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起点、少投入、快产出、高效益”技术改造方针在灵山驼峰改造工程中的实践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45391 次点击
赵新华,李鹏春,贾维扬
摘要:灵山站是鞍钢与国家铁路网接轨的联合编组站,鞍钢货物的主要“吞吐口”和厂内铁路运输的枢纽。在保证运输生产的同时完成驼峰改造的复杂技术条件下,鞍钢集团铁路运输公司精心组织、精心施工,通过严密论证与技术创新以保证高起点;勇于管理创新以促进快产出;坚持成本最小原则以做到少投入;全面综合管理以实现高效益,保证了工程的高质量,施工过程的事故为零,塑造了一个精品工程。
关键词:联合编组站;驼峰;技术创新;精品工程
灵山站是鞍钢与国家铁路网接轨的联合编组站,鞍钢货物的主要“吞吐口”和厂内铁路运输的枢纽。该站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1960年扩建,形成了年产500万吨钢的机械化驼峰。之后又进行了多次局部改造,但只能满足年产1000万吨钢的运输需要。按照鞍钢集团公司“十五”规划,要形成16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因此,灵山驼峰的造势在必行。
对这样重要的车站,在保证运输生产的同时完成驼峰改造,是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在工程:过程中,我们坚定执行集团公司“高起点、少投入、快产出、高效益”的技术改造方针,积极主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开展全面综合管理,实王保运输、保质量、保安全、保工期,塑造精品工程的目标。
一、严密论证与技术创新保证高起点
灵山自动化驼峰系统由自动控制系统、驼峰信号和减速设备三部分组成。设备的选择与配置买到能否达到总体设计要求,是保证整个工程高起点的关键。根据各种主客观条件,决定驼峰信号采我们参与研制的微机联锁控制系统,并在原有基上进行技术创新;自动控制系统和减速设备面向内招标采购。
灵山站共有203组道岔,是全国冶金企业道最多的站场,信号设计工作有相当的难度。我们原系统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技术创新:(1)克服PLC(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程序容量不足问题。建了新的PLC网络,将原PLC点对点独立运行为PLC组网运行方式;(2)解决了上位机与下,机通信数据不匹配问题。针对串口通信固有特点适当改动联锁软件中的基础数据,优化了程序容量和执行速度,解决了运输效率与系统安全性之间的矛盾;(3)解决了柜体模式设计问题。在短时间内制定了一套全新设计方案,确保了“故障导向安全”设计思想的实现。
此外,信号微机联锁系统还采用了新型微机连锁电源屏,满足了特大车站微机联锁系统电源的要求,成功解决了强电侵入、轨道电流漏泄、轨道电压调整频繁等问题;采用25Hz新型相敏轨道佳路,解决了480型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存在的不足;室内采用新型电子接收器,解决了与微机接口问题等多项新技术。
在自动化驼峰控制系统与车辆减速器的招投标中,通过全面收集信息、多方现场考察,对各投标厂家的技术投标书和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评估,形成了内容翔实、数据准确、论证科学的评估报告,最终选择了通号公司TW-2控制系统和天津信号工厂TIK4-50、TJKID-50减速器组。它们与信号微机联锁控制系统组成了最佳方案。其单位能高、响应速度、可靠重复制动性、三部位出口控制精度、车辆安全连挂率等各项指标都达到或超过了铁道部部颁标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二、勇于管理创新促进快产出
灵山站每天解体编组的车辆高达1700辆,运输调车作业极为繁忙,施工期间运输压力更大CE了减少运输保产的压力与风险,我们在施工组织上进行了大胆创新,打破了“四个”常规,使整个工程提前一个月交付使用。
1.打破铁路按线封闭施工的常规。以往驼峰改造施工中,要等所有线路施工结束后再调试开通控制系统。此次我们实行按线束封闭施工,“7、4、4”三个线束的施工方案,使工程量与返作业量相对匹配,抓住一切时机抢进度,同时在部分线束施工结束后就开通新的控制系统,既保证工期,又为后续施工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2.打破铁路施工在前,其它专业施工在后常规。在铁路施工的同时,其它专业利用施工网空隙,采用不连续施工的方式与铁路并行施工,交替推进。
3.打破老设备停用后,新设备才能投入使的常规。在第一、二线束施工过程中,采用技术段,辅之以特殊的作业办法,使机械化驼峰和自化驼峰信号同时使用,解决了工程改造过渡期间辆解体编组难的问题。
4.打破施工工序常规。采用上下工序平行交叉作业,见缝插针,穿插施工。
