,找出设备异常,发现故障隐患,了解设备缺陷的初期信息,及时采取对策,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而基于点检制的状态维修就是以点检作为主要手段获取设备劣化迹象,预测设备故障,对设备进行适时适度的修理,是状态维修的一种简单形式。
2.点检制状态维修的优势
与传统的定期计划维修和状态维修相比,基于点检制的状态维修兼具二者的优点。
2.1防止过维修和欠维修
相对传统的定期计划维修而言,点检制状态维修可以防止过维修和欠维修。有效地降低维修成本,提高检修质量和设备利用率。定期计划修理方式不分设备状态好坏,一到修理周期一律执行计划预修。这样,就有可能在设备状况良好不需要维修时进行了维修,即过维修。维修过度不但增加维修成本,而且降低了设备维修质量,因为有些可以继续使用的零部件被提前更换,有些零部件原本完好,由于过多拆卸而被损坏,本来磨合得很好的部件又被重新装配,破坏了原有的技术状态。也可能在设备状况恶化时还没有维修,即欠维修。欠维修导致了设备故障或事故的发生,损失已经产生或扩大,此时已成为事后维修,给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另外,基于点检制的状态维修可以克服定制计划修理对设备大面积的拆装而导致的人、财、物的大量浪费,使得修理具有针对性,缩短检修时间。
2.2降低企业投资
状态维修需要购置昂贵的状态监测仪器仪表,投资巨大。而基于点检制的状态维修主要借助人体的感官和简单的仪器仪表工具来获取设备的状态信息,因此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投资。
3.点检制状态维修的实施过程
3.1推行全员生产维护制和点检制
传统设备管理通常的做法是操作人员只操作设备,设备坏了再交给维修人员修理。这种“你操作,我维修”、设备管理工作全是设备人员的事情的设备管理方式导致了操作与检修严重脱节,设备状况不明了的状况,无法实现状态维修。有效运行点检制与全员生产维护制(TPM)有利于通过点检手段来了解设备运行的状况,有利于通过操作人员、检修人员、技术人员从生产现场获得设备状况信息,并且使得信息的来源更具有针对性。点检制是全员生产维护制的基础,操作工人的日常点检是点检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员生产维护制又是推行点检制的重要保障。推行全员生产维护制和点检制是企业体制的一项重要变革。牵涉到组织、制度、人的观念与行为的变更,将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要求从最高经营管理者到第一线操作人员、维修人员转变观念、积极参与,需要管理者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周密筹划,稳步推进。
3.2分析设备特点,制定点检方案
不同类型的设备有着不同的特点,发生故障的性质、部位、周期,发生故障后的损失均有较大差别。需要管理者科学地分析企业设备的特点,有重点、有针性地进行检查与维护合理制定点检方案。首先,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进行ABC分类:A类设备特殊维护、特殊检查;B类设备重点检查;C类设备一般检查。其次,科学分析各设备原理与性能,找准可能发生故障或劣化的部位。诸如滑动部位、回转部位、传动部位、与原材料相接触、相互作用的部位、重要支撑部位、交变载荷部位、受力较大的部位、易腐蚀部位、供油部位等等。再次,确定检查的内容、标准、周期与人员。根据各检查部位的特征来确定哪些是由操作人员负责的日常点检的检查部位、工作内容、劣化标准,如温度、压力、流量、振动及检查的周期;哪些是由点检员负责的定期点检与技术人员负责的精密点检的检查范围、标准与周期。最后,确定点检方法与工具。如五感感觉、工具、仪器、仪表等。
3.3做好设备点检,诊断设备故障
首先,点检方案确定以后,严格按照方案的要求具体实施。点检实施应责任到人,详实记录检查数据、差异值、判定意见与处理建议等。点检记录反应了设备的状态参数,表明了设备的故障状态。设备故障的发生从初始变化期到功能丧失期的时间,因设备不同而异,有的只有几秒,有的则有好几个小时、几天甚至几个月、几年,故障征兆通过表象如噪声、振动、温度、气味、流量、压力等率先表现和传播,对这些设备的异常表象和信息等进行及时科学的辩识、判断与处理,就能较准确地预知潜在故障变化发展的踪迹和趋势。然后,技术人员根据点检记录、设备故障发生机理及过去的经验,充分利用故障潜伏期的发展变化过程,分析设备故障与劣化倾向,鉴别设备的技术状态是否正常,预先发现隐患,确定故障部位,寻找故障起因与性质,找出薄弱环节并提出相应维修策略。
3.4针对设备问题,进行状态维修