三、坚持成本最小原则做到少投入
设备工作始终遵循“一个目标”、“三条方针”、“五个结合”的要求。“一个目标”,就是以争取良好的投资效益为目标;“三条方针”,就是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方针“五个结合”,就是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在灵山驼峰改造工程中,我们在工程全过程中坚持成本最小原则,从设计、设备选型、安装、生产组织、施工组织等各个方面精打细算,减少投入。
在初步设计方案论证时,我们将二缓的原“8+8”方案改为“7+7”方案,并取消了几个项次性投资,还考虑运行维护成本。对原有设备尽量加以利用,仅铁路专业对旧备件修复后再利用,用调整改造的方法替代拆除重建,就减少投资900万元。在工程准备期间,结合日常维修对地下管网、电缆、建筑物等设施进行改造,以适应新的要求。
技术改造工程超支,大部分是施工过程造成的。老企业在边生产边改造的情况下,如何在施工过程的生产组织、施工组织及二者的默契配合等方面减少投入大有学问,是一门工程指挥艺术。施工队伍的低成本就是我们的少投入,因此,我们主动替对方考虑成本,使每一项设备安装工程的费用都比设计概算低。在施工组织上,最大限度减少过浪工程。如第一线束施工结束后,利用原有的管道和地沟使一、二缓之间的道口风管路在保产的同时完成了新、旧设备转换;一缓的减速器基础用整体预制代替现场灌制,避免了铺设临时线路。在生产组织上,制定合理的运输方案,利用交接班时间,采取小区域集中控制的分割方式实现新、旧驼峰减运器的切换。
另外,充分利用自身的能力,减少运输和安装费用;利用其它工程下来的土方建设新的峰包风、水、电、运路径巧妙设计,达到最优化;利厂雨水和其它工程废水对减速器基础养生等都使工程费用有所减少。
在工程指挥部的施工平面图上有一百多条关于施工组织方面的批注,体现了周密的组织与灵活的指挥,使整个工程没有出现重复或返工现象。
四、全面的综合管理实现了高效益
灵山驼峰改造工程的涉及面很广,社会生活,的很多问题在工程改造中都会遇到。因此,我们把灵山改造工程当作经营企业一样,实行全面综合理,即各职能部门全面参加,对工程的所有工作面分工安排,统一指挥,紧密协调,并根据工程展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工程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布成立工程指挥部,公司经理担任项目经理和总挥,党委书记担任指挥部政委,公司领导都是指部成员,各职能部门全部参与工程管理工作,保了方方面面的事情都有人抓、有人管,做到了分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得力、防范在前。工程实每周例会制度和报告制度,对各项工作进行协调排,处理突发事件。这一管理方式使工程实现了高效益。
高效益的主要体现之一是实现了事故为零,这对于一个投资几千万元,历时一年半的大工程来说是颇为难得的。工程改造施工队伍多、每天施工人员少则三四百人,多达千余人;交叉作业多,空中有接触网、电力及通信专业施工,地面有驼峰信号和驼峰机械设备安装与铁路施工;人员、车辆、施工机械数量多,再加上正常的铁路运输与驼峰解体溜放作业,环境非常复杂,安全隐患相当多。在这种条件下,我们依靠施工安全责任制、教育制、防护制、监管制实现了事故为零。
高效益的主要体现之二是保证了工程的高质量。为此,我们重点抓了三个环节。一是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制定了设备及施工质量问题处理方法和处罚标准,实行质量保证期和保证金制度;二是抓住基础,以每一个备件质量保证整体质量。设雇备件到货后,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按标准验收,不合格产品坚决退换。设备安装之前进行质量认定,由质量验收员、施工方、供货方共同在质量验收单上签字;三是抓住每个施工环节,实行质看跟踪制度。质量检查员全程跟踪检查,班组、车间派人监督检查,设备质量部门随时抽检,施工单位每天填写施工日记和隐蔽工程记录,对隐蔽工程力过拍照等手段留下质量证明。
高效益最终体现在塑造了一个精品工程上。改造后的驼峰为双推双溜全自动化驼峰,分为四个线束28条道,设计解体车辆能力为3500辆/日,可满足年到发货运量8484万吨的要求。采用点连二调速系统,即实现溜放进路自动排选、溜放车组动跟踪、解体车组的溜放速度自动控制。改造后的灵山站成为国内工矿企业最大、自动化程度最启设备最先进的驼峰编组场。它标志着鞍钢整体铁运输能力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铁路运输设备装水平的跨越式提高,为鞍钢生产提供了可靠的运保障,为实现年产1600万吨钢的目标储备了强的运输能力。
灵山驼峰改造工程的实践使我们深深地体到“高起点、少投入、快产出、高效益”的技术改造方针,是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行之有效的法宝。
高起点,
起点,
投入,
产出,
高效益,
技术改造,
方针,
灵山,
驼峰,
改造,
工程,
中的,
实践