状态维修是设备点检和故障诊断的最终目的,在什么时候维修设备以及维修什么部位,设备故障的处理要在点检的基础上针对故障诊断后确定的故障起因、性质及其发展趋势而定。但也要综合、系统地考虑设备的整体状况,找出发生故障的根本原因,从根源上解决设备问题,不能片面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另外,在维修的时候不能只是进行恢复性的修理,而要不断改进,实施改善维修,彻底消除薄弱环节。
4.点检制状态维修的适用条件
4.1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
利用人的感官和简单的仪表、工具来准确检测设备状态,了解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细微变化,根据点检结果诊断设备故障,分析设备问题,采取应对措施,对员工的技能、知识有较高的要求。并且设备问题的发生往往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随机性、多发性,在点检过程中,并不是每次检查都会发现异常,点检制实施一段时间以后,员工可能会放松警惕而将点检制流于形式,就会错过发现与处理设备故障的机会,造成损失扩大。因此,点检人员应严格按规定对设备进行检查,纵向比较,横向联系,不断积累经验,敏感觉察设备运行的细微变化,不但要求员工具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耐心细致的精神,而且要求员工熟悉设备的结构、原理、性能与用途。所以,企业管理者应持续不断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培养员工的自主自我管理意识,努力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
4.2科学的管理制度体系
点检制度的良好运行,离不开一系配套管理制度的支持。点检制是以点检为中心的设备维修管理体制,由操作工人的日常点检、专业点检员的定期点检、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点检、专家的技术诊断和倾向性诊断、技术专家的精度测试检查构成“五位一体”的管理制度。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配备合适的人员,树立全员理念、全局观念,更需要不同层次的人员全身心协作与配合,才能有效推行点检制度,实现状态维修效果。企业应建立健全一系列激励与约束机制,合理评价员工的作用与贡献,对在点检中作出突出贡献,发现或处理重大设备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员工进行重奖,而对于视设备问题于不见,不按规定点检甚至由于没有及时发现设备隐患而造成重大损失的员工应给予相应的处罚。
4.3必备的监测工具
利用五感(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获取设备状态信息是状态监测最基本最简单的方法与工具,是状态监测的初始形态。为了提高监测精度,需要适当配备监测工具如测振、测温、测流、测声仪器仪表,进行离线或在线监测。
4.4设备技术特征
状态维修在技术上必须具备:一是设备或部件功能的减退必须是可检测的;二是设备或部件存在一个可定义的潜在故障状态:三是这种潜在故障发展到功能故障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
基于点检制的状态维修可以有效防止过维修和欠维修,使维修工作有的放矢,也可以节省价格高昂的状态监测仪器费用。但对于突发性故障,由于故障潜伏期较短而应采用定期计划维修以有效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对于价值特别低廉的设备,若采用基于点检制的状态维修将增加管理费用,宜采用事后维修。对于特别重要、一旦发生故障将带来重大损失的设备,应购置安装状态监测仪器,实施状态维修。因此,企业应认真分析各类设备的特征,采用不同的维修体制或综合采用,实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低。
参考文献:
田瑞兰.设备点检制在安全生产中的成功应用.煤炭工程,2005(6).
刘艳梅.设备状态维修管理模式探讨.机车车辆工艺,20o4(3).
林子务.状态维修的特征.棉纺织技术,2002(4).
林子务.设备故障及其诊断原理.棉纺织技术,2002(6).
邝朴生.设备诊断工程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
李葆文.全面生产维护:从理念到实践.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